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董小姐“不怕”新能源汽車不發補貼?真的不以盈利為目的?


近日,針對新能源汽車面臨兩大不確定因素:電池、補貼“退坡”的問題,

董明珠在接受央廣記者採訪時表示,沒有了補貼的市場才是真正的自由競爭市場,“不是因為退坡我不做,也不是因為給我錢多,我去做,我認為是一個責任,是對社會、對人類,你都要去選擇的一件事。”不過面對投資了幾十個億的“身價”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化,“董小姐”真的就“不怕”新能源市場的政策變化嗎?事實上,在補貼“退坡”的問題上,政策也在研究其他的“補償”方式,
而不是一刀切以後就徹底不補貼了。

補貼方式調整,因為騙補亂象叢生?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一邊享受著政策關懷,一邊卻存在騙補行為,這對技術的進步和鼓勵,市場的發展無疑就是一種“毒瘤”,如果不能很好地剔除,那麼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顯然也是不利的。那麼又該如何處理呢?有代表表示,“通過調整現有新能源汽車補貼方式等系列措施,斬斷騙補根源。

”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正處於起步階段,由於產品安全性不穩定、配套設施未完善、使用便捷性不夠等問題,市場需求並沒有很旺盛。但是,令人深惡痛絕的是,一些汽車企業鋌而走險,用各種辦法騙取中央的財政補貼。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對於騙補行為是零容忍的。”苗圩表示,下一步將配合財政部等部門,落實新的補貼政策,

完善補貼資金申報程式,明確各級責任要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同時研究建立長效機制。同時,今年會從兩方面針對“騙補”採取措施,其中之一即為研究2020年政府補貼全部退出後的替代措施,即“汽車企業積分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