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在北京買了房,愛了五年的姑娘還是離開了我

“多少艱苦不可告人,多少光陰都只有等。”

來自攝影師:Jason_x1n

2017年3月,面對高企不下的北京房價,中科院博士說“北京讓我有點難過”,引起共鳴無數,大家都喊著房不勝防,甚至有人要退守家鄉。

然而,北京的房子真能帶給我們安全感嗎?

有三個“北漂”青年,用他們的故事給出了另一個答案:局內人的風姿是我們自己活出來的。

第一個故事:身份證與身份是兩回事

(王靜,自如仲介,23歲,工作10個月。)

房價又漲了,租金也是,我的提成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我既開心,也不開心。開心的是我的工資能更多一些,不開心的是我的房租也會漲。

2016年7月12日,“現在暫時不缺設計崗了,”主管跟我說,“要不你先到銷售部吧。”因為囊中羞射,我不得不成了個賣瓷磚的導購,而我的專業是家居設計。我並沒有沮喪,我甚至感激我的主管沒有直接讓我“回去等消息”。

賣了三個月的瓷磚,我從內向的“小結巴”變成了自信的銷售一姐。給爸爸匯了生活費和弟弟妹妹的學費,

我還有一萬多。貪婪著灑在身上的陽光,“我要搬離地下室!”我底氣很足。

房子的性價比實在太好了,我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簽了合同。

安置好後,我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我做了個大膽而正確的決定。

一個星期後,我入職自如。家居設計專業讓我幹起自如仲介來得心應手,成交量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個新手,因為北京的租房族實在太多了,不管是金融精英,

還是高薪程式師,還是時尚編輯,都在租著房子,差別只是租金高低而已。

帶著客戶看房,我也受過本地人(準確來說是有房子的業主)的白眼,他們似乎一看到我們身上的西裝,和脖子上工作證,就能準確地把我們歸為“二道販子”。

這的確讓我沮喪過。

直到我遇到一個深圳的客戶,

我們在看房的路上聊著北漂這個話題,她說:“我們從來不說深漂,‘來了就是深圳人’。活成什麼樣子全靠自己,戶口也好,房產也罷,那都不能證明你是哪個城市的主角。在歷史的長河裡,誰都是過客。正如照耀著你我的今夜明月,它照過古人,也將照亮我們的後人。”的確,在北京這座城市,租房的人不計其數,也不是非買房不可。“外地人”抑或“本地人”都不重要,
只有局內人這個身份是我們自己活出來的。

我再也沒有因為別人的白眼而惶恐,而是享受著帶客人看房時聊不同的話題,聽他們說他們的行業故事、職場小事,聽他們說他們對留下北京的理由——天安門、銀杏、BAT、北平、紫禁城、長城、地鐵裡行跡匆匆的人群……

我能力一般,可我欲望也不多。

我沒有房子,我卻有生活 ,我有家。

第二個故事:房子跟家,是兩個概念

(楊安,程式師,29歲,工作5年。)

北京房價上漲了,我特別平靜。

我有房子,但也租著房。

去年10月,我誤打誤撞的,就成了有房一族。

順義老區,56平一居室,94年二手老房,首付247萬,房貸7000,還30年。

有房子,以及有房貸,並沒有改變我的生活。我沒有因為有房子而多了幾個迷妹,因為我還是西北旺裡的一個程式師,木訥,無趣;我也沒有因為7000的房貸而生活水準下降,因為西北旺房租本來也不高,就是我工資的十分之一。

坐我旁邊的王大發剛畢業兩年,聽到我給自如打電話把房子放租,他很羡慕,“安哥你說我什麼時候才能買上房子啊,哎,我讀研的女票都要跟我分手了……”我不知道要回他什麼好,因為即使我與父母咬牙東拼西湊借了錢買了這房子,談了5年的女朋友還是跟我分手了,上星期剛出院,我有房子了,但是我的孩子沒了。

她在病床不作聲,只顧流淚。理由她說過了,“就是突然看不到未來。”

我有房子,而我深愛的姑娘還是離開了我。

我想過把房子賣掉,工作辭掉,還了借款回西北老家。但是我沒有,因為我還有一個項目等著上線,我還有年邁的父母等著我養,我還有著房貸、借款等著我還。

3月14日,我的專案順利交貨,我還多了個笑著跟我說“我喜歡轉身就親到愛人的感覺”的她。

我租著15平的房子,而我有了愛人,剛領過證,還熱乎。

第三個故事:一腔孤勇上北平

(蘇三,新媒體,工作3年。)

2016年10月4日,我連賣帶送轉掉深圳的房子,帶著一隻24寸行李箱,隻身一人來到北京。

航班抵達,秋意漸濃。捉襟見肘的我身上不到7000塊。

在W家暫住,寄人籬下,我惶惶不可終日。

讓我不用著急的W,卻上趕著讓我搬家,從兩個星期到一個星期到三天地縮短期限。

我不得不把“交通便利原裝無隔斷房合租人數不超過4人”的要求降低為“放得下一床一櫃一桌帶一窗近一地鐵站”。交完押金房租,我甚至沒有多餘的錢買冬衣。

搬家那天,從朝陽到昌平到通州,收拾行李、工作、打掃歸置物品。淩晨四點十二分,我拖著因痛經而冰涼的軀體,爬上沒有被褥的床,蓋著浴巾和兩件大衣入睡。

2017年3月12日,我26歲。

我給父母每人發了2000的紅包,感恩生育與教養。在娜塔莎那裡上完油畫課,我在商場裡給自己買了心儀已久的包,給大白(我養的淘氣貓)買了個豪華自動廁所,又報了舞蹈班。處於北京薪酬熱力圖紅心區的我,銀行卡餘額可觀。

這是我來北京的第160天。

可我並不想這樣揮霍我所剩無幾的青春。

直至來了北京,直至進了BOSS直聘,我才體會到工作應有的樣子:上班時間根本不會閒聊,沒時間刷朋友圈,下班的時候手機電量在70%以上;不知不覺就加班到了晚上10點卻沒有疲累感,回家的時候還開著電腦繼續看跟工作有關的資料,意猶未盡。然後倒頭不到一分鐘就入睡。

北京的不好有很多很多,然而這一切都抵擋不住我對北京的嚮往,那是對自由的嚮往。無論北京用霧霾、乾燥、風沙、寒風,還是擁擠、孤獨、無助、房價怎麼跟我叫囂,我依舊堅定如故。

北京容得下每一個人的野心與狂妄,但不是誰都能有狂妄的孤勇。

在北京這件事情上,我並不願意妥協。

北京,於我而言是北平。

關乎情懷,而非房子,而非戶口 。

因為母親兩行眼淚,我放棄過出省求學,放棄過去秘魯教對外漢語。

她卻不知道我渴望看更多的世界,老太太不懂北京(準確來說是北平)二字在我心目中的份量。

我的生命裡會有多少個26年,我並不知道。所以我不願一生都活在取悅他人而委屈自己的陰影裡,蹉跎了自己所有美好的年歲。

我更不想坐在井底裡貽笑大方。

姐姐說我在北京漂泊無定,活得真苦。我看了一下我姐姐,覺得她好可憐啊,只知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只知柴米油鹽生老病死。

我來北京,是因為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渴望好好看這個世界,去知道自己知道,甚至不知道自己知道。

早春的北京散發著夢想的味道,我從吐新蕊的綠柳下走過。

北京房價上漲了,我特別平靜。

我有房子,但也租著房。

去年10月,我誤打誤撞的,就成了有房一族。

順義老區,56平一居室,94年二手老房,首付247萬,房貸7000,還30年。

有房子,以及有房貸,並沒有改變我的生活。我沒有因為有房子而多了幾個迷妹,因為我還是西北旺裡的一個程式師,木訥,無趣;我也沒有因為7000的房貸而生活水準下降,因為西北旺房租本來也不高,就是我工資的十分之一。

坐我旁邊的王大發剛畢業兩年,聽到我給自如打電話把房子放租,他很羡慕,“安哥你說我什麼時候才能買上房子啊,哎,我讀研的女票都要跟我分手了……”我不知道要回他什麼好,因為即使我與父母咬牙東拼西湊借了錢買了這房子,談了5年的女朋友還是跟我分手了,上星期剛出院,我有房子了,但是我的孩子沒了。

她在病床不作聲,只顧流淚。理由她說過了,“就是突然看不到未來。”

我有房子,而我深愛的姑娘還是離開了我。

我想過把房子賣掉,工作辭掉,還了借款回西北老家。但是我沒有,因為我還有一個項目等著上線,我還有年邁的父母等著我養,我還有著房貸、借款等著我還。

3月14日,我的專案順利交貨,我還多了個笑著跟我說“我喜歡轉身就親到愛人的感覺”的她。

我租著15平的房子,而我有了愛人,剛領過證,還熱乎。

第三個故事:一腔孤勇上北平

(蘇三,新媒體,工作3年。)

2016年10月4日,我連賣帶送轉掉深圳的房子,帶著一隻24寸行李箱,隻身一人來到北京。

航班抵達,秋意漸濃。捉襟見肘的我身上不到7000塊。

在W家暫住,寄人籬下,我惶惶不可終日。

讓我不用著急的W,卻上趕著讓我搬家,從兩個星期到一個星期到三天地縮短期限。

我不得不把“交通便利原裝無隔斷房合租人數不超過4人”的要求降低為“放得下一床一櫃一桌帶一窗近一地鐵站”。交完押金房租,我甚至沒有多餘的錢買冬衣。

搬家那天,從朝陽到昌平到通州,收拾行李、工作、打掃歸置物品。淩晨四點十二分,我拖著因痛經而冰涼的軀體,爬上沒有被褥的床,蓋著浴巾和兩件大衣入睡。

2017年3月12日,我26歲。

我給父母每人發了2000的紅包,感恩生育與教養。在娜塔莎那裡上完油畫課,我在商場裡給自己買了心儀已久的包,給大白(我養的淘氣貓)買了個豪華自動廁所,又報了舞蹈班。處於北京薪酬熱力圖紅心區的我,銀行卡餘額可觀。

這是我來北京的第160天。

可我並不想這樣揮霍我所剩無幾的青春。

直至來了北京,直至進了BOSS直聘,我才體會到工作應有的樣子:上班時間根本不會閒聊,沒時間刷朋友圈,下班的時候手機電量在70%以上;不知不覺就加班到了晚上10點卻沒有疲累感,回家的時候還開著電腦繼續看跟工作有關的資料,意猶未盡。然後倒頭不到一分鐘就入睡。

北京的不好有很多很多,然而這一切都抵擋不住我對北京的嚮往,那是對自由的嚮往。無論北京用霧霾、乾燥、風沙、寒風,還是擁擠、孤獨、無助、房價怎麼跟我叫囂,我依舊堅定如故。

北京容得下每一個人的野心與狂妄,但不是誰都能有狂妄的孤勇。

在北京這件事情上,我並不願意妥協。

北京,於我而言是北平。

關乎情懷,而非房子,而非戶口 。

因為母親兩行眼淚,我放棄過出省求學,放棄過去秘魯教對外漢語。

她卻不知道我渴望看更多的世界,老太太不懂北京(準確來說是北平)二字在我心目中的份量。

我的生命裡會有多少個26年,我並不知道。所以我不願一生都活在取悅他人而委屈自己的陰影裡,蹉跎了自己所有美好的年歲。

我更不想坐在井底裡貽笑大方。

姐姐說我在北京漂泊無定,活得真苦。我看了一下我姐姐,覺得她好可憐啊,只知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只知柴米油鹽生老病死。

我來北京,是因為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渴望好好看這個世界,去知道自己知道,甚至不知道自己知道。

早春的北京散發著夢想的味道,我從吐新蕊的綠柳下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