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這麼多心機!馬雲薛蠻子陳一舟是怎麼找孫正義要錢的?

上一篇,小新跟各位讀者介紹了軟銀孫正義的投資發家門道,

以及被奧巴馬政府“網路中立”法規搞得負債1000億美金的前因後果。中間順帶的提到,孫正義當年扶植中國互聯網市場的事情。

有讀者問:能不能詳細寫一寫孫正義的中國老朋友?

確實,當年在沒有任何人重視中國市場,特別是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情況下,孫正義第一個帶頭投資了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阿裡、新浪、網易、攜程、分眾傳媒、當當、博客中國、人人網、盛大、完美時空等等,

這些孫正義一手投資的公司,曾經或者一直在中國互聯網市場叱吒風雲的企業,撐起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半壁江山。

可以說,是孫正義一手扶起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今天小新就跟大家聊聊,軟銀孫正義的那些中國老朋友。

在《負債1000億美金?!揭秘奧巴馬是如何攪黃孫正義十年規劃的?》中,小新已經詳細介紹了孫正義的業務邏輯,就是先投資控股一個地區的電信寬頻這些基礎行業,

然後通過電信運營商找到優秀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進行投資,把歐美先進的業務模式快速複製到其他欠發達市場。

巧合的是,在日本,電腦電信行業一直被歸為情報工程裡,而孫正義正是靠著對電信業的投資拿到“一手情報”,從而在互聯網創投上過得順風順水。

在中國大陸互聯網市場的運作,是軟銀孫正義對這種業務模式第一次全面的實踐,

並且是與日本市場的運作一同開始。在大陸還對互聯網市場一無所知時,孫正義幫助中國打上了互聯網時代的早班車,也將自己的投資套路打磨得爐火純青。

薛蠻子、吳鷹:一次愉快且成功的探路

孫正義與中國市場的緣分,還是要從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說起。1973年,孫正義在那裡求學,學習計經濟學。孫正義在上學期間,通過組織“電子詞典”專案拿到100萬美金的第一桶金。

因為跟夏普簽訂的協定要求,孫正義必須帶著團隊持續研發漢語、法語、義大利語等等不同語種系統的電子詞典。1980年,孫正義學成回國,就開辦了自己的軟體銀行(SoftBank)。

在這期間,孫正義頻繁往返於日美之間,與學校教授、亞洲學生打得火熱。由於收藏古玩,孫正義認識了中國留學生薛必群。薛必群就是日後著名的中國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對!就是那個被央視曝光嫖娼那個。

薛蠻子與孫正義同樣畢業于美國伯克利大學,

但孫正義比薛蠻子早7屆。而畢業後的孫正義喜歡會母校,吸納亞裔員工,鼓動他們創業。

在1980年,薛蠻子剛到美國留學時,就在古玩收藏市場跟孫正義相識。當時,薛蠻子賣給了孫正義不少古玩,從而讓後者認識到前者不簡單。

後來,薛蠻子又開始幫助中國資本在美國投資置業,兩人的接觸就更多了。

軟銀相繼做了幾款電子科技相關的雜誌刊物,都以失敗告終。1980年代末,獨立的電腦軟體開始出現,於是孫正義轉向電腦軟體銷售。從此,生意終於走上正軌。

孫正義心特別大,當時手機大哥大剛剛出現,看到手機市場潛力巨大,便想佈局佔領這一行業。可是從零開始研發手機根本不現實,於是他就想到了進入電信運營商行業。

孫正義這邊追著局域網設備商網威、路由器供應商思科,談判代理權,那邊薛蠻子就報來好消息——1991年,薛蠻子與美國同學陸弘亮一起,買下了中國大陸一家電信設備商Unitech。薛蠻子出了25萬美元。

1995年,薛蠻子又決定將Unitech與吳鷹創立的通信軟體公司starcom(斯達康)合併。

兩家合併前,孫正義正在一門心思的考察電信設備市場,一心想跟思科這個大廠合作。於是,陸弘亮、薛蠻子、黃曉慶這三個Unitech的創始人和斯達康的兩個創始人吳鷹、薛村禾一起去見了孫正義,想看看孫正義能幫上什麼忙。

孫正義一看,正是自己需要的業務,當即決定投資。隨後拿出3000萬美元,占了合併後UT斯達康的30%股份。到UT斯達康2000年3月上市前,孫正義一共給UT斯達康投了1.6億美元,占UT斯達康將近50%的股份。

可以說,孫正義的投資基本都是朝著控股、奪取控制權去的。

薛蠻子、吳鷹的UT斯達康也是孫正義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個專案,當然,這也源于薛蠻子跟孫正義的私人關係。

這也是孫正義在中國合作最為順利、最為愉快的一次投資,雖然賺得並不多。而且UT斯達康的諸多業務,還是靠著孫正義介紹拿下的,基本都是辛苦錢。

但教出來了一個徒弟——薛蠻子!

從此薛蠻子就跟著師兄孫正義的套路,在國內當起了天使投資人。

馬雲:我老老實實賺我的錢,楞讓你逼得吹牛逼

在投資完UT斯達康之後,孫正義並未想好這一行業該如何繼續運作。於是便回到日本,努力服務網威與思科,很快思科的路由器業務就站到了日本第一名的位置。

此時,美國的互聯網行業開始出現。通過與思科的合作,孫正義認識到互聯網的潛力,便迅速出手投資了同在加州的中國人楊致遠,那時像楊致遠的雅虎這樣的網站導航競品有非常多,但孫正義還是選擇投資這個中國人。

當時楊致遠的雅虎正在尋求B輪融資,看到楊致遠本人靠譜之後,迫不及待的孫正義立馬下注投資。為了讓雅虎保持領先地位,軟銀孫正義一年的時間內給雅虎投資了6000萬美元。

互聯網泡沫在孫正義手裡開始被吹起。

孫正義投資雅虎後,就把雅虎帶進了日本市場,並且直接接管了日本雅虎。從此,在美國成功的eBay、google,都被孫正義的日本雅虎成功截流,成就了日本雅虎在日本互聯網市場的獨大。

在將eBay模式往日本複製的同時,孫正義也在著手將雅虎、eBay的模式往中國大陸市場覆蓋。而孫正義的老友——薛蠻子,也在一邊積極搜羅中國互聯網公司,進行投資。

於是,在1999年,孫正義多次來到中國,來親自面見投資經理為其挑選的創業者。據說當時軟銀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新浪曹國偉、網易丁磊、攜程梁建章、阿裡巴巴馬雲都曾與一大批創業者,共同作為候選人,在軟銀辦公室內,等候孫正義的面試。

所以,馬雲在拿到孫正義投資前,兩人並不認識。

馬雲當時與新浪王志東、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一起排隊,找孫正義路演。

當時馬雲沒有錢,和現在一樣瘦,但孫正義就是看見了馬雲眼裡對事業的癡迷。當時孫正義和馬雲說的第一句話是:“說說你的阿裡巴巴吧”。然後就在馬雲剛剛開始6 分鐘的時候,孫正義噌的站起來說:“我決定投資你的公司,你要多少錢?”

聽到這句話,馬雲並沒有表現得興奮異常,反而嚇了一跳。原因是馬雲當時做的是toB業務,並不缺錢。馬雲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說:“我本來沒想要他的錢,而且我準備了1個小時的內容。”

孫正義問馬雲:“那你找我幹嘛?”馬雲回答說:“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要我來見你。”

孫正義只用了6分鐘就決定給馬雲投資,原因只是“覺得馬雲和楊致遠一樣瘋狂”,更重要的是,馬雲做的電子商務業務正是他要投資的。而孫正義更瘋狂,孫正義一開始決定要投資給馬雲4000萬美元,據說要求占股超過40%,加上後續投資,完全是奔著控股去的。

為此,孫正義還把馬雲請到日本進行詳談。馬雲在日本接受了投資3000萬占股40%的協定,但回到中國,馬雲就後悔了。

最後,馬雲接受了孫正義2000萬美元的投資。但在隨後的兩年裡,孫正義先是投了一億美元給馬雲做免費的淘寶、阿裡巴巴,又分別追加了3.5億和10億美元兩次投資。

這中間的投資還有很多插曲,因為一開始馬雲的阿裡巴巴只是收費給國內大企業定制貿易網站的,與中國黃頁的模式一樣,確實不缺錢,拿孫正義的2000萬美元純粹是為了快速發展。

孫正義為此帶著雅虎楊致遠一起找到馬雲,將其帶到美國,進行反復講解。馬雲才緩過勁來,堅持做免費的1688 B2B電商平臺以及隨後的淘寶C2C電商平臺。

這與當時雅虎日本CEO井上雅博的情況完全一樣,當時井上雅博也是在接受孫正義楊致遠的聯合講解之後,才同意做C2C電商。而馬雲也正是看了雅虎日本的案例之後,才轉變態度。由於涉足的市場變了,馬雲不得不登上各種公開場合,大談“夢想”。

到2008年,阿裡巴巴B2B在香港成功上市,孫正義的眼光也被股價所證實。

孫正義的投資手法,也很有自己的個人風格。無論投資楊致遠還是馬雲,都是與自己性格非常相似,更在乎自己的產品業務,而不是沒有底線的高估值資金。

孫正義也不喜歡廣撒網式投資,在有自己信賴的創業者的情況下,他往往採取的策略是:跟進投資,全力扶植。雅虎、阿裡都是這樣的案例,隨後楊致遠與馬雲也學會了孫正義的投資手法。

馬雲對當初軟銀投資2000萬美金所占的股權並不滿意,在日後2005年,阿裡收購雅虎中國時,阿裡又多付給孫正義3.5億美金,回購了部分股份。

2014年,阿裡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時顯示,軟銀還持有阿裡34%的股權。其中,阿裡很早便剝離了最核心的支付寶業務,在支付寶業務中,軟銀並未佔有任何股權。

陳一舟:賺到錢就得了,別在這賴著

套路總有失控的時候,孫正義的投資套路在楊致遠、馬雲身上成功了,換人就不一定了。

從2006年開始,Facebook在全球範圍內火爆起來。其獨創的瀑布流演算法,成為現今互聯網產品的通用產品模式。

孫正義開始在中國市場尋找同類產品。

於是,找到了陳一舟。

陳一舟是一個跟孫正義非常像的人。都是經濟學出身,正常情況下兩人都應該找一家公司老老實實當CFO,但兩人都有著控制未來市場產業的野心。

孫正義做風險投資,陳一舟也瞄準互聯網市場做天使投資。並且也早早的成立一家“千橡互動”,去收購創業公司資產重新整合。

陳一舟很早就瞄上社交領域,一開始創業做的就是Chinaren,後來又收購了王興的校內網,改名人人網,號稱中國版的Facebook。

所以,按照孫正義只投跟自己相像的人的模式,陳一舟很快就成了中國唯一一個可投之人。

所以,孫正義從見到陳一舟到決定投資,花的時間也非常少,只有10分鐘。

但陳一舟不像馬雲一樣,看到錢多會回絕,而是回到自己經濟學的專業上,換了一種方式照單全收,胃口非常大。兩人商談後,孫正義決定給陳一舟投資3.84億美金,但是首批註資約9600萬美元,軟銀獲得千橡14%股份,一年後注資2.88億美元,持股比例增至40%。

這筆賬算得非常好,我先拿了你的錢發展,等發展好了我就不認帳,發展不好再要你的錢。好公司給我、壞公司給你。

在拿到第一批9000萬美元後,陳一舟先收購了貓撲、然後山寨了開心網,以保證人人網在行業內的地位。隨後,便啟動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這時已經是2010年,第二筆2.88億美金已經到賬了,陳一舟與孫正義的矛盾開始出現了。

陳一舟想讓孫正義在2011年人人網上市之後,將手中千橡互動的股份轉移到上市公司主體人人網中直接套現走人,把整個千橡互動的控制權留給自己。

但如果陳一舟拿到千橡互動的控制權之後,利用CEO的身份將旗下人人網的資源抽出放到千橡互動裡,那人人網豈不就是一個空殼?

孫正義當然不同意。

然後,孫正義就在國內鋪天蓋地的“孫正義要控制中國大學生資料”的強烈攻勢下,顯得無比的尷尬。

2011年,人人網上市之後,陳一舟幾乎就沒有推出任何像樣的新產品,根本不在乎公司發展。陳一舟做的更多的事就是投資、投資、投資。

投資糯米、投資雪球、炒美股……各個賺的盆滿缽滿,真是一個金融大鱷。

為此,馬雲曾站出來:公司的CEO千萬不能找CFO來做,因為他永遠只會考慮公司財務。但現在,馬雲找了張勇做阿裡的輪值CEO,張勇此前是阿裡的CFO。

結語:

孫正義有個認識,未來世界將分成三大核心經濟圈: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經濟圈,以歐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圈,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亞洲經濟圈。他預計,2020年,中日經濟圈將超過美國、歐盟成為世界的第一。靠著亞洲文化的地緣優勢,孫正義的軟銀、雅虎日本已經成功拿下日本;靠著經濟發展的時間差,孫正義在中國也有阿裡巴巴這樣的標杆專案。

但拿錢投資畢竟不是親力親為,就算軟銀的投後顧問再牛,孫正義也無法完全掌握這些市場的發展動向。

有穀歌退出中國的前車之鑒,又有奧巴馬的政策市,孫正義的規劃並不如願。孫正義的中國朋友圈混得也並不順利。

後來,薛蠻子又開始幫助中國資本在美國投資置業,兩人的接觸就更多了。

軟銀相繼做了幾款電子科技相關的雜誌刊物,都以失敗告終。1980年代末,獨立的電腦軟體開始出現,於是孫正義轉向電腦軟體銷售。從此,生意終於走上正軌。

孫正義心特別大,當時手機大哥大剛剛出現,看到手機市場潛力巨大,便想佈局佔領這一行業。可是從零開始研發手機根本不現實,於是他就想到了進入電信運營商行業。

孫正義這邊追著局域網設備商網威、路由器供應商思科,談判代理權,那邊薛蠻子就報來好消息——1991年,薛蠻子與美國同學陸弘亮一起,買下了中國大陸一家電信設備商Unitech。薛蠻子出了25萬美元。

1995年,薛蠻子又決定將Unitech與吳鷹創立的通信軟體公司starcom(斯達康)合併。

兩家合併前,孫正義正在一門心思的考察電信設備市場,一心想跟思科這個大廠合作。於是,陸弘亮、薛蠻子、黃曉慶這三個Unitech的創始人和斯達康的兩個創始人吳鷹、薛村禾一起去見了孫正義,想看看孫正義能幫上什麼忙。

孫正義一看,正是自己需要的業務,當即決定投資。隨後拿出3000萬美元,占了合併後UT斯達康的30%股份。到UT斯達康2000年3月上市前,孫正義一共給UT斯達康投了1.6億美元,占UT斯達康將近50%的股份。

可以說,孫正義的投資基本都是朝著控股、奪取控制權去的。

薛蠻子、吳鷹的UT斯達康也是孫正義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個專案,當然,這也源于薛蠻子跟孫正義的私人關係。

這也是孫正義在中國合作最為順利、最為愉快的一次投資,雖然賺得並不多。而且UT斯達康的諸多業務,還是靠著孫正義介紹拿下的,基本都是辛苦錢。

但教出來了一個徒弟——薛蠻子!

從此薛蠻子就跟著師兄孫正義的套路,在國內當起了天使投資人。

馬雲:我老老實實賺我的錢,楞讓你逼得吹牛逼

在投資完UT斯達康之後,孫正義並未想好這一行業該如何繼續運作。於是便回到日本,努力服務網威與思科,很快思科的路由器業務就站到了日本第一名的位置。

此時,美國的互聯網行業開始出現。通過與思科的合作,孫正義認識到互聯網的潛力,便迅速出手投資了同在加州的中國人楊致遠,那時像楊致遠的雅虎這樣的網站導航競品有非常多,但孫正義還是選擇投資這個中國人。

當時楊致遠的雅虎正在尋求B輪融資,看到楊致遠本人靠譜之後,迫不及待的孫正義立馬下注投資。為了讓雅虎保持領先地位,軟銀孫正義一年的時間內給雅虎投資了6000萬美元。

互聯網泡沫在孫正義手裡開始被吹起。

孫正義投資雅虎後,就把雅虎帶進了日本市場,並且直接接管了日本雅虎。從此,在美國成功的eBay、google,都被孫正義的日本雅虎成功截流,成就了日本雅虎在日本互聯網市場的獨大。

在將eBay模式往日本複製的同時,孫正義也在著手將雅虎、eBay的模式往中國大陸市場覆蓋。而孫正義的老友——薛蠻子,也在一邊積極搜羅中國互聯網公司,進行投資。

於是,在1999年,孫正義多次來到中國,來親自面見投資經理為其挑選的創業者。據說當時軟銀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新浪曹國偉、網易丁磊、攜程梁建章、阿裡巴巴馬雲都曾與一大批創業者,共同作為候選人,在軟銀辦公室內,等候孫正義的面試。

所以,馬雲在拿到孫正義投資前,兩人並不認識。

馬雲當時與新浪王志東、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一起排隊,找孫正義路演。

當時馬雲沒有錢,和現在一樣瘦,但孫正義就是看見了馬雲眼裡對事業的癡迷。當時孫正義和馬雲說的第一句話是:“說說你的阿裡巴巴吧”。然後就在馬雲剛剛開始6 分鐘的時候,孫正義噌的站起來說:“我決定投資你的公司,你要多少錢?”

聽到這句話,馬雲並沒有表現得興奮異常,反而嚇了一跳。原因是馬雲當時做的是toB業務,並不缺錢。馬雲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說:“我本來沒想要他的錢,而且我準備了1個小時的內容。”

孫正義問馬雲:“那你找我幹嘛?”馬雲回答說:“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要我來見你。”

孫正義只用了6分鐘就決定給馬雲投資,原因只是“覺得馬雲和楊致遠一樣瘋狂”,更重要的是,馬雲做的電子商務業務正是他要投資的。而孫正義更瘋狂,孫正義一開始決定要投資給馬雲4000萬美元,據說要求占股超過40%,加上後續投資,完全是奔著控股去的。

為此,孫正義還把馬雲請到日本進行詳談。馬雲在日本接受了投資3000萬占股40%的協定,但回到中國,馬雲就後悔了。

最後,馬雲接受了孫正義2000萬美元的投資。但在隨後的兩年裡,孫正義先是投了一億美元給馬雲做免費的淘寶、阿裡巴巴,又分別追加了3.5億和10億美元兩次投資。

這中間的投資還有很多插曲,因為一開始馬雲的阿裡巴巴只是收費給國內大企業定制貿易網站的,與中國黃頁的模式一樣,確實不缺錢,拿孫正義的2000萬美元純粹是為了快速發展。

孫正義為此帶著雅虎楊致遠一起找到馬雲,將其帶到美國,進行反復講解。馬雲才緩過勁來,堅持做免費的1688 B2B電商平臺以及隨後的淘寶C2C電商平臺。

這與當時雅虎日本CEO井上雅博的情況完全一樣,當時井上雅博也是在接受孫正義楊致遠的聯合講解之後,才同意做C2C電商。而馬雲也正是看了雅虎日本的案例之後,才轉變態度。由於涉足的市場變了,馬雲不得不登上各種公開場合,大談“夢想”。

到2008年,阿裡巴巴B2B在香港成功上市,孫正義的眼光也被股價所證實。

孫正義的投資手法,也很有自己的個人風格。無論投資楊致遠還是馬雲,都是與自己性格非常相似,更在乎自己的產品業務,而不是沒有底線的高估值資金。

孫正義也不喜歡廣撒網式投資,在有自己信賴的創業者的情況下,他往往採取的策略是:跟進投資,全力扶植。雅虎、阿裡都是這樣的案例,隨後楊致遠與馬雲也學會了孫正義的投資手法。

馬雲對當初軟銀投資2000萬美金所占的股權並不滿意,在日後2005年,阿裡收購雅虎中國時,阿裡又多付給孫正義3.5億美金,回購了部分股份。

2014年,阿裡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時顯示,軟銀還持有阿裡34%的股權。其中,阿裡很早便剝離了最核心的支付寶業務,在支付寶業務中,軟銀並未佔有任何股權。

陳一舟:賺到錢就得了,別在這賴著

套路總有失控的時候,孫正義的投資套路在楊致遠、馬雲身上成功了,換人就不一定了。

從2006年開始,Facebook在全球範圍內火爆起來。其獨創的瀑布流演算法,成為現今互聯網產品的通用產品模式。

孫正義開始在中國市場尋找同類產品。

於是,找到了陳一舟。

陳一舟是一個跟孫正義非常像的人。都是經濟學出身,正常情況下兩人都應該找一家公司老老實實當CFO,但兩人都有著控制未來市場產業的野心。

孫正義做風險投資,陳一舟也瞄準互聯網市場做天使投資。並且也早早的成立一家“千橡互動”,去收購創業公司資產重新整合。

陳一舟很早就瞄上社交領域,一開始創業做的就是Chinaren,後來又收購了王興的校內網,改名人人網,號稱中國版的Facebook。

所以,按照孫正義只投跟自己相像的人的模式,陳一舟很快就成了中國唯一一個可投之人。

所以,孫正義從見到陳一舟到決定投資,花的時間也非常少,只有10分鐘。

但陳一舟不像馬雲一樣,看到錢多會回絕,而是回到自己經濟學的專業上,換了一種方式照單全收,胃口非常大。兩人商談後,孫正義決定給陳一舟投資3.84億美金,但是首批註資約9600萬美元,軟銀獲得千橡14%股份,一年後注資2.88億美元,持股比例增至40%。

這筆賬算得非常好,我先拿了你的錢發展,等發展好了我就不認帳,發展不好再要你的錢。好公司給我、壞公司給你。

在拿到第一批9000萬美元後,陳一舟先收購了貓撲、然後山寨了開心網,以保證人人網在行業內的地位。隨後,便啟動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這時已經是2010年,第二筆2.88億美金已經到賬了,陳一舟與孫正義的矛盾開始出現了。

陳一舟想讓孫正義在2011年人人網上市之後,將手中千橡互動的股份轉移到上市公司主體人人網中直接套現走人,把整個千橡互動的控制權留給自己。

但如果陳一舟拿到千橡互動的控制權之後,利用CEO的身份將旗下人人網的資源抽出放到千橡互動裡,那人人網豈不就是一個空殼?

孫正義當然不同意。

然後,孫正義就在國內鋪天蓋地的“孫正義要控制中國大學生資料”的強烈攻勢下,顯得無比的尷尬。

2011年,人人網上市之後,陳一舟幾乎就沒有推出任何像樣的新產品,根本不在乎公司發展。陳一舟做的更多的事就是投資、投資、投資。

投資糯米、投資雪球、炒美股……各個賺的盆滿缽滿,真是一個金融大鱷。

為此,馬雲曾站出來:公司的CEO千萬不能找CFO來做,因為他永遠只會考慮公司財務。但現在,馬雲找了張勇做阿裡的輪值CEO,張勇此前是阿裡的CFO。

結語:

孫正義有個認識,未來世界將分成三大核心經濟圈: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經濟圈,以歐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圈,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亞洲經濟圈。他預計,2020年,中日經濟圈將超過美國、歐盟成為世界的第一。靠著亞洲文化的地緣優勢,孫正義的軟銀、雅虎日本已經成功拿下日本;靠著經濟發展的時間差,孫正義在中國也有阿裡巴巴這樣的標杆專案。

但拿錢投資畢竟不是親力親為,就算軟銀的投後顧問再牛,孫正義也無法完全掌握這些市場的發展動向。

有穀歌退出中國的前車之鑒,又有奧巴馬的政策市,孫正義的規劃並不如願。孫正義的中國朋友圈混得也並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