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畫說衡水民俗第八期:拾糞

【畫說衡水民俗】第八期:拾糞。 劉現輝 畫 邵寶明 文 王建英 策劃 第八期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可見糞肥對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有糞必拾是農民祖輩相沿的傳承,農業合作化之前,每個農戶家中都有糞筐和糞叉,尤其是冬閒時,大清早在官道和村邊都可見背著筐拾糞的人。

老百姓管大道叫官道,就是通往縣城和大鎮店的幹道,在這種道上主要撿拾過往車輛的牛驢騾馬留下的糞便,統稱叫大牲口糞。在村邊背筐轉悠的是撿拾散養豬狗的糞便。

不僅如此,就是在農忙季節,人們下地不論耕耩鋤刨,在來回的路上也肩不離筐,據老人們說:這叫一功二用,一是見糞可拾;二是護腦袋,尤其是夏季,若在遠離村莊的地裡幹活遇到天氣突變,下冰雹時把筐頭倒扣在頭上蹲下,能有效保護自己的安全。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黨中央提出了“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的農業八字方針,當時被稱作《農業八字憲法》。

其中肥僅次於土排在了第二位,為響應黨的號召,領導帶頭,下鄉時自行車上都帶著糞筐,縣長也不例外,路上拾了糞,進哪村就倒在哪村的糞堆上,這在今天雖不可思議,但確是事實。到了六十年代,隨著“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農業結構調整,每個生產隊都建了大造肥坑並開始了常年的積肥造肥活動。從背筐拾糞、積肥、造肥到如今的複合肥、微肥,不論個人種地還是農業合作化或今天的集約承包經營,
只是形式上的變化,種田人對糞肥的認知和重視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