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X Daily:IBM改組全球科技服務部門;順豐建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基地

行業要聞

1、IBM改組全球科技服務部門 加大AI押注

據悉,

IBM將改組全球科技服務部門,加大對人工智慧技術的依賴。該部門負責説明客戶運營電腦網路。IBM全球科技服務部門歐洲總經理巴特·範登代勒(Bart van den Daele)表示,借助新的人工智慧技術,便可在問題發生之前進行預測,並自動採取糾錯措施,從而説明IBM客戶將伺服器宕機或交換機失靈等故障降到最低。他們的競爭對手包括微軟、思科和穀歌,這些巨頭也開始重視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
借此説明客戶管理伺服器和網路。微軟最近還宣佈對全球銷售團隊展開重大重組,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集中精力銷售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產品和伺服器。

2、微軟公佈籌謀已久的新AI實驗室

7月12日,微軟發表的聲明中公佈了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期待與願景,更帶來了一個重磅消息——微軟將在華盛頓州Redmond的總部建立一個AI實驗室——Microsoft Research AI。據TechCrunch分析,這個實驗室將成為微軟旗下的“Deepmind”。據微軟表示,

該實驗室中將會有100名以上的研究人員,研究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電腦學習與認知模型等。Bloomberg也報導稱,微軟不僅會將內部的一些科學家劃歸這個實驗室,還將會對外聘請認知心理學等交叉學科專家。微軟對Microsoft Research AI計畫其實籌備已久,但是在本周慶祝微軟英國劍橋實驗室建立20周年時才決定對外公佈。

3、FF迎來新CTO:曾是寶馬電動車核心人物

7月13號,有媒體獲悉,被業內譽為寶馬“i3電動車之父”的Uli Kranz即將擔任電動車初創公司法拉第的首席技術官。

公開資料顯示Kranz於2016年底已經離開寶馬,從2007年開始,他一直負責寶馬的電動車專案“i系列”,具體負責寶馬i3電動車的研發。消息人士稱,加入法拉第後,Kranz將主要負責電動車的研發和設計。

4、順豐建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基地,將實驗3噸無人機

順豐7月13號宣佈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基地專案落戶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總投資7.4億。

順豐稱,該基地在第一階段將致力於開展大型物流無人機的相關試驗工作;第二階段將完成四川省區域內的無人機運行網路和基地建設;2020年起,開始向全國複製推廣。屆時實現無人機支線網路對接順豐的全國航空網路,此舉將推動區域內貨運航空網路的全覆蓋,實現區域內貨物運輸全國次日達。同時,順豐表示,該專案大型物流無人機正處於研發階段。目前,
起飛總重量超接近1噸的無人機已成功試飛。今年9月,起飛總重量超過3噸的無人機也將開始試飛。順豐集團與雙流區政府、雙流自貿局正積極與航空相關部門對接,爭取儘快獲取許可審批。

5、直擊企業級SaaS選購痛點,可信雲推“客戶成功”標準

隨著SaaS雲服務的大規模應用,SaaS的服務品質、可信度、資料安全等一系列考量因素,都成為企業在選購時面臨的問題。企業該如何在紛繁複雜的SaaS產品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使用者最關心的是性能、服務、價格還是安全?不同行業的企業級SaaS市場又有哪些差別?為了能夠幫助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用戶選購適合自身企業發展需求的企業級SaaS服務,可信雲工作組成員通過對用戶市場的深入調研以及與專家的多次探討,推出了可信雲企業級SaaS服務評估。同時,該評估還將進一步規範企業級SaaS服務市場,促進雲計算產業良性發展。

6、網易人工智慧事業部曝光:不會主攻基礎性研究,更重實際應用

7月13日,在杭州舉行的網易雲創大會上,網易人工智慧事業部(NETEASE AI)的展臺低調亮相,展出了一款即時基於三維實物呈現虛實結合效果的“網易洞見”、可以將任意面轉換為螢幕的增強現實互動投影模組“網易影見”、“網易波特”智慧聊天機器人開發平臺、“網易智慧+”開放平臺等多項產品。據介紹,網易人工智慧事業部位於杭州,專注於深度學習、語音音訊、電腦視覺、模式識別、人機交互、異構計算等技術領域研究,探索下一代終端使用者交互形態。

前沿科技

1、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科學家將GIF動圖轉存到了活細菌上

據外媒報導,最近一組科學家利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張“馬賽克動圖”編碼植入到了活性細菌的 DNA 中。這項實驗旨在展示基因存儲的強大能力,研究詳情已經發表在了近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上。據Xtecher瞭解,Crispr 被認為是下一個重大科學應用,它能夠安全地切開一段 DNA,並將新基因材料拼接上去。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甚至在未來還能切除致病基因片段、添加健康材料,攻克癌症等等。

2、人造微型“鼠”心臟獲得成功,未來或可降低心臟病死亡率

外媒Dailymail消息,從老鼠心臟上提取細胞,然後人造微型心臟的實驗已經在實驗室裡獲得了成功。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會使藥物測試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今後人們將會在人工心臟上來進行測試,而且未來該技術還可用於心臟移植。該項研究突破在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辦的美國心臟病協會、美國基礎心血管科學研究所2017年科學會議上做了展示。未來,該研究將會更好地應用於心臟病領域。

3、俄製成每秒可拍攝20萬億次的全息數碼相機

為揭示微觀世界的某些連續物理變化和生命活動,俄羅斯研究人員最新研製出一種每秒拍攝20萬億次、可立體顯示被研究物件動態的全息數碼相機。 全息攝影是指當某種光波透射一個物體或被其反射後,記錄透射及反射光中所有光波振幅和相位的照相技術。在用資訊技術對有用的光波資訊進行編碼和不同視角的影像重建後,可在需要時顯現被拍攝物的三維立體圖像。俄研究人員借助電腦對這種圖像進行加工和解讀,對比物光和參考光抵達記錄介質的路程差值後,確定了物光中所包含的所有光波振幅和相位資訊。依據超高頻拍攝所獲得的這些連貫資訊,便可生成反映被研究物連續變化的三維立體圖像。

融資新聞

1、Geek+獲華平6000萬美元B輪投資,創物流機器人領域最高單筆融資記錄

7月13日,智慧物流機器人公司Geek+(極智嘉)宣佈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華平投資集團領投,原有股東火山石資本等跟投。據悉,Geek+的本輪融資刷新了全球範圍內物流機器人領域的最高單筆融資記錄。2015年9月,Geek+宣佈完成上千萬天使輪戰略投資;2016年5月,獲得火山石投資、高榕資本的5000萬元A輪融資;2017年3月,完成A及A+輪融資,此輪融資為1.5億元,由美元VC祥峰投資領投,上一輪投資人火山石投資和高榕資本繼續跟投。

2、齊濟資料平臺獲320萬天使投資,打造互聯網腎臟病大資料分析平臺

7月13號,互聯網腎臟病大資料分析平臺“齊濟資料平臺”向Xtecher確認,已於2016年獲320萬天使輪投資,領投方為合力投資。此次融資將用於擴建團隊、加強資料分析模組的研發和與民營血透中心深度合作。“齊濟資料平臺”是上海禹穀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針對腎臟病醫療領域,運用大資料整理分析,打造資訊化、資料化、智慧化的腎臟病產業平臺。齊濟資料平臺團隊聚集20人,其中核心團隊主要為來自歐洲的海歸人才。目前,齊濟資料平臺已經與30多家醫院達成合作,覆蓋全國7個省,2017年計畫拓展到100家。

3、獲400萬天使融資,中睿科技為客戶打造“因需定制”版監測雷達

7月13消息,中睿科技已完成4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青島勁邦。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從事探地雷達高技術特種探測、檢測設備的研製與工程服務。2016年初公司成功研製出國內第一台超寬頻穿牆監測雷達。超寬頻穿牆監測雷達是近幾年根據軍事和反恐需要提出的一種新概念裝備,它能夠即時偵察隱蔽於牆壁等非金屬障礙物後面的人體目標數量、空間分佈和活動情況等資訊,探測結果以圖像方式即時顯示在雷達螢幕上。作為一台能夠“隔牆視物”的設備,超寬頻穿牆監測雷達是公安、武警和軍隊等部門必備的裝備,也可以擴展應用於民用領域,如道路監測、冰淩監測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公司正在尋求新一輪的pre-A融資,融資金額1000萬元。

4、人工智慧雲服務公司雲腦科技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翊翎資本領投

據悉,雲腦科技已經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翊翎資本領投,美國中經合集團等共同投資。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團隊會側重推動金融、能源、人力資源三個領域內的合作。雲腦科技(CloudBrain)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跨越中美兩地的人工智慧雲服務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峰瑞資本領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雲腦科技致力於將矽谷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研究成果引入中國,提供X+AIx的行業AI中介軟體產品及服務,目前已在金融、能源、HR等行業落地。

可信雲工作組成員通過對用戶市場的深入調研以及與專家的多次探討,推出了可信雲企業級SaaS服務評估。同時,該評估還將進一步規範企業級SaaS服務市場,促進雲計算產業良性發展。

6、網易人工智慧事業部曝光:不會主攻基礎性研究,更重實際應用

7月13日,在杭州舉行的網易雲創大會上,網易人工智慧事業部(NETEASE AI)的展臺低調亮相,展出了一款即時基於三維實物呈現虛實結合效果的“網易洞見”、可以將任意面轉換為螢幕的增強現實互動投影模組“網易影見”、“網易波特”智慧聊天機器人開發平臺、“網易智慧+”開放平臺等多項產品。據介紹,網易人工智慧事業部位於杭州,專注於深度學習、語音音訊、電腦視覺、模式識別、人機交互、異構計算等技術領域研究,探索下一代終端使用者交互形態。

前沿科技

1、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科學家將GIF動圖轉存到了活細菌上

據外媒報導,最近一組科學家利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張“馬賽克動圖”編碼植入到了活性細菌的 DNA 中。這項實驗旨在展示基因存儲的強大能力,研究詳情已經發表在了近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上。據Xtecher瞭解,Crispr 被認為是下一個重大科學應用,它能夠安全地切開一段 DNA,並將新基因材料拼接上去。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甚至在未來還能切除致病基因片段、添加健康材料,攻克癌症等等。

2、人造微型“鼠”心臟獲得成功,未來或可降低心臟病死亡率

外媒Dailymail消息,從老鼠心臟上提取細胞,然後人造微型心臟的實驗已經在實驗室裡獲得了成功。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會使藥物測試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今後人們將會在人工心臟上來進行測試,而且未來該技術還可用於心臟移植。該項研究突破在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辦的美國心臟病協會、美國基礎心血管科學研究所2017年科學會議上做了展示。未來,該研究將會更好地應用於心臟病領域。

3、俄製成每秒可拍攝20萬億次的全息數碼相機

為揭示微觀世界的某些連續物理變化和生命活動,俄羅斯研究人員最新研製出一種每秒拍攝20萬億次、可立體顯示被研究物件動態的全息數碼相機。 全息攝影是指當某種光波透射一個物體或被其反射後,記錄透射及反射光中所有光波振幅和相位的照相技術。在用資訊技術對有用的光波資訊進行編碼和不同視角的影像重建後,可在需要時顯現被拍攝物的三維立體圖像。俄研究人員借助電腦對這種圖像進行加工和解讀,對比物光和參考光抵達記錄介質的路程差值後,確定了物光中所包含的所有光波振幅和相位資訊。依據超高頻拍攝所獲得的這些連貫資訊,便可生成反映被研究物連續變化的三維立體圖像。

融資新聞

1、Geek+獲華平6000萬美元B輪投資,創物流機器人領域最高單筆融資記錄

7月13日,智慧物流機器人公司Geek+(極智嘉)宣佈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華平投資集團領投,原有股東火山石資本等跟投。據悉,Geek+的本輪融資刷新了全球範圍內物流機器人領域的最高單筆融資記錄。2015年9月,Geek+宣佈完成上千萬天使輪戰略投資;2016年5月,獲得火山石投資、高榕資本的5000萬元A輪融資;2017年3月,完成A及A+輪融資,此輪融資為1.5億元,由美元VC祥峰投資領投,上一輪投資人火山石投資和高榕資本繼續跟投。

2、齊濟資料平臺獲320萬天使投資,打造互聯網腎臟病大資料分析平臺

7月13號,互聯網腎臟病大資料分析平臺“齊濟資料平臺”向Xtecher確認,已於2016年獲320萬天使輪投資,領投方為合力投資。此次融資將用於擴建團隊、加強資料分析模組的研發和與民營血透中心深度合作。“齊濟資料平臺”是上海禹穀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針對腎臟病醫療領域,運用大資料整理分析,打造資訊化、資料化、智慧化的腎臟病產業平臺。齊濟資料平臺團隊聚集20人,其中核心團隊主要為來自歐洲的海歸人才。目前,齊濟資料平臺已經與30多家醫院達成合作,覆蓋全國7個省,2017年計畫拓展到100家。

3、獲400萬天使融資,中睿科技為客戶打造“因需定制”版監測雷達

7月13消息,中睿科技已完成4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青島勁邦。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從事探地雷達高技術特種探測、檢測設備的研製與工程服務。2016年初公司成功研製出國內第一台超寬頻穿牆監測雷達。超寬頻穿牆監測雷達是近幾年根據軍事和反恐需要提出的一種新概念裝備,它能夠即時偵察隱蔽於牆壁等非金屬障礙物後面的人體目標數量、空間分佈和活動情況等資訊,探測結果以圖像方式即時顯示在雷達螢幕上。作為一台能夠“隔牆視物”的設備,超寬頻穿牆監測雷達是公安、武警和軍隊等部門必備的裝備,也可以擴展應用於民用領域,如道路監測、冰淩監測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公司正在尋求新一輪的pre-A融資,融資金額1000萬元。

4、人工智慧雲服務公司雲腦科技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翊翎資本領投

據悉,雲腦科技已經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翊翎資本領投,美國中經合集團等共同投資。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團隊會側重推動金融、能源、人力資源三個領域內的合作。雲腦科技(CloudBrain)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跨越中美兩地的人工智慧雲服務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峰瑞資本領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雲腦科技致力於將矽谷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研究成果引入中國,提供X+AIx的行業AI中介軟體產品及服務,目前已在金融、能源、HR等行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