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儒生皇帝王莽,空想主義者的穿越之旅!

王莽建立新朝,自己當皇帝,實在是一個錯誤。做帝王和做臣子是不同的,中國的帝王,有一些特別的秘術,外人是難窺其奧的。王莽雖然出身貴戚,但並不具備這些素質。

王莽是個徹徹底底的書生,

深受儒家教義的影響。年輕的時候,謙恭忍讓,孝悌聞於天下。西元2年,中原蝗災,王莽帶頭捐出100萬錢和30頃地救災,迫使當時的富豪們不得不跟著捐錢捐物。救災過後,有48萬人上書要求封賞王莽,太后王政君(王莽的姑姑)於是賞他兩萬頃地,王莽堅不受賞。王莽死後700多年,唐朝的詩人白居易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王莽在 位是在西元8年到23年,15年裡,中國的歷史書上就少了一個謙謙君子,多了一個篡位的大奸臣。可是按照我的看法,中國歷史幸好多了這15年,我們才能看到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的大改革家,我們也才能看到,在這幫儒家知識份子的手裡,中國的改革是怎樣地舉步維艱,又怎樣最後破產。

王莽是個典型的儒家書生,他一即位,立刻打著先賢聖王的名義開始改革,比如重設郡縣,治理財政混亂——改革貨幣制度、政府壟斷貨幣發行權、向老百姓發行貸款、實行土地國有制等等,這些改革措施,即便是在現在看來,對治理西漢後期的社會混亂仍舊是很有意義的,只可惜王莽這個讀書人出身的理想主義者,完全沒有能力駕馭政府複雜的權力網,

以至於他的改革政策大部分成了一紙空文,即便是能夠實行的,也在一大批官僚的層層發明之下完全變味。

王莽天真地以為天下人都和他一樣單純,“一切制定則天下自平”,於是天天和朝臣們講六經,論上古聖賢。這使朝廷對具體實行政策的官僚失去控制和瞭解,使這些官僚們對他的政策任意曲解,並且把一切壓力都轉嫁給農民,最終導致天下大亂。

王莽的政策幾乎都是對農民有利的,但反對得最厲害的偏偏就是農民,這是他的悲哀。

另一方面,王莽的對外政策也完全失敗,王莽以儒家思想來決斷外交政策,認為匈奴稱王不合禮制,於是收回匈奴的王璽,結果導致匈奴的反噬。內憂外患之下,

王莽最終哭天而死,他的一切改革,也全部付之東流。

中國的歷史書都認為王莽是“篡漢”,實際上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雖然表面上威權者以儒家治理天下,但骨子裡,卻離儒家的思想越來越遠,王莽的上位,則恰恰是真正儒家思想的回歸,但可惜的是,儒家思想最終也不能帶領這個龐大的帝國走向強大。

《漢書王莽傳》說王莽失敗的原因是“人心思漢”,完全錯了,王莽簡單的理想主義和他在權力鬥爭上的弱智,這才是古往今來儒家的一切改革最終失敗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於王莽的重新認識,這個偉大的改革家,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他的精神,卻絕非那些罵他的官僚們能比的。

這才是古往今來儒家的一切改革最終失敗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於王莽的重新認識,這個偉大的改革家,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他的精神,卻絕非那些罵他的官僚們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