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100天 密集出臺多項改革舉措

發佈會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6日訊7月16日下午,記者從成都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100天”新聞發佈會上獲悉,

掛牌100天以來,成都密集出臺制度創新和改革舉措,落實53條改革經驗,就利用自貿試驗區平臺,加強成、瀘兩地在“空、鐵、公、水”四港合一、產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合作,推動成都自貿試驗區快速發展。

掛牌100天 成都密集出臺改革舉措推動自貿試驗區發展

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一直探索條塊結合,

精簡高效的體制機制。成都組建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成立簡政放權、投資體制、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金融創新、監管治理、法制保障和宣傳工作8個功能推進組,在成都高新區、成都天府新區、雙流區、青白江區分別設立由管委會或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落地區域自貿區管理局。搭建了領導小組牽頭管總、管委會統籌協調、4個落地區為建設主體、8個功能組為保障支撐的“148”工作體制。

成都市商務委主任、成都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郭啟舟表示:“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密集出臺制度創新和改革舉措,推動成都海關、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四川省銀監局等中央駐蓉單位和四川省公安廳、四川省國稅局、四川省工商局等省直部門制定支持自貿試驗區發展的相關政策。

印發了《成都自貿試驗區2017年工作要點》,《關於落實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鬆綁創新事業單位人才管理體制機制的意見》,《關於深化產業園區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成都市區域內企業跨區(市)縣遷移管理暫行辦法》,有力推動了企業和人才的自由流動。”

據介紹,成都市法院和市檢察院分別出臺《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和《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關於服務保障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意見》,

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

成都市公安出入境管理局在國家公安部7項措施和省公安廳13項措施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出臺15項出入境便利化措施,促進高層次人才集聚。

成都市審改辦牽頭爭取省政府向自貿試驗區下放43項省級行政審批和管理事項。《成都市村(社區)證明事項保留清單》公佈,

取消各類證明298項,僅保留15項。

掛牌100天 成都落實53條改革經驗

郭啟舟表示,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一直加強服務優勢產業發展,推進特色試驗項目。率先推出中歐班列物權化多式聯運提單“第一票”,開展鐵路運郵快(件)試點,平行汽車進口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歐洲中心”項目全面投運。實施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試點,加快電子口岸和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管理,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和部門間資料交換共用,成立“一帶一路”法律聯盟服務中心。

成都探索外商投資和國際化人員往來“單一視窗”,推進“多規合一”、“多評合一”。探索設立新型金融平臺,實施“國際頂級科技園區合夥人計畫”。成都智慧財產權審判法庭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設立,跨區域受理案件成倍增加,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水準大幅提升。

成都按照國務院複製推廣第一、第二批自貿試驗區共54條改革經驗的要求,立足先行先試,先後兩次組織中央駐蓉和省級相關單位、市級相關部門開展複製推廣工作。除“國際航行船舶檢疫監管新模式”因成都市不涉及國際船舶通航無法複製外,其餘53條經驗所涉領域均組織開展了相關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實現了複製推廣和創新。

在抓好複製推廣的同時,積極對接前兩批自貿試驗區,收集了369個案例成果,組織各功能推進組、各落地區域從中篩選出73項符合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需要、具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可學習借鑒任務,並按市政府專題會議部署,加快編制形成首批學習借鑒任務清單,制定實施方案,目前已將其中30條納入2017年改革任務清單,正抓緊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落地實施。

掛牌100天 成都加強和瀘州“空、鐵、公、水”四港合一合作

掛牌以來,成都開展區域合作,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成都組織市級相關部門和落地區域赴川南臨港片區,就利用自貿試驗區平臺,加強成、瀘兩地在“空、鐵、公、水”四港合一、產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合作,在推進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沿線之間互聯互通,開展片區協同試驗和聯動試驗等方面進行合作。

成都聯合省自貿辦開展“四川自貿試驗區共建共用交流座談會”,全省20個市(州)對話交流“共建成都自貿試驗區,共用西部區域合作最大平臺和發展機遇”,主動對接眉山、廣元等市(州),推動實現與省內各市(州)的聯動試驗和共建共用。

成都組織全市開展成都自貿試驗區大調研活動,召開外商投資企業調研座談會,深入實際切實找准需求、摸清問題,提升改革試驗任務與企業、群眾訴求的匹配度。舉行市委中心組(擴大)自貿試驗區專題學習會,傳遞前兩批自貿試驗區經驗,增強全市領導幹部改革開放共識。舉辦成都自貿試驗區新加坡企業推介會,與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成都與新加坡利用自貿試驗區平臺擴大和深化務實合作。

下一步,成都將全面實施外資負面清單管理加准入前國民待遇,系統推進2017年改革任務清單7個領域84項任務117個試驗專案落地實施。圍繞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鐵路提單物權化、平行車進口、飛機融資租賃、飛機發動機保稅維修、試點公共決策法定聽證、探索金融產品創新和大市場監管模式等重點改革試驗任務。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組建成都自貿試驗區專家諮詢委員會,積極探索開展出口產品低碳認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監管辦法、城市建設管理“多規合一”,開展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和 “法定機構+業界共治”等重點課題研究。組建成都自貿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開展自貿試驗區全球推介,集聚全球資源。繼續強化區域合作,積極開展聯動試驗,立足成都、帶動全川、服務全國。

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和部門間資料交換共用,成立“一帶一路”法律聯盟服務中心。

成都探索外商投資和國際化人員往來“單一視窗”,推進“多規合一”、“多評合一”。探索設立新型金融平臺,實施“國際頂級科技園區合夥人計畫”。成都智慧財產權審判法庭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設立,跨區域受理案件成倍增加,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水準大幅提升。

成都按照國務院複製推廣第一、第二批自貿試驗區共54條改革經驗的要求,立足先行先試,先後兩次組織中央駐蓉和省級相關單位、市級相關部門開展複製推廣工作。除“國際航行船舶檢疫監管新模式”因成都市不涉及國際船舶通航無法複製外,其餘53條經驗所涉領域均組織開展了相關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實現了複製推廣和創新。

在抓好複製推廣的同時,積極對接前兩批自貿試驗區,收集了369個案例成果,組織各功能推進組、各落地區域從中篩選出73項符合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需要、具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可學習借鑒任務,並按市政府專題會議部署,加快編制形成首批學習借鑒任務清單,制定實施方案,目前已將其中30條納入2017年改革任務清單,正抓緊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落地實施。

掛牌100天 成都加強和瀘州“空、鐵、公、水”四港合一合作

掛牌以來,成都開展區域合作,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成都組織市級相關部門和落地區域赴川南臨港片區,就利用自貿試驗區平臺,加強成、瀘兩地在“空、鐵、公、水”四港合一、產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合作,在推進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沿線之間互聯互通,開展片區協同試驗和聯動試驗等方面進行合作。

成都聯合省自貿辦開展“四川自貿試驗區共建共用交流座談會”,全省20個市(州)對話交流“共建成都自貿試驗區,共用西部區域合作最大平臺和發展機遇”,主動對接眉山、廣元等市(州),推動實現與省內各市(州)的聯動試驗和共建共用。

成都組織全市開展成都自貿試驗區大調研活動,召開外商投資企業調研座談會,深入實際切實找准需求、摸清問題,提升改革試驗任務與企業、群眾訴求的匹配度。舉行市委中心組(擴大)自貿試驗區專題學習會,傳遞前兩批自貿試驗區經驗,增強全市領導幹部改革開放共識。舉辦成都自貿試驗區新加坡企業推介會,與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成都與新加坡利用自貿試驗區平臺擴大和深化務實合作。

下一步,成都將全面實施外資負面清單管理加准入前國民待遇,系統推進2017年改革任務清單7個領域84項任務117個試驗專案落地實施。圍繞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鐵路提單物權化、平行車進口、飛機融資租賃、飛機發動機保稅維修、試點公共決策法定聽證、探索金融產品創新和大市場監管模式等重點改革試驗任務。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組建成都自貿試驗區專家諮詢委員會,積極探索開展出口產品低碳認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監管辦法、城市建設管理“多規合一”,開展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和 “法定機構+業界共治”等重點課題研究。組建成都自貿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開展自貿試驗區全球推介,集聚全球資源。繼續強化區域合作,積極開展聯動試驗,立足成都、帶動全川、服務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