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失敗間諜計畫,韓國人想用一計保住國家,卻讓秦國提前20年統一天下

歷史漲姿勢,就看百小生,歡迎來到第41期歷史百小生。

古往今來,用間諜是戰爭中的一種常見的手段,用的好可以收到奇效,用不好則會產生反效果。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韓國。

戰國末年,秦王嬴政繼位後,此時秦國的實力已經相當強悍,所以秦國準備向東攻擊,攻滅六國,一統天下。而韓國當時緊鄰秦國,是秦國第一個要消滅的。

韓國國小力弱,根本不是秦國對手,在秦國的多次攻擊下,已經處於滅亡的邊緣。眼看韓國就要被秦國給吞併了,怎麼避免亡國呢?

危機關頭,韓國的韓惠王竟然想出了一個腦洞大開的辦法。他決定派自己國內的一個水利專家叫鄭國的,到秦國去做間諜,讓秦國修個大型水利工程。

人都去修水利了,自然不夠兵力攻打韓國,搞不好還消耗了秦國的國力。比如說後世的隋煬帝,就因為修京杭大運河而耗費大量民力,導致天下都造反,把國家都亡了。

鄭國到秦國後,大力鼓動秦國,在涇水和洛水間修一條灌溉管道,可以灌溉關中的土地。秦國當時正為關中的土地經常乾旱而苦惱,現在有專家過來指導,

簡直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啊。

於是秦國就命鄭國為總工程師,派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開始修這條大管道。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在西元前237年,秦國識破了韓國的陰謀,發現了鄭國的間諜身份。

鄭國渠

嬴政當時大怒要殺了鄭國。鄭國卻說,我只不過是為韓國續幾年的命而已,管道修好了,那可是造福秦國萬世的功勞。嬴政想了想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不但沒有殺他,還增加的對修管道的各方面支持。

最終,西元前336年,歷時十年之後,這條管道修成了,被命名為鄭國渠。它可以灌溉關中的土地四萬頃,

供養幾百萬士兵,使得秦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韓國的疲秦之計弄巧成拙,成了強秦之策,韓國的滅頂之災終於要來了。

西元230年,也就是鄭國渠修成六年後,秦國發兵滅掉了韓國,然後秦國一發不可收拾,陸續滅掉了其他五國,最終統一了天下。

所以時來天地皆同力,在秦國擁有絕對實力的時候,韓國這種小聰明不但沒有起作用,反而成為了秦國的助力。

所以時來天地皆同力,在秦國擁有絕對實力的時候,韓國這種小聰明不但沒有起作用,反而成為了秦國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