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齊桓公死裡逃生的秘訣

《韓非子·說林上》中記載了“老馬識途”的故事。

齊桓公,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管仲,齊國政治家;隰朋,齊國大夫;在他們的輔佐下,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西元前663年春天,北方的燕國遭到孤竹國入侵,派使者向齊國求救。桓公與管仲、隰朋帶領齊軍遠征孤竹。孤竹國雖小,但路途遙遠,民風兇悍好鬥,他們憑藉險峻的地形,頑強防守。幸虧桓公準備充分,齊軍糧草充足,鬥志高昂,經過半年的苦戰,最終征服了孤竹國。

這年冬天,桓公班師回朝,途經一片廣袤的山林,林中的景象與春天時有很大的不同,齊軍迷失了道路。桓公召集大臣商議,管仲說:“聽聞老馬能夠認路,不妨試一試。”軍士牽來幾匹老馬,讓它們自由前行,軍隊遠遠地跟在後面,終於走出了山林。

過了幾天,齊軍途經人跡罕至的荒山,軍中缺水。隰朋說:“據古書記載,螞蟻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冬天住在山的南面,螞蟻洞的下方能夠找到水源。

”軍士在山北面的螞蟻窩下方打井,果然找到了水源。歷時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齊軍凱旋而歸。

通過“老馬識途”的故事,韓非告誡世人:即使是像管仲、隰朋這樣聰明的人,也需要通過老馬和螞蟻的説明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世人更應該不斷學習和吸取前人的智慧,

實現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