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樹梨花壓海棠:此人近花甲之年納一小妾,一聲歎息,力不從心

蘇軾有個好友叫張生,在八十歲時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小妾,蘇軾作了一首詩調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從此以後,“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成了形容老夫少妻、老牛吃嫩草的代名詞。在古代,貴族和有錢的大戶人家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人在花甲之年還會繼續納妾,現代社會,老夫少妻也是比比皆是。

顧炎武,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學家,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康熙五年,顧炎武已經五十多歲了,不幸的是兒子死了,可憐老來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更不幸的是他只有這一個兒子。像他這種名門大族,竟然沒有了後代,他 整天唉聲歎氣、悲傷不已。

他的朋友傅山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給顧炎武出主意,讓他在納一個小妾。對於顧炎武來說納妾錢不是問題,沒有子嗣納妾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他的原配夫人在他窮困潦倒的時候對他不離不棄,顧炎武顧忌夫人的感受,不遠納妾擔心冷落的夫人。

傅山是誰?當時著名的醫學家、道學家,號稱老莊的徒弟,能簽會算。他掐指一算說:你命中註定有一個兒子,

你雖然已經快60了,從醫學角度來講還是有生育能力的,只要納一小妾何愁沒有兒子。總之為了讓顧炎武納妾,傅山磨破了嘴皮子,朋友做到這份上,還真是夠朋友的。經過傅山的勸說,顧炎武納了一個十七歲的小妾。

小妾有了,

年齡不是問題,身體也沒毛病,為了儘快生出兒子,顧炎武果真是辛勤耕耘。但是,年齡和身體真是一個大問題,一年多過去了,小妾的肚子毫無動靜,而顧炎武卻吃不消了,整天腰酸背痛腿抽筋,走路都得扶牆,顧炎武不禁歎息:酒是燒身焰,色是刮骨刀,兒子誠可貴,老命最重要。於是他將小妾送給了別人,過繼了一個侄子當兒子。

從此以後顧炎武現身說法,宣揚節欲思想,

他的一朋友納妾,顧炎武趕緊勸他將小妾休了,並且言傳身教把自己的經歷說給朋友聽,嚇得這個朋友把小妾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