華文網

作為一個設計師,為什麼光做介面肯定是不行的?

王鎮雷:剛做設計的時候,師傅教我們設計師不要過多的影響業務,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產品經理/運營)去考慮。舉個簡單的例子,當設計介面時,我們只確定框架,如這裡是一個可以填寫文案的區塊。

但具體裡面寫什麼,表達什麼意思,都交給業務去判斷,最多參謀參謀用戶是否能理解。

就像裝修房子一樣,房間結構是基礎,哪裡可以掛畫、哪裡可以放桌子,這都是很早就確定的。但掛什麼風格的畫、用什麼顏色的牆紙、放什麼樣的傢俱,卻都由房間真正的主人來決定。

沒錯,我們並不是真正房子的主人。除了改變內飾,主人甚至還會要求把房子推翻重蓋,

結構也不是絕對穩固的。

這樣只追求表面的設計,我做過很多。那時我認為使用者體驗設計(UE)需要的是“專業性”——不能拍腦袋做設計、不能想當然,而是要用資料說話、要在規範和框架內設計、要做好用戶調研和訪談。我們幾乎已經把自己放在了公司這個巨大機器中的一環,真正賣力地去扮演“螺絲釘”的角色。

不過慢慢地,我能嗅到整個環境和公司對設計師的要求在變,

當然也可能,是隨著工作經驗增長,確實在逐漸進入下一個階段。

光做介面,肯定是不行的

從現有規範(iOS、Android)和巨頭產品中,幾乎可以找到所有你想要的交互表達方式。細數手上做過的項目,哪個不是那些零碎元件的不斷組合:文本、圖片、按鈕、表單……而要想跳出框架發明一套新的實現方式又談何容易。

在現有方案能夠支持的前提下,穩步實現就是最經濟高效的做法。這意味著,在純表現形式層面,用戶體驗的准入門檻極低,用過這麼多 App 和網站,任何一個崗位都可以對你設計的體驗說上幾句,而你可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難以說服對方。

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在想著如何用最少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去解決那些純介面的工作。

也正因為如此,招聘時看到你的作品只是在擺放介面,那多半也是沒有機會了。

畢竟,所謂的體驗絕不僅僅是按鈕在左還是在右,也不是紅色代表熱情綠色代表生命……在淘寶上買一件商品,你所看到的介面(搜索、商品詳情、購物車、下單……)大概只占整個商業流程的10%,冰上之下則是供應鏈、庫存、管道等等你所看不見的東西,而它們才是體驗的本質。

業務千變萬化,前端萬變不離其宗

前兩天和開發同學聊天,他說了一個今年的團隊目標,諸如“如何實現品牌升級云云”,我愣了很久:這個目標放在產品團隊,可能會覺得更加自然。無獨有偶,除了最基本的體驗提效、協作提效之外,對設計師也越來越要求“用設計影響業務”。換言之,這裡所有人都在思考業務。

乍一看這是好事,因為大家的視野更加開闊了,不僅僅考慮眼前的介面或者代碼,更多考慮的是商業這件事。但問題在於,我們終究不是業務的決策者,也無法獲取足夠的資訊。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對業務的思考是不全面的、不準確的,甚至可能事倍功半,劍走偏鋒。

另一方面,隨著崗位交集的增加,對業務要求的提升,側面反映了“純專業能力”的占比在逐步下降。或者說,工程師也好,體驗設計師也好,其專業能力已經逐漸和“業務”強綁定了。就像前面第一點所說的那樣,脫離業務做設計,將極度蒼白。

想像一下,就以電商賣貨為例,商業模式發生180度轉彎,前端呈現上卻依然還是那些最基礎的組件。雖然看起來是介面影響著使用者,但實際上,確是商業模式的力量。

對設計師來說,適應變化是被動的,而產生變化,才是下一個階段對我們的要求。

極速變化的行業中,商業才是根本

嚴格來說,商業目標是淩駕於體驗目標之上的,並且這可能對任何產品都適用。

就拿經常號稱依賴體驗制勝的工具產品來說,雖然表面上是拼命迎合用戶需求,做到讓用戶爽,但背後卻可能是“分發管道拓展”、“獲取人際關係網”、“連結一切”等更上層的商業訴求。退一萬步說,獲取足夠多的用戶,也是商業生存的前提(投資者的要求)。

再以電商為例就更加清晰——使用者體驗最好的方式大概是免費、大概是自動高亮差評、大概是永遠第一時間送貨上門。為什麼做不到?因為生意就是要賺錢,要平衡成本,目標就是讓使用者掏錢,讓用戶爽只是這個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

這讓很多用戶體驗至上的設計師一下子接受不了,難道不是用戶需求第一嗎?就像上面說的,當然不是。

從 PC 到無線再到未來的 AR/VR,這些東西年復一年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錢的流轉、賣貨買貨、廣告,這些東西卻在百年來都沒有本質的變化。只看當前,形式固然重要,但長遠來看,形式能又最不重要。抓住形式,需要時刻瞭解行業動態,瞭解設計和產品趨勢,瞭解新的競爭對手,這追求的是廣度;而研究商業資料,瞭解模式背後的運作方式,則是深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廣度的追求始終難以保持在一個高的態勢。倒是深度,可能會成為體驗設計的一層壁壘。

如果可以,設計師們都應該從表面轉向業務深處。不僅僅決定樣式,而要參與決定內容,決定內容產生的方式、決定內容的分發方式。

只有抓住冰山之下龐大的本體,才不至於像表面的冰層那般轉瞬消融。

但問題在於,我們終究不是業務的決策者,也無法獲取足夠的資訊。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對業務的思考是不全面的、不準確的,甚至可能事倍功半,劍走偏鋒。

另一方面,隨著崗位交集的增加,對業務要求的提升,側面反映了“純專業能力”的占比在逐步下降。或者說,工程師也好,體驗設計師也好,其專業能力已經逐漸和“業務”強綁定了。就像前面第一點所說的那樣,脫離業務做設計,將極度蒼白。

想像一下,就以電商賣貨為例,商業模式發生180度轉彎,前端呈現上卻依然還是那些最基礎的組件。雖然看起來是介面影響著使用者,但實際上,確是商業模式的力量。

對設計師來說,適應變化是被動的,而產生變化,才是下一個階段對我們的要求。

極速變化的行業中,商業才是根本

嚴格來說,商業目標是淩駕於體驗目標之上的,並且這可能對任何產品都適用。

就拿經常號稱依賴體驗制勝的工具產品來說,雖然表面上是拼命迎合用戶需求,做到讓用戶爽,但背後卻可能是“分發管道拓展”、“獲取人際關係網”、“連結一切”等更上層的商業訴求。退一萬步說,獲取足夠多的用戶,也是商業生存的前提(投資者的要求)。

再以電商為例就更加清晰——使用者體驗最好的方式大概是免費、大概是自動高亮差評、大概是永遠第一時間送貨上門。為什麼做不到?因為生意就是要賺錢,要平衡成本,目標就是讓使用者掏錢,讓用戶爽只是這個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

這讓很多用戶體驗至上的設計師一下子接受不了,難道不是用戶需求第一嗎?就像上面說的,當然不是。

從 PC 到無線再到未來的 AR/VR,這些東西年復一年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錢的流轉、賣貨買貨、廣告,這些東西卻在百年來都沒有本質的變化。只看當前,形式固然重要,但長遠來看,形式能又最不重要。抓住形式,需要時刻瞭解行業動態,瞭解設計和產品趨勢,瞭解新的競爭對手,這追求的是廣度;而研究商業資料,瞭解模式背後的運作方式,則是深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廣度的追求始終難以保持在一個高的態勢。倒是深度,可能會成為體驗設計的一層壁壘。

如果可以,設計師們都應該從表面轉向業務深處。不僅僅決定樣式,而要參與決定內容,決定內容產生的方式、決定內容的分發方式。

只有抓住冰山之下龐大的本體,才不至於像表面的冰層那般轉瞬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