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炎炎夏日,古代人怎麼過?

戲水避暑

今年夏天和往年一樣熱,或者更熱。對此,

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少出門在家吹空調,出去玩就水,再就是每天雪糕冷飲大西瓜一頓造。就這樣大概我們還身在福中不知福呢,那麼古代人沒冰箱沒空調又是怎麼過炎炎夏日的呢?

避暑山莊

對於古代人避暑,最先想到的大概是避暑山莊了。從康熙朝開始修建啟,

清朝的諸多皇帝在夏天都到承德來辦公和避暑。當然,前前後後的修建也著實花費了一些功夫。而從衣著方面講,夏天自然就少穿點。雖然大多數時候是長衫在外,但也會考慮選取比較輕薄的材質。對於古代女子,雖然沒有超短裙,但是有脛衣(一種類似內內的服飾),褲管包裹大腿,下麵真空。當然唐朝相對開放,薄、露、透的短袖上身還是比較適應氣候的。

老冰棒

如果說,上面說的都高端了,那麼下面咱就開始聊聊接地氣的。

古代普通百姓也是吃冷飲的。有不少飲品裡面可以加冰。也有人專門就幹賣冰的生意。那麼這些冰是哪裡來的呢?事實上,和今天部分農村地區還有保留的地窖一樣,古代的冰窖能起到儲存這些的作用。

而有些有錢的人家更會想法子,據記載有人專門研製了一個類似水車的東西來往自己家房頂灑水排熱。還有人在家裡打洞為了進風涼快。可以說先輩們的智慧還是不容小覷滴。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老祖宗們還有這樣一句能永遠用來抵抗炎炎夏日的方式,

那就是——心靜自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