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豐田下一代卡羅拉將搭載寶馬發動機,即將享受開寶馬的爽快感!

近日,Motor 1曝光了一組豐田全新一代卡羅拉的諜照。

從這組諜照的偽裝程度來看,

新一代卡羅拉的外觀變化應該相當大!豐田這幾年的整體設計年輕動感了不少,卡羅拉這種在全世界市場跑量的車型是該跟上節奏了。

跟著這組諜照一起曝光的,還有另外一個重磅消息:全新一代卡羅拉的引擎將由寶馬提供。

這消息咋樣?簡直天大的利好啊!有意向購買10~15萬家轎的同學,強烈建議關注起新一代卡羅拉來!

為什麼說卡羅拉搭載寶馬引擎是天大的利好?除了“寶馬”這塊兒金字招牌外,

還有很深層的原因!

最早把渦輪增壓發動機帶入汽車的是薩博,而把渦輪增壓發動機發揚光大的是一票德國汽車廠。BBA這幾年的發動機都開始了全面的渦輪增壓化。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年日系車廠在渦輪增壓發動機上都做了些什麼?

(圖:豐田的2.0T引擎)

叫獸說:日系車在30年前就開始玩兒增壓了。在那個日系大玩增壓的年代,歐洲廠商們想的是:如何通過修改比賽規則把這些日系車廠踢出賽車比賽。

90年代初,本田的渦輪增壓F1賽車刷爆了F1賽場,最後德國幾大車隊逼著國際汽聯修改比賽規則,禁止F1賽車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

90年代的四大日系引擎,除了馬自達13B是轉子引擎外,其餘3個都是渦輪增壓發動機。

日產的RB26

豐田的2JZ-GTE

三菱搭載在EVO上的紅頭機4G63

因為極端耐操,日系車的渦輪增壓引擎改裝潛力也相當大。EVO的紅頭機在90年代就被人直接改裝到了1000匹馬力。

而且由於渦輪增壓技術研發的早,現在全球渦輪增壓器的市場份額基本都在日本廠商手裡。比方說最早在國內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大眾,使用的渦輪增壓器就是由日本廠商石川島播磨提供的。

但是這段兒歷史,卻導致了日系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一個技術弊端:渦輪介入轉速較晚。

渦輪介入轉速晚,可以在轉速較高的情況下大幅提升輸出功率,這種設定很適合賽車或者跑車。但是如果放到民用車,那就很尷尬了!

因為低轉速的時候,渦輪不介入,發動機無法提供很好的扭矩輸出,就會導致一個大問題:起步肉!

前段時間,叫獸試駕過剛剛上市不久的2017款豐田卡羅拉,1.2T發動機搭配CVT變速箱的版本,在高架上匝道堵車的時候,空載起步居然會溜車...

因為有這樣的弊端,所以在近20年的時間裡,豐田面向民用車市場主推的技術是混動技術。

這讓我們幾乎感受不到豐田的渦輪增壓引擎的存在,總覺得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是德國那幾個廠最牛逼。

但是近10年,市場完全變了!首先是歐洲的汽車市場。

汽車工業是全歐洲的核心!為了避免被日系三大廠衝擊,近10年歐洲的汽車相關的法規、技術都是直接排斥日本的。

比如歐洲對汽車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法規,導致汽車廠商必須不斷的縮小發動機排量,但是動力又不能減,於是渦輪增壓技術在歐洲廠商大行其道。但如果真的從環保角度講,渦輪增壓技術的幫助遠差於混動技術,甚至不如馬自達單純的提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熱效率來得好。

再比如歐洲廠商聯合力推的插入式混動技術,完全是為了對抗豐田、本田的混合動力技術。

歐洲的一系列政策,導致日系車廠在歐洲市場越來越被動。

然後中國嘛,大家懂的,幾乎所有的汽車法規政策都是直接照抄歐洲的。如果豐田不改變,那麼在中國市場也會越來越被動。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近5年,雷克薩斯突然推出了一系列2.0T的車型(ES、RX、NX)。

這絕對不是什麼豐田終於跟上了德國大廠的節奏,開始出“先進”的渦輪增壓車型了,要知道,這對豐田而言這只是把20年前玩兒剩下的過時技術給拿出來了,完全是為了應付歐洲和中國市場而已。

這是豐田的政治正確!

所以,豐田在渦輪增壓技術上並沒有投入過多的資源。豐田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只在日本本土生產,全球的雷克薩斯、豐田漢蘭達、皇冠的2.0T車型,用的都是這台發動機。

以至於國內的2.0T漢蘭達由於發動機產能不足需要加價幾萬元才能提車,豐田都不願意去擴充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產量。

講真,在豐田的技術體系裡,他們一定認為渦輪增壓是一項過時的技術,根本不值得再投入(心水新漢蘭達的同學,產能擴充無望,繼續等待吧)。

然後,中國工信部對汽車廠商有一項規定:在2020年,所有汽車廠商在國內銷售的車型的平均油耗,需要小於5L。

豐田的混動技術技術是足以應對這項政策的,但是混動技術的成本也擺在那裡了,混動車型比普通車型貴1~2萬是必然的。那在與其他廠商的價格戰上,豐田未來要如何應對呢?

出超小排量的渦輪增壓車型!

比如說,豐田在今年推出了前所未有的1.2T排量的卡羅拉/雷淩。這個1.2T的發動機,可以說完全是天朝特供的產物!

(卡羅拉搭載的1.2T發動機)

整個日系渦輪增壓的技術特點,導致豐田的這台1.2T發動機的渦輪介入很滯後,於是就出現了起步肉、溜坡等等現象,體驗差、競爭力差。

那面對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汽車廠有汽車廠自己的套路:抱團打群架。

當年福特試圖進軍勒芒,想要拿下法拉利最後失敗,惱羞成怒做出了GT。

70年代末石油危機下的福特缺乏小排量車,於是和馬自達的聯姻。

後來福特為了進軍豪華車市場又拿下了捷豹路虎。

在這類似的套路上,大眾更是深藏功與名。

豐田的套路也頗深。

豐田想要造一輛超級跑車來證明自身實力,就讓雅馬哈做出了那台治好了無數男性不舉的V10引擎。

豐田想要復活廉價跑車市場,就把斯巴魯拖下水,硬是在清一色四驅的產品線中造出了BRZ/86雙胞胎兄弟。

豐田想要造變速箱,瞄了一眼愛信,直接買了下來。

在2013年,豐田就與寶馬緊緊地抱團在了一起!

之前叫獸有提到過,寶馬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自動啟停技術是最好的,工況切換時的抖動極小,這是因為寶馬獲得了一部分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改善了發動機的這個缺陷。

而這一次寶馬為豐田供應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來彌補豐田的短板,也再正常不過了。

寶馬的1.5T三缸增壓發動機的實力已經接受住了考驗,上到i8、下到1系,橫置、縱置、前驅、後驅很多車型都有上。從動力輸出到抖動控制,在同級別裡都非常好。

但是這台發動機直接供給豐田卡羅拉的可能性不大。叫獸認為更大的可能是寶馬在這台3缸發動機的基礎上,再開發一款排量在1.0~1.2L之間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以寶馬品質和技術儲備,開發這樣一台發動機是遊刃有餘的。

下一代卡羅拉預計2018年年初發佈、年底上市。叫獸認為這個車的品質值得等待!

比方說最早在國內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大眾,使用的渦輪增壓器就是由日本廠商石川島播磨提供的。

但是這段兒歷史,卻導致了日系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一個技術弊端:渦輪介入轉速較晚。

渦輪介入轉速晚,可以在轉速較高的情況下大幅提升輸出功率,這種設定很適合賽車或者跑車。但是如果放到民用車,那就很尷尬了!

因為低轉速的時候,渦輪不介入,發動機無法提供很好的扭矩輸出,就會導致一個大問題:起步肉!

前段時間,叫獸試駕過剛剛上市不久的2017款豐田卡羅拉,1.2T發動機搭配CVT變速箱的版本,在高架上匝道堵車的時候,空載起步居然會溜車...

因為有這樣的弊端,所以在近20年的時間裡,豐田面向民用車市場主推的技術是混動技術。

這讓我們幾乎感受不到豐田的渦輪增壓引擎的存在,總覺得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是德國那幾個廠最牛逼。

但是近10年,市場完全變了!首先是歐洲的汽車市場。

汽車工業是全歐洲的核心!為了避免被日系三大廠衝擊,近10年歐洲的汽車相關的法規、技術都是直接排斥日本的。

比如歐洲對汽車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法規,導致汽車廠商必須不斷的縮小發動機排量,但是動力又不能減,於是渦輪增壓技術在歐洲廠商大行其道。但如果真的從環保角度講,渦輪增壓技術的幫助遠差於混動技術,甚至不如馬自達單純的提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熱效率來得好。

再比如歐洲廠商聯合力推的插入式混動技術,完全是為了對抗豐田、本田的混合動力技術。

歐洲的一系列政策,導致日系車廠在歐洲市場越來越被動。

然後中國嘛,大家懂的,幾乎所有的汽車法規政策都是直接照抄歐洲的。如果豐田不改變,那麼在中國市場也會越來越被動。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近5年,雷克薩斯突然推出了一系列2.0T的車型(ES、RX、NX)。

這絕對不是什麼豐田終於跟上了德國大廠的節奏,開始出“先進”的渦輪增壓車型了,要知道,這對豐田而言這只是把20年前玩兒剩下的過時技術給拿出來了,完全是為了應付歐洲和中國市場而已。

這是豐田的政治正確!

所以,豐田在渦輪增壓技術上並沒有投入過多的資源。豐田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只在日本本土生產,全球的雷克薩斯、豐田漢蘭達、皇冠的2.0T車型,用的都是這台發動機。

以至於國內的2.0T漢蘭達由於發動機產能不足需要加價幾萬元才能提車,豐田都不願意去擴充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產量。

講真,在豐田的技術體系裡,他們一定認為渦輪增壓是一項過時的技術,根本不值得再投入(心水新漢蘭達的同學,產能擴充無望,繼續等待吧)。

然後,中國工信部對汽車廠商有一項規定:在2020年,所有汽車廠商在國內銷售的車型的平均油耗,需要小於5L。

豐田的混動技術技術是足以應對這項政策的,但是混動技術的成本也擺在那裡了,混動車型比普通車型貴1~2萬是必然的。那在與其他廠商的價格戰上,豐田未來要如何應對呢?

出超小排量的渦輪增壓車型!

比如說,豐田在今年推出了前所未有的1.2T排量的卡羅拉/雷淩。這個1.2T的發動機,可以說完全是天朝特供的產物!

(卡羅拉搭載的1.2T發動機)

整個日系渦輪增壓的技術特點,導致豐田的這台1.2T發動機的渦輪介入很滯後,於是就出現了起步肉、溜坡等等現象,體驗差、競爭力差。

那面對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汽車廠有汽車廠自己的套路:抱團打群架。

當年福特試圖進軍勒芒,想要拿下法拉利最後失敗,惱羞成怒做出了GT。

70年代末石油危機下的福特缺乏小排量車,於是和馬自達的聯姻。

後來福特為了進軍豪華車市場又拿下了捷豹路虎。

在這類似的套路上,大眾更是深藏功與名。

豐田的套路也頗深。

豐田想要造一輛超級跑車來證明自身實力,就讓雅馬哈做出了那台治好了無數男性不舉的V10引擎。

豐田想要復活廉價跑車市場,就把斯巴魯拖下水,硬是在清一色四驅的產品線中造出了BRZ/86雙胞胎兄弟。

豐田想要造變速箱,瞄了一眼愛信,直接買了下來。

在2013年,豐田就與寶馬緊緊地抱團在了一起!

之前叫獸有提到過,寶馬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自動啟停技術是最好的,工況切換時的抖動極小,這是因為寶馬獲得了一部分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改善了發動機的這個缺陷。

而這一次寶馬為豐田供應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來彌補豐田的短板,也再正常不過了。

寶馬的1.5T三缸增壓發動機的實力已經接受住了考驗,上到i8、下到1系,橫置、縱置、前驅、後驅很多車型都有上。從動力輸出到抖動控制,在同級別裡都非常好。

但是這台發動機直接供給豐田卡羅拉的可能性不大。叫獸認為更大的可能是寶馬在這台3缸發動機的基礎上,再開發一款排量在1.0~1.2L之間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以寶馬品質和技術儲備,開發這樣一台發動機是遊刃有餘的。

下一代卡羅拉預計2018年年初發佈、年底上市。叫獸認為這個車的品質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