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儒釋道並尊:出世主義不可取,涉世太深不可為

1、貓在打盹:眯著眼睛,吐著舌頭,愜意地顯擺著毛絨絨的溫順與可愛——很喜歡這幅圖片,

像想像中的快樂人生:閒靜而優雅,輕鬆且自在,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看任何人的白眼,不受任何人的欺負,在一個有我的世界活出一個無我的瀟灑:以入世的態度做事,以出世的態度做人,儒道並尊,虔學先賢,悠哉度殘年。

2、何謂“儒釋道”?“釋”作何解?一個小朋友的問話讓我莞爾:入世的儒家,出世的道家,配上輪回的釋家,構成的才是中華文化完整的根基。

悲與喜,成與敗,毀和譽,風風雨雨的大中國之所以能立千世而不倒,卓然於世界民族之林,蓋因為總能從儒釋道中獲取營養與支撐。釋,釋迦牟尼也,通俗地說就是佛教啊。

3、關於儒釋道,形象地說,乃是國人飲用千年的心靈雞湯,其療效足以讓網路上於丹之類的所謂妙語精言羞於啟齒。窮與達,賤與貴,入世與出世,如果沒有“輪回”,中國人對於現世的希望與失望將會是何等壯烈?這輩子不行了,

還有來世;今世不好,是往世作的孽——如此阿Q精神,才練就生生不息的“熬”魂呐。

4、“人到中年的生活如何?”朋友的好奇,讓我不得不檢討:“無所事事嘍。”“啊?”朋友的感歎滿是疑惑。當今社會,局外者的匪夷所思,恰恰反映的是當事者的有氣無力與無可奈何。每天似乎忙個不停,哪個人不是一事難成?非不想為,實不能為。職業“天花板”與肉食者的挾制,讓太多體制內的人入世即出世!

5、像中年人那麼持重,不妥;像老年人那麼木呐,不行。面對一些重大事件,激動是免不了的。問題是激動過後咋辦?飯還要吃,工作還要做,日子還要過……激動似乎對改變個人現狀沒有太多的益處。出世主義不可取,涉世太深不可為。一句話:因為年輕,可以罵娘,可以拍案而起,但不可以把義憤視為青春之意義!

6、青山綠水,茂林修竹,依地就勢,層樓疊院掩映,白牆,青瓦,

流簷翹角,風水絕佳——這就是享譽世界的“徽民居”,即“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象徵,徽派建築與徽商的興起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徽商好儒,懷入世之志,逞光宗耀祖之心,成就了口碑天下的“徽民居”,其磚雕,木雕,石雕,巧奪天工也。

7、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一個單位的風氣,往往是被領導者帶壞的。若領導者心術不正,光走邪門歪道,首當其衝被污染的,是那些純潔幼稚的心靈。

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大神。眼見著一個個入世不深的年輕人見風使舵、爭做牆頭上的毛毛草時,該是怎樣的悲哀啊?做人,無原則,無底線,與動物何異?

8、中山靖王劉勝嗜好風水,遂有了滿城漢墓。貴為胄裔,終身為王,實不敢覬覦大位,便只能縱情酒色,浪蕩一生。漢墓中琳琅滿目的酒器,令人驚歎的金縷玉衣,讓人不難想像曾享受過的奢華。一畝泉水幹,漢墓現人間。發源于易水嶺之渝河的地下伏流或許正是風水之脈,不然難解漢墓出世之蹊蹺。巧合,亦是天意!

不然難解漢墓出世之蹊蹺。巧合,亦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