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的鮮卑族今何在?

鮮卑族: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於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鮮卑發源于中國東北,屬於東胡系,居於鮮卑山,因此得名鮮卑族。

另有學者認為鮮卑族起源於春秋或者春秋以前的山戎,還有起源東夷說的。

鮮卑族美女配圖

近些年來,從考古學、歷史地理學與民族史研究上得出,認為鮮卑山即大興安嶺山脈,鮮卑部落可能在相當中原的先秦時期已經活動於大興安嶺山脈的中部與北部,

但其興起則要晚于烏桓族,關於鮮卑族名稱始顯于東漢初年。

古鮮卑分佈示意圖

鮮卑帝國在歷史上也是盛極一時,並一度入主中原,建立北魏帝國。但因為魏孝文帝的強制漢化,導致北魏帝國滅亡,鮮卑消失。

那麼強大的鮮卑也不會馬上消失,

後來建立的吐谷渾、西夏、契丹等也被認為是鮮卑的一支,但也陸續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之中。

今天的土族和錫伯族自稱是鮮卑的後裔。但專家們對此也有爭論。也有一部分消失在漢族中,一些保持特殊姓氏的人還是自稱是鮮卑後裔。

如陝北安塞縣建華鎮菜陽坪村的近300位村民中,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姓“拓”。這個拓姓家族至今認為,拓氏祖先源于自古鮮卑族,

他們的根在白山黑水的東北。

作者富察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