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花崗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青少年活動中心、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一座座供學生們學習活動的場所讓孩子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處處歡聲笑語。

網上祭英烈、童心向党、中華優秀童謠傳唱、我向國旗敬個禮……一個個主題鮮明的實踐活動,如春風化雨,在潤物無聲中浸潤孩子們的心靈。

前不久,各大網站爭相轉發的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小學“一個人的升旗禮”正是紅花崗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真實的展現。老城小學校長在採訪中強調,“這是老城小學的一個常態,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職工,聽到國歌聲響起都會停下手中的事向國旗敬禮,這是對國旗的尊重,更是對國家的尊重。”

“一個人的升旗禮”只是被抓拍到的感動瞬間,紅花崗區如何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常態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夯實學校教育

學生在學校接受正確的“三觀”教育對於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在教育學生培育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紅花崗區各中小學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24個字”,組織開展主題徵文、唱愛國歌曲、主題班(隊)會等活動,把“24字”編進校本教材,列入期末必考內容,確保人人會背核心價值觀“24字”。如今,

無論在校外還是校內,隨機抽查學生“24字”,熟知率基本達到100%。

重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也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一部分。青少年處於生理心理快速成長期,做好青少年的心理輔導利於社會穩定和家庭和諧。為了扎實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輔導,由紅花崗區教育局牽頭,組織相關人員舉行每年不少於4次的教師心理輔導培訓。在今年上半年,紅花崗區連續開辦四期心理諮詢師培訓,先後有200余名教師獲得心理諮詢師資格證。

“三結合”助力教育發展

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是助力學生教育的根本。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為了讓學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校,都能接受教育,紅花崗區教育系統的30餘名家庭教育宣講骨幹教師,通過開設心理諮詢、舉辦專題講座、實行家校互動等形式對10萬余人次的家長進行了培訓,培訓主要圍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分析、心理疾病處置等方面。同時,還組織了全區中小學教師走進12000多名學生家中進行家訪,對學生在校情況進行回饋,以便家長掌握學生動態,也方便老師清楚學生在家的情況,對老師開展教學有指導性的意義。

為了把法治帶進校園,紅花崗區還聘請了90餘人擔任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並聯合公安、司法等部門組成100餘人的法制教育關愛團組,舉辦了各類法制教育講座和展覽200餘場,為280000餘人次的青少年開展法制教育。

校園活動百花齊放

校園活動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紅花崗區各中小學開展了“我的中國夢”、“祖國好·家鄉美”、“喜迎十九大 我向習爺爺說句心裡話”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班隊會、歌詠比賽、文藝活動等形式來展示。特別是“童心向黨”歌詠比賽和中華經典誦讀童謠傳唱活動已成常態,是全區德育活動的品牌之一,近幾年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頗多。今年5月舉行的全區“童心向黨”歌詠比賽和經典誦讀比賽共有來自全區50餘所中小學的近3000名參賽選手參加。不僅有“新三好”評選、“文明行動進校園”、“長征故事進校園”等活動,紅花崗區各中小學還聘請了“五老”人員200余人擔任校外輔導員,先後邀請道德模範王曉葉、紅花崗區德師宣講團等開展道德宣講400餘場,參與中小學生和家長近6萬餘人次。

營造良好環境呵護成長

校園是一方淨土,如何讓這片淨土乾淨與清淨?紅花崗區公安、綜治、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門,依法整治了全區各學校的周邊200米以內區域開設的電子遊戲機室、非法音像、書刊和網吧等,淨化了校園周邊文化環境,同時,還要求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敲詐學生財物,危害師生人身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和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流氓團夥、黑惡勢力。

紅花崗區現有在校留守兒童1582人,如何關愛這個群體?紅花崗區開展了一系列留守、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著力實現“四個全覆蓋”,堅持“四個優先”,努力做到“四個確保”。目前我區農村學校均建有學生宿舍,不僅能完全滿足留守兒童寄宿的需要,部分學校還有空餘床位;已建留守兒童之家19個,投入建設資金100余萬元。

德育如春風化雨,教育才能潤物無聲。一個小學生的小小舉動牽動數萬網友。紅花崗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凝聚著區委區政府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注,更彙集著每一個家庭、學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辛勤付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紅花崗區將一如既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用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全區的未成年人在文明道德的春風中健康成長。

審核、編輯:張鑫

先後有200余名教師獲得心理諮詢師資格證。

“三結合”助力教育發展

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是助力學生教育的根本。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為了讓學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校,都能接受教育,紅花崗區教育系統的30餘名家庭教育宣講骨幹教師,通過開設心理諮詢、舉辦專題講座、實行家校互動等形式對10萬余人次的家長進行了培訓,培訓主要圍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分析、心理疾病處置等方面。同時,還組織了全區中小學教師走進12000多名學生家中進行家訪,對學生在校情況進行回饋,以便家長掌握學生動態,也方便老師清楚學生在家的情況,對老師開展教學有指導性的意義。

為了把法治帶進校園,紅花崗區還聘請了90餘人擔任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並聯合公安、司法等部門組成100餘人的法制教育關愛團組,舉辦了各類法制教育講座和展覽200餘場,為280000餘人次的青少年開展法制教育。

校園活動百花齊放

校園活動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紅花崗區各中小學開展了“我的中國夢”、“祖國好·家鄉美”、“喜迎十九大 我向習爺爺說句心裡話”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班隊會、歌詠比賽、文藝活動等形式來展示。特別是“童心向黨”歌詠比賽和中華經典誦讀童謠傳唱活動已成常態,是全區德育活動的品牌之一,近幾年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頗多。今年5月舉行的全區“童心向黨”歌詠比賽和經典誦讀比賽共有來自全區50餘所中小學的近3000名參賽選手參加。不僅有“新三好”評選、“文明行動進校園”、“長征故事進校園”等活動,紅花崗區各中小學還聘請了“五老”人員200余人擔任校外輔導員,先後邀請道德模範王曉葉、紅花崗區德師宣講團等開展道德宣講400餘場,參與中小學生和家長近6萬餘人次。

營造良好環境呵護成長

校園是一方淨土,如何讓這片淨土乾淨與清淨?紅花崗區公安、綜治、工商、文化、城管等部門,依法整治了全區各學校的周邊200米以內區域開設的電子遊戲機室、非法音像、書刊和網吧等,淨化了校園周邊文化環境,同時,還要求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敲詐學生財物,危害師生人身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和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流氓團夥、黑惡勢力。

紅花崗區現有在校留守兒童1582人,如何關愛這個群體?紅花崗區開展了一系列留守、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著力實現“四個全覆蓋”,堅持“四個優先”,努力做到“四個確保”。目前我區農村學校均建有學生宿舍,不僅能完全滿足留守兒童寄宿的需要,部分學校還有空餘床位;已建留守兒童之家19個,投入建設資金100余萬元。

德育如春風化雨,教育才能潤物無聲。一個小學生的小小舉動牽動數萬網友。紅花崗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凝聚著區委區政府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注,更彙集著每一個家庭、學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辛勤付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紅花崗區將一如既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用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全區的未成年人在文明道德的春風中健康成長。

審核、編輯: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