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發燒別著急吃藥,中醫教你小兒推拿可助退熱

發熱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然而不少父母,面對寶寶發熱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擔心依賴藥物降溫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另一方面頻繁跑醫院急診令大人小孩身心俱疲。

專家表示,小兒發熱應辯證分型治療,除採用藥物治療外,不妨試試無創、低風險的小兒推拿術,能幫助寶寶退燒。

小兒發熱應分型而治 如何判斷風寒還是風熱?

● 風寒的臨床表現:發熱、頭痛、無汗、怕冷、鼻塞流涕,苔薄白、指紋鮮紅。

● 風熱的臨床表現:發熱、微汗出,

口幹、咽痛、鼻塞流黃涕,苔薄黃,指紋紅紫。

中醫教你推拿四大部位1、頭部推拿

● 推攢竹(開天門)

定位:由小兒兩眉頭之間向上直推至額上前髮際處

操作:患兒坐位或仰臥位,家長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 推坎宮

定位: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線。

操作:用兩隻大拇指從寶寶眉心處向左右兩邊推,一般分推24次,分推陰陽,使陰歸陰位,陽歸陽位

● 揉太陽

定位:在顳側的凹陷處。

操作:用兩拇指指腹分別按在兩側顳部太陽穴上,作輕柔緩慢的環形移動,向眼方向運為補,向耳方向運為瀉。—般運24次,每運3次後輕輕按一下。

2、頸部推拿

● 拿風池

定位: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操作:以拇、食、中指或單手拿。

3、手部推拿

● 清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

● 清肺經

定位: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操作: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 推三關

定位:前臂橈側,陽池至曲池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橈側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

● 掐揉二扇門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節兩側凹陷處。

操作:用拇指甲掐,稱掐二扇門;用拇指偏峰按揉,稱揉二扇門。一般的掐5次;揉100~500次。

4、背部推拿

● 推脊

定位:大椎穴至長強穴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