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年車企系列之斯柯達SKODA

百年車企之斯柯達

ŠkodaAuto一般被稱為Škoda,是一家捷克汽車製造商,成立于1895年,到現在已經123年。其前身是Laurin&Klement,1925年,Laurin&Klement被Škoda工廠收購,它在共產黨政府成立當天成為國有企業。1991年後,它逐漸私有化,2000年,斯柯達成為大眾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最初,該公司的目的是為大眾集團的入門級品牌存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Škoda品牌逐漸轉向高端市場(僅限於歐洲),大部分型號與大眾汽車公司的價格和特點上有所重疊。2016年全球銷售總額達113萬輛,年均增長6.8%。在華銷量占到三分之一,

中國已經是斯柯達的最大單一市場。

Škoda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初,像許多汽車企業一樣,斯柯達一開始是從生產自行車開始的。Škoda的前身(當時的勞林&克萊門特)工廠成立於1896年,是一家專門生產自行車的製造商。1894年,26歲的瓦茨拉夫·克爾門特(創始人之一)還是一個書店的銷售員,

但是他沒有修理自行車零件,於是把他的自行車送回了德國的生產廠家,但是得到的是不怎麼令人滿意的結果。瓦茨拉夫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商機,於是打算開一家自行車修理門店。但是他沒有任何經驗,於是他找到了勞林(另一個創始人)合作。在這之前勞林就已經擁有了一個自行車作坊。

1898年開始生產摩托車但是由於錯誤的將發動機放置於車把上導致重心不平衡而失敗,勞林為此還磕掉了自己的門牙,在羅伯特,博世(那個年代牛人一大把)的指導下第一輛可靠地摩托車1899年誕生了。稱為中歐第一家摩托車廠,到1900年首批150輛摩托車出口到英國。

從1905年開始生產汽車,並迅速成為捷克地區的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此時他擁有7200平方米的車間,320為工人,170台設備。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勞林·克萊特(Laurin&Klement)公司開始生產卡車,但是公司在1924年經歷了一場可怕的火災,為了讓公司繼續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尋找新的合夥人,

這時候skoda Works(當時歐洲著名的軍火商)收購了入勞林·克萊特,斯柯達汽車從此誕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柯達主要為戈林的軍用越野車,飛機,彈藥等。作為納粹的生產工廠,斯柯達也受到了盟軍的特別照顧,英國跟美國的轟炸機從1940年到1944年多次轟炸斯柯達生產基地,最後設備全部毀壞,死亡人數達到10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斯柯達成為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的一部分,這就是是的斯柯達汽車與母公司分離開來。這段時間斯柯達汽車表現平平,但是伴隨著東歐劇變,大多數的企業慢慢私有化,政府為了促進斯柯達的發展與1990年引入了大眾集團,並在接下來的四年間慢慢背大眾集團吞併成為大眾旗下的第四大汽車品牌。

斯柯達進入中國人的視野是在1997年,從明銳的國產開始,其實斯柯達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就是明銳的發展歷史,明銳承擔了銷量的大多數。在中國斯柯達為了與大眾拉開差距,盡可能全面的把整個市場覆蓋,一直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比如斯柯達的轎車全都採用掀背設計,這賦予了他們無與倫比的空間。再就是同等配置的車型,斯柯達的定價往往比大眾要低,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對於追求高性價比的車主來說,斯柯達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預告:下一品文章會寫:百年車企之寶馬,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加我關注哦。

最後設備全部毀壞,死亡人數達到10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斯柯達成為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的一部分,這就是是的斯柯達汽車與母公司分離開來。這段時間斯柯達汽車表現平平,但是伴隨著東歐劇變,大多數的企業慢慢私有化,政府為了促進斯柯達的發展與1990年引入了大眾集團,並在接下來的四年間慢慢背大眾集團吞併成為大眾旗下的第四大汽車品牌。

斯柯達進入中國人的視野是在1997年,從明銳的國產開始,其實斯柯達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就是明銳的發展歷史,明銳承擔了銷量的大多數。在中國斯柯達為了與大眾拉開差距,盡可能全面的把整個市場覆蓋,一直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比如斯柯達的轎車全都採用掀背設計,這賦予了他們無與倫比的空間。再就是同等配置的車型,斯柯達的定價往往比大眾要低,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對於追求高性價比的車主來說,斯柯達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預告:下一品文章會寫:百年車企之寶馬,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加我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