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信小程式:“不燒錢、只賺錢”的新生意?

如何讓自己的小程式實現突圍突圍:專利、區域爭奪、產品體驗成為重中之重。硝煙驟起,小程式一上線,成百上千的小程式在市面上如洪水般襲來,到處打著“小程式一鍵生成平臺”的旗號,但市場上80%小程式生成平臺真假也尚未定論,同時也體現出了新生產品的普遍問題:容易同質化,正如同遍大街只有顏色不一樣的共用單車。

“因為開發小程式的技術成本幾乎是一樣的,所以開發一款小程式其實並不困難。”開發團隊的工作人員介紹到。這也正是市場上突然湧現出這麼多小程式的原因。即使有專利,但核心的技術壁壘並不存在。於是這就出現了和共用單車有些相似的局面——用資本迅速鋪開市場,

第一步競爭的是地理位置和資源管道。從區域下手,搶先爭奪一線城市再進行管道下沉。

商業模式:不燒錢,只賺錢?“小程式與共用單車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一開始就是盈利的!”這句話成了近期微塵小程式加盟商中,呼聲最高的一句話,也成了廠商吸引加盟方的點:小程式更適合商業性的產品,啟動就已經把錢賺了,

投入小,強大後備力量做支持。小程式與共用單車的確不一樣,它一開始就不存在燒錢的說法。“這個行業,只要大家不跟共用單車一樣燒錢,是不可能不賺錢的。當然,我們本來也沒想著燒錢補貼用戶。”

30秒懂車創始人——馮功,強調:小程式團隊依靠不斷加強反覆運算功能,

來吸引B端運營者轉型、和C端用戶關聯。其大資料聚合的優點和交易屬性的加強,取代服務號只是時間問題。

百思不得姐 CEO——孫遜,提出:小程式即使成為爆款以後,也很難留下用戶,所以開發者積極性不是特別高。小程式更適合商業性的產品,啟動就把錢賺了,退出以後,即使找不到也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