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時評袁紹手下“四庭柱”,以張郃與顏良爭第一,文醜僅排第三!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時代,袁紹從小小的渤海郡謀圖大業,名動天下,地廣兵足,不但是曹操的勁敵,也是公孫瓚等天下諸侯頭頂上的一座大山。但毛主席這樣點評袁紹:“袁紹這個人多謀寡斷,

有謀無斷,結果兵敗於官渡。”那為啥一個有謀無斷的人,會在漢末前期,成為諸侯之首了?

近代歷史學家方詩銘告訴我們:“世族、豪傑、遊俠,是袁紹的優點,也是袁紹的有利條件,以此為憑藉,雄踞河北,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者。”沒錯,在前期袁紹有著諸多聞名天下的豪傑和名士,

幫他出謀劃策,後人張國良在三國平話中就點評他手下武將,提出“河北四庭柱”的概念。

河北四庭柱為:顏良,文醜,張郃,高覽。

十八路諸侯聯盟討伐董卓時,冀州牧韓馥手下第一大將不過是潘鳳之流,而袁紹手下就已經有顏良和文醜這樣的一等一的武將。官渡之戰時,顏良和文醜絕對是袁紹的心腹大將,光憑顏良能領郭圖和淳于瓊等將領,

做數萬大軍的主帥守白馬,顏良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心腹。

文醜要差顏良些許,演義裡描述文醜能和程普、黃蓋、韓當、張遼、關羽、徐晃、趙雲打上幾個回合、甚至幾十個回合,武力怎麼也能當得上“勇冠三軍”把?不過他實在不是個合格的統帥,追擊戰時控制不了隊伍,

哄搶曹操留下的物資,被反擊了,控制不了隊伍建制度,五千騎兵被數百騎兵沖散隊形,他勉強算是第三吧!

之前是論在袁紹手下的排位,現在論一下終身成就。前期在袁紹的手下,張郃和高覽明顯不太受到重視,官渡之戰時,兩人一同投降曹操,

在三國時代綻放光彩。高覽正史記載比較少,是因為他死得比較早,在劉備敗走荊州之時,被趙雲殺死,較為遺憾的沒有繼續書寫自己的傳奇,但能死在趙子龍之手,想來也不會是無能之輩。

而張郃在後曹操時代和前三國時代是比較出彩的,

首先他常常和張遼一樣作為曹操的先鋒軍,隨曹操征戰四方,屢建戰功,漢中之戰夏侯淵死於定軍山之戰,他代為大帥,率部安全退守陳倉。若要說張郃幾個出名的戰功那就是在“江陵大破吳軍”;“ 街亭大敗馬謖”這些,所以論成就,小編竊以為張郃比顏良之輩強多了。

所以武以張郃與顏良爭第一,至於評論角度如何,觀眾自選;文醜畢竟聞名於世,勉為其難排他哥第三;高覽的話,由於正史資料確實較少,能排入三國評話的四庭柱,應該不是平庸之輩。

所以武以張郃與顏良爭第一,至於評論角度如何,觀眾自選;文醜畢竟聞名於世,勉為其難排他哥第三;高覽的話,由於正史資料確實較少,能排入三國評話的四庭柱,應該不是平庸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