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軍研發新技術武器可擊毀海上快艇

美軍戰艦6日首度在海上以鐳射炮擊毀一艘靶船,

是美軍發展新一代海上鐳射武器的重要里程碑,預計2014年6月完成研發。

美國海軍在南加州外海聖尼古拉斯島附近的太平洋海域試射,軍艦福斯特號利用一台安裝在甲板上的鐳射炮,向移動中的無人駕駛快艇發射。靶船引擎逐漸起火焚燒,其後被火焰吞噬。

這次試射代表美國海軍首次將鐳射系統與戰艦雷達及導航系統整合,也是首次從戰艦等移動平臺發射,在風浪不小且充斥濕氣影響鐳射效能的海上擊毀靶船,

顯示鐳射炮實用性大增。美國海軍拒絕透露鐳射炮射程和火力等詳情,只表示測試距離以哩為單位。

執行試射的美國海軍研究局少將局長卡爾表示:“將能量轉換成武器對美國海軍未來的武器系統很重要。以後可以用鐳射炮擊落巡弋導彈、無人戰機,甚至彈道導彈。在遙遠的未來,我可預見鐳射炮成為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裝備。

”開發人員指出,鐳射武器除可攻擊海上目標,還可以打擊飛機或岸上目標。

去年7月,美國海軍便在同一試射地點首次試射,在兩哩外擊落4架時速500公里的無人機。鐳射炮甚至可以攻擊巡航導彈,但所需能量將達數百千瓦。

美國軍方同時研發不需任何鐳射介質的新鐳射炮,就能產生千瓦級能量。美軍2月曾測試這種炮,成功利用50萬伏特電壓製造電子束,每秒能射穿6米厚的鋼材料。

研究局專案經理莫里森表示,錄影帶顯示鐳射慢慢將靶船引擎燒出一個洞:“不像電影星際大戰裡面的鐳射槍那麼炫,甚至不如艦艇上現有的機關槍。我們設計鐳射炮的目的在於讓防衛武器多元化,不是要取代現有的武器。”

鐳射炮研發耗資9800萬美元,花了2年半完成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