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曾經為唐朝節度使,喜歡享受生活,父親的一番話讓他下決心做個清官!

唐朝有個節度使叫錢鏐,他被民間的百姓稱為“海龍王”,那這個外號是怎麼來的,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其實這個錢鏐,原來是出生在一個家境比較貧苦的普通百姓家裡,就是一個鹽販子,

再後來黃巢起義軍攻打浙江的時候,錢鏐保住了臨安城,立了功,所以唐王朝就封他為指揮史,經過自己一段時間的努力,最後又被提拔為節度使

沒想到這個錢鏐當上節度使後,就開始追求奢華的生活享受。而且在臨安城給自己蓋了一個很豪華的住宅,

這下出門也是馬車伺候,興師動眾的。

而他的父親對他的所作所為很看不慣,就對他說:“我們錢家祖祖輩輩都是靠捕魚種莊稼為生,也沒有人當過官,你既然當官了,那就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好事,但是你不能忘了自己的以前,你現在所處的位置,

那下面是有多少人都在窺探,希望你坐不穩這個位置。

到時候要是發展成你和別人爭城奪地的,那我們家今後就會遭難的”錢鏐聽了父親的話,覺得父親說的非常的在理,人再輝煌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從那以後,他做事謹小慎微,

就只求能保住這塊割據地區。由於錢鏐長期在混亂的動盪生活中成長,使他養成了一種保持警惕的習慣,他除了自己保持警惕外,還嚴格要求自己的將士。

錢鏐就是靠小心翼翼的做事風格,才保持住他在吳越的統治地位。吳越國雖然不大,但是因為長期沒有戰爭的侵擾,

經濟漸漸的就繁榮起來了。

後來錢鏐還發動老百姓修築錢塘江的石提和沿江的水閘。這樣就有效的防止了海水的倒灌。民間的老百姓因為看見他在興修水利方面對大家做出的貢獻,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海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