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的故事告訴我們,狀元還可以毛遂自薦!

(圖)科舉博物館

杜黃裳,字遵素。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年輕時進士及第入仕,曾官至宰相。他忠君勤政,性情耿直,不畏權貴,敢作敢為。特別是在選人用人上,開放包容,任人唯賢。他在主持科舉考試時,讓考生參與評卷,民主選拔狀元。

唐德宗貞元七年(791),杜黃裳被皇帝任命為主考官,主持辛未科考試。杜黃裳第一次做主考官,他要求考官們不吃請、不受賄,公平公正,唯才是舉,為朝廷選拔真正的賢才。為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在考試之前,

他微服私訪,對士子們的才學、人品進行綜合考察,做到心中有數。當訪問到尹樞時,杜黃裳早知其名,便問他:“今年參加考試的人中,有哪些名人?”尹樞非常謙恭。杜黃裳告訴他說:“我就是今年的主考。老早就接受了任命,只有尹樞這個人我瞭解,其他的人就不很知道,請你介紹一下。”尹樞聽了很受感動,說道:“承蒙您問我,不敢隱諱。太學中有崔元略,鄉薦的有沐藻、令狐楚等人。
”杜黃裳聽後特別高興。

尹樞,出身於閬州 (今四川閬中)書香世家,少年聰慧,博文強記,早年參加鄉試,奪頭名解元。後以解元身份入京參加會試,已參加40多年科舉考試,屢試屢敗,尹樞從不氣餒、自暴自棄,而是愈挫愈勇,年已七旬,仍報名參加考試。尹樞雖然多年沒有考中,因為科科參考,其文名已享譽京城,與當時京城中的一些著名文人、時任多有交往,已經是一個知名人物。

辛未科的考生500余人,而要從中選出30人進士及第,競爭還是很激烈的。試題為《珠還合浦賦》和《青雲幹呂詩》。尹樞作《珠還合浦賦》時,一氣呵成,以四、六句式為主,全文僅70句,約450字,短小精幹,文采飛揚,富麗堂皇,遣詞用韻均屬上乘,真是神來之筆。此文被收進《全唐文》。

三場考試結束,到了庭參環節。庭參就是考生們要在貢院參拜主考官,接受主考官的訓話。杜黃裳志在公平取士,之前也沒有和考官們商議定下名次,而是想借機考察舉子們的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讓舉子們參與到人才的選拔上來。他對眾舉子說道:“皇上命我主持禮部考試,為國選拔棟樑之才,各位均是飽學之人,一時俊傑,怎麼就沒有人幫我一把?”500多名應試者都聞言大吃一驚,

面面相覷,不知何意?這時,70多歲的尹樞挺身而出,自告奮勇,走向前問道:“不知杜大人有什麼吩咐?”杜黃裳說道:“想找人幫忙寫榜。”尹樞道:“我願從命。”杜黃裳欣然授其紙筆,尹樞邊看邊寫評語,而每評論完一人,即當場大聲讀出來,聲音洪亮、評語恰當,自始至終,全場肅然,均服其公道。尹樞將29名進士名單遞給杜黃裳,杜黃裳一看榜眼、探花都有了,獨缺狀元,杜問:“狀元寫誰較好?”尹樞語出驚人,底氣十足地答道:“狀元非老夫不可!”杜黃裳大吃一驚,環視其他舉子,見有人點頭贊許,有人不動聲色,但是沒有人明確表示反對,他沉思良久,也確實非尹樞莫屬。此事傳出,轟動朝野,一時被傳為佳話。尹樞的好友盧綸有《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後歸覲》詩雲:“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寶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鞍馬並汾地,爭迎陸與潘。”

尹樞中狀元後,因年事已高,不再為官,回到故里安度晚年。與他同榜進士令狐楚、蕭俛、皇甫鎛等曾官至宰相。

*作者:鄭學富,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底氣十足地答道:“狀元非老夫不可!”杜黃裳大吃一驚,環視其他舉子,見有人點頭贊許,有人不動聲色,但是沒有人明確表示反對,他沉思良久,也確實非尹樞莫屬。此事傳出,轟動朝野,一時被傳為佳話。尹樞的好友盧綸有《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後歸覲》詩雲:“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寶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鞍馬並汾地,爭迎陸與潘。”

尹樞中狀元後,因年事已高,不再為官,回到故里安度晚年。與他同榜進士令狐楚、蕭俛、皇甫鎛等曾官至宰相。

*作者:鄭學富,魚羊秘史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