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錢的邏輯來分析為什麼「蜘蛛俠英雄歸來」一定會引進

在昨日定檔貼最後的投票中,《蜘蛛俠:英雄歸來》以1288票,險勝《敦克爾克》的1216票,當選為:

口袋電影粉絲

最期待的2017年好萊塢暑期大片

底下留言中,最多的問題還是:《蜘蛛俠英雄歸來》何時定檔。

正如之前口袋君所言,好萊塢大片內地定檔這件事,是由發行方中影定的,這實在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活兒

1)首先要讓國產片的製片方有肉吃

2)要考慮好萊塢那邊的訴求與利益

3)兼顧到內地影迷旺盛的觀影需求

去年內地整體票房454億,而天貓雙11單日銷售額1207億、2016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74.4萬億。

所以其實從整個社會來看,電影這樣的絕對值也只能算是小行業(佔據GDP的萬分之六)。

但作為包含文化屬性的重要精神產品,電影又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代表。

好萊塢畢竟是面向全球市場,所以1億美元以上的投資,一年可達10多部。

而中國內地,目前投資最高的電影是張藝謀的《長城》:1.5億美元(10.2億人民幣)。

是內地影史唯一一部投資過1億美元以上的國產大片。

按照製片方可得到總票房的1/3反推,

目前票房最高的《美人魚》為33億人民幣。因此,國產片的投資極限是11億人民幣。

而《阿凡達》的全球票房是27億美元。因此,好萊塢大片的投資極限是9億美元。

兩者相差了整整5.5倍。

這個數字很能反應出:中國電影與好萊塢大片的真實差距。

先不說劇情,僅就投資而言,拍電影本質上和搞裝修沒什麼區別,一美元的投入,就有1美元的展示效果。

一部投資1億美元的片子和一部投資1億人民幣的片子同步上映,你說哪部片會勝出?

所以適當地保護華語片,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此引出了

口袋君判斷日常事務內在發展規律的一個重要標準

錢的邏輯

之前有口袋電影粉絲留言說,上半年國產片票房僅占39%,那是不是錢都給老外卷走了?

答案當然是否。

僅就好萊塢大片而言,3/4的票房還是中國人賺的(廣義上而言 裡面摳細節就不談了)。

所以假設《蜘蛛俠英雄歸來》最終在暑期得以內地上映,最終票房是10億人民幣,那麼[索尼+漫威]拿2.5億(其實還會少點 稍後詳述)、[中影+院線+電影院]拿7.5億

有7.5個億人民幣等著中國電影行業去掙,所以,你說《蜘蛛俠英雄歸來》會不引進內地嘛?

至於什麼時候引進,松一點的話,8月中上旬引進;緊一點的話,9月中上旬引進。這就是錢的邏輯。

還有一個問題,很多粉絲在問:為什麼最近好萊塢大片老是會有韓版高清資源先流出。《敦克爾克》的內地檔期,與北美差了一個多月,會不會韓國人那邊先放了。

在回答這個敏感問題前,先說一個很有啟示性的現象。

口袋君之前參加過多次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內地的記者發佈會,每次都會碰到一幫韓國記者,雖然不同屬於同一家媒體,卻一直是抱團化工作。進場抱團,採訪抱團,寫稿抱團。非常之團結。

中國有句俗語叫作:同行是冤家。

這其實和中國人的“基因記憶”有關:

中國曾經以農耕文化為立身之本,所以我們大多數人的祖先都是農民出身。主要是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資源又是極度不平均,需要爭奪,歷史上還發生過多次大饑荒。

我們的祖先把這種痛苦的記憶通過基因留給了我們。

所以缺乏長遠的眼光,勾心鬥角已經刻入了我們的血液中。

不相信的話,諸位可以讓身邊的朋友做一次快問快答,同行是冤家 還是 朋友?

但如果你聽過高曉松關於“無比強大的美國工會制度”那集曉說的話,一定明白,在美國人的價值觀中,同行其實是盟友,可以共同聯合為行業爭奪最大利益的朋友。

韓國人將美國資本主義社會這套精華的部分學去了。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韓國那邊幾家比較大的網路數位院線,聯合起來,向好萊塢要全球最為激進的視窗期(電影專業術語,本質就是上映時間差的意思)。

諸位可以這麼來理解這事兒:相當於韓國的優酷、騰訊、愛奇藝聯合在一起,形成統一戰線,同意給好萊塢提供即時資料,共同談判,為韓國的網路數位院線爭奪最大利益。

有一點各位要明確:一切的盜版都來自於正版。

正版高清視頻不發佈,絕對不會有盜版(偷竊片源 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但是只要有第一家正版平臺首發,遍佈全球的盜版網路開始運作,基本1-2天內,傳的全網都是。

所以口袋君一直在業內呼籲,若要在最大程度上規避盜版的危害,那就是:

統一全球網路數位院線的視窗期,所有的正版平臺同一天發。

可是,碰到中國內地院線延期那麼久,韓國人等不及了。

所以這碗水怎麼端平,好萊塢那邊還真的是挺糾結的。

最終的最終又變成了

錢的邏輯

韓國人給錢多,給錢快。所以,把高清正版讓他們首發咯。

但最近中國院線大佬們這邊反彈的比較厲害,像前年《小黃人大眼萌》這樣韓版高清資源比內地院線上映日早兩周,這樣的惡性事件今年為止沒有發生。

所以口袋君初步判斷,《敦克爾克》這次9月1日前,韓國那邊應該不會拿到高清正版播映權。

美國人常說:時間就是金錢。

的確,視窗期就是電影行業的商業模式核心之所在。

視窗期就是行業話語權,早一天放,就是多一天的收入

說完這兩個問題,

口袋君最後來給大家說說,好萊塢大片具體如何在內地分賬的事情。

中國人常說:談錢容易傷感情。

的確啊,常年在外奔波,在片場第一線拍片的電影人少之又少。但想從電影票房中分一杯羹的,那真是太多了。

記得之前在談《變形金剛》為什麼能在中國那麼火的時候,口袋君提到一個很重要的細節:1987年底,孩之寶公司派出了兩位市場專員,免費地將《變形金剛》動畫劇集贈予上海電視臺,讓其免費播映。與NBA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在瑟瑟寒風中,拿著幾卷NBA錄影帶,等待央視接近如出一轍。

不得不嘆服,美國人的商業頭腦。

首先,是將自己出品的東西,品質打磨到讓常人無法抵擋的好。

第二,做生意很有耐心

第三,非常懂得一句話: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

回歸正題,從1994年,首部好萊塢分賬大片《亡命天涯》到2012年與大大簽訂《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為止,整整18年時間,每部好萊塢分賬大片,美方只能拿到13%的分賬。也就是每賣出100塊的票房,好萊塢只能拿13塊。

而國際通行的進口大片票房分賬的比例是這樣的:製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

終於長久的耐心等待有了回報。

2012年,在談完《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後,總算事情有了改觀。

首先是數量增加了,從原來的20部,增加到34部。

第二,好萊塢拿到的分賬比例從13%變成了25%。

所以,錢的邏輯再次發威。

從2012年以後,之前鮮少在中國內地亮相的好萊塢演員大咖們,紛紛來帝都、魔都與諸位談笑風生,有好多A級大咖一年還來很多次。

雖然口口聲聲說,中國粉絲,我愛你們。但誰都知道,他們故意說漏了兩個字:的錢。

很多初入電影行業的人認為,自己的片子一旦進入內地院線才算是真正步入了電影的神聖殿堂,但本質上,你只是坐進了富麗堂皇的賭場。每一分賣出去的票錢,都被別人盯上了。

以100元的票房為例,

第一個分賬的人出現了:5%的[電影專項基金]

第二個分賬的人來了:3.3%的[稅款]

剩餘91.7元。

第三個分賬者[好萊塢]拿到25%:22.9元人民幣

第四個分賬者[院線+影院]拿到48%:44元人民幣

第五個分賬者[中影]拿到27%:24.8元人民幣

注:以上只是針對好萊塢分賬大片。

所以,以這次《速8》拿下28億人民幣的最終票房為例,最終分到環球影業手上的錢是6.4億人民幣。將近1億美金。

目前,2012年洽談的《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的五年大限已到。

2017年,是好萊塢分賬大片非常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

業內,將這次談判稱作:中美大談判。

很明顯,美方將就分賬比例(從25%提升到國際通行的35%)、定檔時間(國產片保護月問題)、上映數量(從34部進一步往上累加)、票房審計(針對屢禁不止的偷票房)這四大方面,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對中美雙方而言,這都是一次牽涉到自己核心利益的重大談判。所以,現在關於這場中美大談判的消息是:

沒有任何消息

可見,雙方之謹慎,之敏感,之認真。

口袋君相信其背後的勢力斡旋、糾結退讓、遊說說服,精彩程度絕對堪比一部好萊塢商戰大片。

總之,一句話,留給中國電影喘息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每次都會碰到一幫韓國記者,雖然不同屬於同一家媒體,卻一直是抱團化工作。進場抱團,採訪抱團,寫稿抱團。非常之團結。

中國有句俗語叫作:同行是冤家。

這其實和中國人的“基因記憶”有關:

中國曾經以農耕文化為立身之本,所以我們大多數人的祖先都是農民出身。主要是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資源又是極度不平均,需要爭奪,歷史上還發生過多次大饑荒。

我們的祖先把這種痛苦的記憶通過基因留給了我們。

所以缺乏長遠的眼光,勾心鬥角已經刻入了我們的血液中。

不相信的話,諸位可以讓身邊的朋友做一次快問快答,同行是冤家 還是 朋友?

但如果你聽過高曉松關於“無比強大的美國工會制度”那集曉說的話,一定明白,在美國人的價值觀中,同行其實是盟友,可以共同聯合為行業爭奪最大利益的朋友。

韓國人將美國資本主義社會這套精華的部分學去了。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韓國那邊幾家比較大的網路數位院線,聯合起來,向好萊塢要全球最為激進的視窗期(電影專業術語,本質就是上映時間差的意思)。

諸位可以這麼來理解這事兒:相當於韓國的優酷、騰訊、愛奇藝聯合在一起,形成統一戰線,同意給好萊塢提供即時資料,共同談判,為韓國的網路數位院線爭奪最大利益。

有一點各位要明確:一切的盜版都來自於正版。

正版高清視頻不發佈,絕對不會有盜版(偷竊片源 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但是只要有第一家正版平臺首發,遍佈全球的盜版網路開始運作,基本1-2天內,傳的全網都是。

所以口袋君一直在業內呼籲,若要在最大程度上規避盜版的危害,那就是:

統一全球網路數位院線的視窗期,所有的正版平臺同一天發。

可是,碰到中國內地院線延期那麼久,韓國人等不及了。

所以這碗水怎麼端平,好萊塢那邊還真的是挺糾結的。

最終的最終又變成了

錢的邏輯

韓國人給錢多,給錢快。所以,把高清正版讓他們首發咯。

但最近中國院線大佬們這邊反彈的比較厲害,像前年《小黃人大眼萌》這樣韓版高清資源比內地院線上映日早兩周,這樣的惡性事件今年為止沒有發生。

所以口袋君初步判斷,《敦克爾克》這次9月1日前,韓國那邊應該不會拿到高清正版播映權。

美國人常說:時間就是金錢。

的確,視窗期就是電影行業的商業模式核心之所在。

視窗期就是行業話語權,早一天放,就是多一天的收入

說完這兩個問題,

口袋君最後來給大家說說,好萊塢大片具體如何在內地分賬的事情。

中國人常說:談錢容易傷感情。

的確啊,常年在外奔波,在片場第一線拍片的電影人少之又少。但想從電影票房中分一杯羹的,那真是太多了。

記得之前在談《變形金剛》為什麼能在中國那麼火的時候,口袋君提到一個很重要的細節:1987年底,孩之寶公司派出了兩位市場專員,免費地將《變形金剛》動畫劇集贈予上海電視臺,讓其免費播映。與NBA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在瑟瑟寒風中,拿著幾卷NBA錄影帶,等待央視接近如出一轍。

不得不嘆服,美國人的商業頭腦。

首先,是將自己出品的東西,品質打磨到讓常人無法抵擋的好。

第二,做生意很有耐心

第三,非常懂得一句話: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

回歸正題,從1994年,首部好萊塢分賬大片《亡命天涯》到2012年與大大簽訂《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為止,整整18年時間,每部好萊塢分賬大片,美方只能拿到13%的分賬。也就是每賣出100塊的票房,好萊塢只能拿13塊。

而國際通行的進口大片票房分賬的比例是這樣的:製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

終於長久的耐心等待有了回報。

2012年,在談完《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後,總算事情有了改觀。

首先是數量增加了,從原來的20部,增加到34部。

第二,好萊塢拿到的分賬比例從13%變成了25%。

所以,錢的邏輯再次發威。

從2012年以後,之前鮮少在中國內地亮相的好萊塢演員大咖們,紛紛來帝都、魔都與諸位談笑風生,有好多A級大咖一年還來很多次。

雖然口口聲聲說,中國粉絲,我愛你們。但誰都知道,他們故意說漏了兩個字:的錢。

很多初入電影行業的人認為,自己的片子一旦進入內地院線才算是真正步入了電影的神聖殿堂,但本質上,你只是坐進了富麗堂皇的賭場。每一分賣出去的票錢,都被別人盯上了。

以100元的票房為例,

第一個分賬的人出現了:5%的[電影專項基金]

第二個分賬的人來了:3.3%的[稅款]

剩餘91.7元。

第三個分賬者[好萊塢]拿到25%:22.9元人民幣

第四個分賬者[院線+影院]拿到48%:44元人民幣

第五個分賬者[中影]拿到27%:24.8元人民幣

注:以上只是針對好萊塢分賬大片。

所以,以這次《速8》拿下28億人民幣的最終票房為例,最終分到環球影業手上的錢是6.4億人民幣。將近1億美金。

目前,2012年洽談的《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的五年大限已到。

2017年,是好萊塢分賬大片非常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

業內,將這次談判稱作:中美大談判。

很明顯,美方將就分賬比例(從25%提升到國際通行的35%)、定檔時間(國產片保護月問題)、上映數量(從34部進一步往上累加)、票房審計(針對屢禁不止的偷票房)這四大方面,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對中美雙方而言,這都是一次牽涉到自己核心利益的重大談判。所以,現在關於這場中美大談判的消息是:

沒有任何消息

可見,雙方之謹慎,之敏感,之認真。

口袋君相信其背後的勢力斡旋、糾結退讓、遊說說服,精彩程度絕對堪比一部好萊塢商戰大片。

總之,一句話,留給中國電影喘息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