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追憶遙遠而美好的過往——內蒙古阿薩爾音樂傳承人羅佈森紮木蘇與殷珠色專訪

77歲的羅佈森紮木蘇,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阿薩爾音樂”代表性傳承人,

也是第一代烏蘭牧騎隊員、“烏蘭牧騎奠基者”;71歲的殷珠色,馬頭琴演奏傳承人。今天就讓小編帶您走進他們的世界~

至高無上的阿薩爾音樂

阿薩爾,蒙語“至高無上”的意思, “高貴、神秘”是羅佈森紮木蘇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阿薩爾的感覺,他母親會很多樂器,蒙古箏和笛子是最擅長的,馬兒的嘶鳴、草兒的摩挲、鷹擊長空的銳利、劃破蒼穹的雷鳴、萬物生長的聲音都在母親彈奏的那些抓人的神秘的旋律裡。

700多年前盛行于蒙古高原的阿薩爾,血統高貴,最開始一般在王宮宴會、重大慶典上演奏,馬頭琴、四胡、蒙古箏、三弦、笛子等樂器演奏,同時還伴有呼麥、舞蹈,阿薩爾在傳承過程中在高貴神秘之餘,宮廷樂曲與民間樂曲結合,阿薩爾更多了一分草原遊牧生活中煙火味道的細膩婉轉。

77歲的羅佈森紮木蘇安靜地坐著,

交換著左右手,無意識地輕輕叩擊桌面,節拍配合著他哼出的阿薩爾旋律,他有著一張典型的蒙古人的臉,寬闊中溫和。有時候,羅佈森紮木蘇閉目神思,在那金蓮花盛開的夏季牧場,草兒油亮,錫林郭勒草原上羊群朵朵,天高地闊,生命燦爛。

羅佈森紮木蘇1959年初中畢業的時候,

因為出色的笛子演奏被選入正藍旗烏蘭牧騎,也就是文工團,草原上的文藝輕騎兵先鋒隊。因為喜歡阿薩爾,後來跟隨民間藝人巴佈道爾吉,向老人家認真學習祖傳四胡的十多種“阿薩爾”音樂演奏手法。

原生態音樂?感覺就像是神仙一樣

71歲的殷珠色,上世紀60年代求學於中央戲劇學院,1969年回到內蒙古之後進入烏蘭牧騎工作,那個時候他才真正接觸馬頭琴,現在他在內蒙古正藍旗“阿薩爾”原生態藝術團演奏馬頭琴。

對於原生態,青年時期的殷珠色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領悟,

聽到老一輩內蒙古民間藝人用馬頭琴拉起阿薩爾,“很穩很神秘的感覺,就感覺那個調調啊一直在草原上空回蕩,最後到達了一個沒有人煙的地方,感覺就像是神仙一樣。”

殷珠色後來也沉浸在這種很穩很神秘的感覺裡,心理狀態和聲音的狀態是一致的,聽到草原上的民間藝人唱起那長調,眼睛閉上,就能感覺到跟隨那悠揚的調調,“過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翻了一道梁又一道梁,心裡特別安定。”有一首內蒙古民歌《雄鷹》,雄鷹展翅,翱翔於蒼穹,“那個不得了,那個音突然就高昂上去,然後又穩了。”雄鷹在草原上空平穩地滑翔。

為什麼現在內蒙古好的民族音樂創作不出來了?

羅佈森紮木蘇和殷珠色現在都在內蒙古正藍旗“阿薩爾”原生態藝術團,團員多是當年從事過文藝工作的老同志,如今,羅佈森紮木蘇是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阿薩爾音樂”代表性傳承人,演奏四胡,他也被認為是“內蒙古烏蘭牧騎的奠基者”,的確,他是草原上第一代文藝輕騎兵先鋒隊。

殷珠色專職演奏馬頭琴,他們經常合作演出“阿薩爾”,“有些年輕人都沒聽過,他們也覺得這是個好東西。”殷珠色覺得,“傳統音樂這幾年又有了一些回歸,這是好事。”2004年,殷珠色還在當地蒙古小學開設了馬頭琴音樂課,有點像是興趣班,教了4年,出了7個馬頭琴專業的大學生,殷珠色覺得挺驕傲。

“為什麼現在內蒙古好的民族音樂創作不出來了,因為沒有那個環境,長調口哨就是騎在馬上吹出來的啊。”殷珠色的理解是,內蒙古原生態音樂就是誕生在馬背上的音樂。長調口哨是騎在馬上吹出來的,那時候,每戶牧民都擁有遼闊的草場,人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與自然為伴,風聲、雄鷹展翅、馬兒的嘶鳴、一場雨後草原上的清新……

“那個時候根本不需要擴音器,聲音傳得遠遠地。”殷珠色再次回憶起上世紀七十年代烏蘭牧騎在草原上演出,“最好的是在夏天傍晚,一場雨過後,也不需要什麼舞臺,天邊一道彩虹,漂亮得很。選一個稍微高一點的崗上,聲音的穿透力太好了,能傳得遠遠地,還好像有回音一樣。空氣新鮮得不得了。”

採訪期間,通過言談神情充分感受到羅佈森紮木蘇和殷珠色對草原的眷戀,對原生態音樂的熱愛,以及想要把它傳承下去的心願……你也許會覺得這就是音樂家的使命,但他說這是草原最初的“聲音”。

風是草原的呼吸,“聽風”是以風作為媒介,將不同的聲音傳遞而來。這些聲音是大自然裡的草長鶯飛、是萬馬奔騰、河水潺潺,也是人們的勞作與歌唱。

“聽風”,因公益而起旨在傳承

2016年6月,為圓盲人女孩吳迪的草原夢,第一屆“聽風內蒙古草原星光音樂“會應運而生。因公益而生的“聽風”音樂會,在今年被賦予了更明確的定義——傳承。7月15日,第二屆“聽風內蒙古沙漠星光音樂會”將在內蒙古赤峰市玉龍沙湖景區如約而至。延續第一屆“聽風”原生態的概念,今年的“聽風”繼承了其“不插電”傳統,在音樂會的主題上更側重於內蒙古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即將在此次音樂會上亮相的“馬頭琴”“呼麥”“長調”等,均被列為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些絕技甚至面臨失傳。

此次現場將邀請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調民歌代表性傳承人查幹夫講述傳承,演繹經典。除此之外,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團隊烏蘭牧騎,享譽國際的馬頭琴藝術家、將馬頭琴音樂文化帶出國門的李波大師等都將在漫天星空下的沙漠腹地,用起伏的音調講述匠人最動人的傳奇故事。

2017年7月15日赤峰玉龍沙湖我們,等你回來 。圖/博樂歌

心裡特別安定。”有一首內蒙古民歌《雄鷹》,雄鷹展翅,翱翔於蒼穹,“那個不得了,那個音突然就高昂上去,然後又穩了。”雄鷹在草原上空平穩地滑翔。

為什麼現在內蒙古好的民族音樂創作不出來了?

羅佈森紮木蘇和殷珠色現在都在內蒙古正藍旗“阿薩爾”原生態藝術團,團員多是當年從事過文藝工作的老同志,如今,羅佈森紮木蘇是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阿薩爾音樂”代表性傳承人,演奏四胡,他也被認為是“內蒙古烏蘭牧騎的奠基者”,的確,他是草原上第一代文藝輕騎兵先鋒隊。

殷珠色專職演奏馬頭琴,他們經常合作演出“阿薩爾”,“有些年輕人都沒聽過,他們也覺得這是個好東西。”殷珠色覺得,“傳統音樂這幾年又有了一些回歸,這是好事。”2004年,殷珠色還在當地蒙古小學開設了馬頭琴音樂課,有點像是興趣班,教了4年,出了7個馬頭琴專業的大學生,殷珠色覺得挺驕傲。

“為什麼現在內蒙古好的民族音樂創作不出來了,因為沒有那個環境,長調口哨就是騎在馬上吹出來的啊。”殷珠色的理解是,內蒙古原生態音樂就是誕生在馬背上的音樂。長調口哨是騎在馬上吹出來的,那時候,每戶牧民都擁有遼闊的草場,人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與自然為伴,風聲、雄鷹展翅、馬兒的嘶鳴、一場雨後草原上的清新……

“那個時候根本不需要擴音器,聲音傳得遠遠地。”殷珠色再次回憶起上世紀七十年代烏蘭牧騎在草原上演出,“最好的是在夏天傍晚,一場雨過後,也不需要什麼舞臺,天邊一道彩虹,漂亮得很。選一個稍微高一點的崗上,聲音的穿透力太好了,能傳得遠遠地,還好像有回音一樣。空氣新鮮得不得了。”

採訪期間,通過言談神情充分感受到羅佈森紮木蘇和殷珠色對草原的眷戀,對原生態音樂的熱愛,以及想要把它傳承下去的心願……你也許會覺得這就是音樂家的使命,但他說這是草原最初的“聲音”。

風是草原的呼吸,“聽風”是以風作為媒介,將不同的聲音傳遞而來。這些聲音是大自然裡的草長鶯飛、是萬馬奔騰、河水潺潺,也是人們的勞作與歌唱。

“聽風”,因公益而起旨在傳承

2016年6月,為圓盲人女孩吳迪的草原夢,第一屆“聽風內蒙古草原星光音樂“會應運而生。因公益而生的“聽風”音樂會,在今年被賦予了更明確的定義——傳承。7月15日,第二屆“聽風內蒙古沙漠星光音樂會”將在內蒙古赤峰市玉龍沙湖景區如約而至。延續第一屆“聽風”原生態的概念,今年的“聽風”繼承了其“不插電”傳統,在音樂會的主題上更側重於內蒙古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即將在此次音樂會上亮相的“馬頭琴”“呼麥”“長調”等,均被列為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些絕技甚至面臨失傳。

此次現場將邀請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調民歌代表性傳承人查幹夫講述傳承,演繹經典。除此之外,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團隊烏蘭牧騎,享譽國際的馬頭琴藝術家、將馬頭琴音樂文化帶出國門的李波大師等都將在漫天星空下的沙漠腹地,用起伏的音調講述匠人最動人的傳奇故事。

2017年7月15日赤峰玉龍沙湖我們,等你回來 。圖/博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