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億房企的新盤算:並購成潮 謀劃多元化發展路徑

2017年7月16日訊,本周,資本市場上兩場最大規模的並購,發起方都是房企。面對銷售增速放緩的新環境,已進入“千億俱樂部”的房企們紛紛謀劃新的多元化發展路徑,而並購則成了其快速實現目標的常用方法。

融創董事長孫宏斌發起了對萬達的一場並購

孫宏斌前七月已耗資千億

賈躍亭還會不會回國?樂視欠下的債賈躍亭真會負責麼?樂視影業會不會是萬達的?這幾天,提起樂視,股票持有者最關心的恐怕就是以上三個問題。

前兩個,是因為賈躍亭人在美國後才辭去樂視董事長一職,而第三個,是因為融創董事長孫宏斌剛剛發起了對萬達的一場並購。

7月11日,萬達和融創先後發佈公告,經雙方友好協商,萬達以註冊資本金的91%,即295.75億元,將13個文旅專案的91%股權轉讓給融創,並由融創承擔專案的現有全部貸款。同時,融創房地產集團還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76個酒店。這些專案裡包括西雙版納、南昌、合肥、哈爾濱、無錫、青島、廣州、成都、重慶、桂林、濟南、昆明、海口等十三個文化旅遊城項目以及北京萬達嘉華、武漢萬達瑞華等七十六個酒店。

雙方還同意在電影等多個領域進行全面戰略合作。

這場631億元的並購,雖然令資本市場大吃一驚,但也符合融創董事長孫宏斌的風格。最近幾年,孫宏斌被媒體稱為“並購之王”。2012年,融綠之爭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最終未能成功並購綠城,但孫宏斌收穫了十分有分量的上海融綠平臺。

2016年,融創耗資近140億收購了聯想旗下融科智地的41間目標公司的相關股權及債權,隨後並購多個地產項目,並高調入股重慶龍頭房企金科股份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孫宏斌對金科股份的控股已達20%,距離第一大股東之位僅一步之遙。

今年,並購行動更為頻繁。先是年初以150億元注資樂視,5月,又先後收購天津星耀80%的股權和債權和華城富麗60%股權及相關債權等,

總價合計超155億元。到現在631億元接盤萬達項目,前七個月的並購耗資已逼近千億元。

“在一二線城市地價愈來愈高之際,並購讓融創可以用用更小的成本,撬動更多的回報,獲得低成本的土地儲備。”一家證券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萬科成物流地產老大

631億元的巨額數字已經引起了三大評級機構的關注,然而,很快,這一記錄又被超越,而發起並購者則是另一家知名房企——萬科。

7月14日,萬科聯合厚朴投資、高瓴資本、中銀投聯合組成的財團以790億收購收購新加坡物流巨頭普洛斯,成為亞洲歷史上最大的私募股權並購。其中,萬科集團占股21.4%,出資約170億,完成後萬科將成為普洛斯第一大股東,也將成為國內物流地產老大。

資料顯示,普洛斯是全球物流地產領域翹楚,目前在全球持有或管理的物流地產面積約5500萬平方米,對應的資產價值約410億美元。普洛斯在中國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其市場份額超過第2到第10名的總和。

“此次交易有助於萬科在物流地產領域完善佈局,有望在全球範圍內打造全新的商業發展模式,未來可在地產、物流、商業消費以及資產管理等領域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從而建立起圍繞客戶和城市的生態系統。” 對於競購普洛斯,萬科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鬱亮表示。

“生態系統”,或者說“住宅+全週期城市配套服務系統”,是萬科這兩年特別喜歡提及的詞彙。為了建構這一系統,萬科也在不斷地通過並購手段獲取資產。比如,今年初,萬科聯合招行等建立收購平臺,將印力商業集團收入囊中,由此進入國內商管平臺前三。5月26日,里安房地產公司將重慶天地79.2%的股權以41.33億元對價出售給萬科,里安旗下的重慶天地舊改專案,規劃為龐大城市綜合體。

此外,萬科還入股了鏈家、城新產業、鵬金所、長勝基金等各類有助於其生態系統的公司。

資本金充足下的“買買買”之路

隨著單套房屋價值的不斷提高,叢2016年開始,國內能夠進入銷售額“千億元”俱樂部的房企就達到了12家,甚至有評論指出,未來,三千億元才是考量房地產企業規模和實力的一道門檻。手握充足資金的地產大佬不約而同的謀求加速並購的資本之路。

“融創想繼續做大。如果走以前的路子,堅持在住宅拿地開發或並購,速度未必會趕上恒大、碧桂園這樣一線的企業。但如果通過收購大型資產包,其規模和速度卻可以上一個臺階。” 高力國際中國區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主管汪蓓就指出,融創收購萬達資產,就是大型房企進一步做大規模、豐富相關產業佈局的一種表現。

“房企通過收購雖然不一定會在房屋銷售指標方面得到迅速反映,但卻可以快速做大企業營業收入。”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告訴本報記者,股權投資收益可以做大規模,對於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降低投資成本提高盈利空間等有積極作用。“離開了黃金時代後,大型房企們要謀求可觀的增速,在可預測的未來兩年,會繼續這種頻繁的資本並購。”

(原標題:並購成潮 千億房企的新盤算)

普洛斯在中國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其市場份額超過第2到第10名的總和。

“此次交易有助於萬科在物流地產領域完善佈局,有望在全球範圍內打造全新的商業發展模式,未來可在地產、物流、商業消費以及資產管理等領域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從而建立起圍繞客戶和城市的生態系統。” 對於競購普洛斯,萬科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鬱亮表示。

“生態系統”,或者說“住宅+全週期城市配套服務系統”,是萬科這兩年特別喜歡提及的詞彙。為了建構這一系統,萬科也在不斷地通過並購手段獲取資產。比如,今年初,萬科聯合招行等建立收購平臺,將印力商業集團收入囊中,由此進入國內商管平臺前三。5月26日,里安房地產公司將重慶天地79.2%的股權以41.33億元對價出售給萬科,里安旗下的重慶天地舊改專案,規劃為龐大城市綜合體。

此外,萬科還入股了鏈家、城新產業、鵬金所、長勝基金等各類有助於其生態系統的公司。

資本金充足下的“買買買”之路

隨著單套房屋價值的不斷提高,叢2016年開始,國內能夠進入銷售額“千億元”俱樂部的房企就達到了12家,甚至有評論指出,未來,三千億元才是考量房地產企業規模和實力的一道門檻。手握充足資金的地產大佬不約而同的謀求加速並購的資本之路。

“融創想繼續做大。如果走以前的路子,堅持在住宅拿地開發或並購,速度未必會趕上恒大、碧桂園這樣一線的企業。但如果通過收購大型資產包,其規模和速度卻可以上一個臺階。” 高力國際中國區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主管汪蓓就指出,融創收購萬達資產,就是大型房企進一步做大規模、豐富相關產業佈局的一種表現。

“房企通過收購雖然不一定會在房屋銷售指標方面得到迅速反映,但卻可以快速做大企業營業收入。”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告訴本報記者,股權投資收益可以做大規模,對於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降低投資成本提高盈利空間等有積極作用。“離開了黃金時代後,大型房企們要謀求可觀的增速,在可預測的未來兩年,會繼續這種頻繁的資本並購。”

(原標題:並購成潮 千億房企的新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