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東風,究竟怎樣才能被稱為技術高手?

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雖然言語不多、敦厚樸實,但一談到工作,他就變得特別不一樣了!他叫張明明,來自東風(十堰)汽車液壓動力有限公司。專注汽車液壓系統的開發與應用12年,

他從一名普通技術人員成長為了一名液壓動力系統技術帶頭人。

作為東風公司“十二五”優秀科技人才,張明明很好地詮釋了“技術高手”這四個字。他是如何煉成的?“技術創新需要的是踏實、認真,來不得一點馬虎和討巧”他說。

在張明明的帶領下,

東風液壓動力公司成為了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駕駛室翻轉升降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其中,D310、D530駕駛室翻轉升降系統為該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至目前產值超7億元;《柱塞式液壓助力器帶制動主缸總成的開發》專案,打破了7噸以下商用車採用氣刹和真空助力器的壟斷歷史,填補了國內汽車液壓行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

1

敢創新,還要挑戰難題

2008年,

東風液壓動力公司獲得北汽福田H4車型駕駛室舉升系統開發專案。北汽福田H4車型的駕駛室設計品質是1.2噸,比東風天龍駕駛室重了0.3噸,對東風液壓動力公司的翻轉升降裝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翻轉升降裝置承載了更大的重量,也就意味著需要更大的壓力使駕駛室舉升,然而隨著壓力的增加滲漏等故障率也會隨之提升,這從技術上講是矛盾的。

經過幾個徹夜不眠的討論,張明明大膽地提出了在這一車型上採用非差動浮動舉升系統的想法。理論上,可以大大降低整個舉升系統的密封件的耐壓要求,同時也降低了滲漏的風險和操作力矩過大的問題。

可是路試階段又遇到了新的問題——駕駛室舉升故障無法排除。

接到回饋,張明明帶領技術人員即刻從十堰出發趕往安徽定遠試車地。第二天,張明明和技術人員便帶著重達10公斤的油缸,經過800公里的路途顛簸把“問題”帶了回來,進一步改進、驗證,直到產品順利通過各項試驗、驗證。

“技術開發其實是最基礎的工作,一點問題都不能放過,否則在售後我們要付出百倍、千倍甚至更高的代價來彌補。”張明明在與技術人員交流時常這樣說。

這一專案的成功開發,也使產品故障率下降50%,壽命提高一倍,提高了整車的技術性能和產品的技術附加值,獲得東風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2

肯堅持,更要精益求精

以前,中型卡車上大多採用氣刹方式,雖然氣刹反應快,刹車性能優良,但是存在著“大馬拉小車”的問題,而且氣刹系統安裝佔據空間大且重量重、成本高。針對這一問題,東風液壓動力公司提出採用液壓助力器帶柱塞式制動主缸總成的解決方案。然而,國內的研究都還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同時,這個系統的材料、精度要求都非常嚴格。

這是東風液壓動力公司開發難度最高的新品專案。張明明和他的團隊走訪業內專家和高校,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合作,通過了近十年時間完成專案研發。僅僅是材質就更換了三、四種,活塞滑閥的精度更是要控制在微米級。

得到的結果是,柱塞式液壓助力器帶制動主缸總成降低整車重量約10公斤,單車降成本約2000元,優化了整車結構和性能。

2015年,由東風液壓動力公司自主開發的液壓助力器帶柱塞式制動主缸總成應用于東風、比亞迪、沃特瑪等品牌新能源車型上。這款產品打破了7噸以下商用車採用氣刹和真空助力器的壟斷歷史,填補了國內汽車液壓行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大大降低了整車成本和整車佈置空間,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準,綜合技術水準國內領先。

然而,國內的研究都還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同時,這個系統的材料、精度要求都非常嚴格。

這是東風液壓動力公司開發難度最高的新品專案。張明明和他的團隊走訪業內專家和高校,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合作,通過了近十年時間完成專案研發。僅僅是材質就更換了三、四種,活塞滑閥的精度更是要控制在微米級。

得到的結果是,柱塞式液壓助力器帶制動主缸總成降低整車重量約10公斤,單車降成本約2000元,優化了整車結構和性能。

2015年,由東風液壓動力公司自主開發的液壓助力器帶柱塞式制動主缸總成應用于東風、比亞迪、沃特瑪等品牌新能源車型上。這款產品打破了7噸以下商用車採用氣刹和真空助力器的壟斷歷史,填補了國內汽車液壓行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大大降低了整車成本和整車佈置空間,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準,綜合技術水準國內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