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紫牛觀察:柬埔寨不賣它,新加坡要哭了!這東西我們都玩過

【新加坡的沙子儲備】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原創

最近,

新加坡要哭了。

它的鄰居柬埔寨

決定不賣給它沙子了!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

柬埔寨礦業和能源部近日表示,

基於環保原因,

柬埔寨將永久禁止出口沙子。

大家都知道,

新加坡國土狹小,

填海造地很有名。

而這小小的沙子,

就是新加坡填海造湖計畫中,

重要的一環。

此前,柬埔寨大部分沙子是出口到新加坡的,

所以這次柬埔寨的“永久禁沙令”

可以說讓長期買沙子用作填海的新加坡,

遇到了大麻煩。

自1965年獨立以來,

新加坡國土面積擴大了20%多,

新加坡政府認為填海造地

是安置不斷增加的人口的關鍵戰略。

而在填海造地工程中,

沙子就非常重要了。

新加坡——全球最大沙子進口國

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沙子進口國,柬埔寨則是新加坡的最大沙子供應國。

大家都熟悉的局座,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就在15日告訴紫牛新聞記者:

“填海造地是沿海國家擴展陸地面積的有效做法,

通常是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就是從外地運來沙石填海,不過單純只用沙子不行,會被沖走,必須用圍堰圍起來。被動就是風浪會把沙子湧向海岸,使陸地自然增多。”

根據新加坡方面公佈的資料,紫牛新聞記者瞭解到他們填海造地首先是在海床打樁,確保造好的土地在使用時不會倒塌。然後建造一道沙牆,把海水排出。之後把沙子倒進圍起來的封閉區域並夯實,

外層用岩石建起外牆,防止海浪侵襲。裡面種上花草樹木,保持水土。

【新加坡填海示意圖,

紅色是計畫填海區域,淺紅色是已填海區域】

【填海施工現場】

早期為了填海,新加坡把本國境內的幾座山都削平了,所以現在新加坡地形很平坦。後來把山挖掉也不夠用,就開始從周邊國家大量進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李明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說,在建國初期,新加坡填海造地的工程規模很大,不過最近這些年有所放緩,目前沒有大型填海造地活動。

【一個填海造出的地】

新加坡政府曾在2013年公佈報告說,計畫在2030年前通過填海使陸地面積增加52平方公里。

新加坡對沙子仍有很大的需求,由於沙子太過重要,新加坡甚至進行了戰略儲備,以供緊急之需。

所以,全球最大沙子進口國的帽子新加坡一時半會兒可能還摘不掉。

新加坡究竟從柬埔寨進口多少沙子?

這兩個國家的沙子貿易量有多大呢?讓我們看一下資料:

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的數位,自2007年到2016年,新加坡從柬埔寨進口超過了7360萬噸沙子。

但新加坡政府說聯合國的數字不對,他們從柬埔寨進口的沙子只有1600萬噸。

柬埔寨政府的說法差異更大,聲稱正規出口新加坡的沙子不到280萬噸。這和聯合國的資料比起來,竟然差了20多倍。

柬埔寨礦業和能源部發言人孟薩沙拉說,數字差異可能源自“從其他國家的走私,並可能包括從柬埔寨到新加坡的走私”。

他指出,走私者可能借用柬埔寨的旗幟,繞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出口禁令,向新加坡出口沙子。

大量進口沙子引國際爭議,

大馬、印尼早下禁令

新加坡大規模填海造地,不僅引發“沙子爭議”,也因為領土擴張讓鄰國感到不滿。

1997年,馬來西亞就下令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2003年,馬來西亞上訴國際法院,指控“新加坡的填海造地侵犯別國領土,破壞海底生態。”

2007年,印尼也決定全面禁止向新加坡出售沙子和石料,擔心新加坡的填海計畫產生新的海岸線,導致邊界糾紛。

這兩個國家下禁令後,相距不遠而且領土方面不存在糾紛的柬埔寨成了新加坡的沙子供應國。

環保組織指出,柬埔寨因為大量挖掘沙子,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很多河流因挖沙受到毀壞,危及漁民生存,該國在東南亞面積數一數二的紅樹林也幾乎被掏空。

柬埔寨去年底實施臨時禁令,但挖掘沙子的活動仍在繼續。柬埔寨礦業和能源部發言人孟薩沙拉表示,挖沙風險相當巨大,所以決定永久禁止沙子出口,禁止大規模的挖沙工程。柬埔寨政府還指責新加坡對非法沙子交易和走私視而不見。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表示,自從去年11月的禁止令生效之後,新加坡已停止從柬埔寨進口沙子,並認為遵守標準是工程承包商的責任。

對於柬埔寨的最新指責,新加坡政府沒有回應,新加坡駐金邊大使館沒有進行表態。

紫牛新聞記者曾就進口沙子和填海造地工程問題致信新加坡國家發展部,截至發稿時為止,沒有得到回復。

全球採集量最大的礦物

不是石油是沙子

全球每年採集量最大的礦物資源是什麼?答案可能出乎意料:不是石油、煤炭,也不是鐵、鋁、銅等金屬,而是沙子。

即使大量的非法采沙難以估算,但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報告,沙子及碎石在全球年度總採礦量中可能占到85%。

建設高樓大廈和公路鐵路需要沙子,填海造地也需要沙子。沙漠裡的沙子太細滑,不適合一般商業用途。而且沙子雖然重要,卻不適宜遠距離運輸,因為這樣會大大提升成本,除非購買者財力雄厚。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報導說,卡達對沙子需求很多,而且又有錢,就從澳大利亞進口沙子用於城市建設。但絕大多數國家都不這樣玩,包括同樣很富裕的新加坡,要進口沙子也只能就近尋找。

值得注意的是,對沙子需求巨大,引發利潤豐厚的非法采沙活動,這對環境會造成嚴重破壞。

聯合國2014年曾發佈一份報告,表示由於全球各國對填海和建築項目的需求急劇增加,沙子價格飛漲、印度沙漠黑手黨興起、而印尼24個小島嶼也隨之消失。

美國加州蒙特雷也因為采沙活動,每年失去3.2萬千平方米的海岸,其中有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沙灘。

雖然一些國家開始鼓勵回收瀝青和混凝土等材料替代沙子,或者用泥土填海造地,但由於技術和成本問題,對沙子的需求仍然難有顯著降低。

來源 | 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

這兩個國家的沙子貿易量有多大呢?讓我們看一下資料:

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的數位,自2007年到2016年,新加坡從柬埔寨進口超過了7360萬噸沙子。

但新加坡政府說聯合國的數字不對,他們從柬埔寨進口的沙子只有1600萬噸。

柬埔寨政府的說法差異更大,聲稱正規出口新加坡的沙子不到280萬噸。這和聯合國的資料比起來,竟然差了20多倍。

柬埔寨礦業和能源部發言人孟薩沙拉說,數字差異可能源自“從其他國家的走私,並可能包括從柬埔寨到新加坡的走私”。

他指出,走私者可能借用柬埔寨的旗幟,繞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出口禁令,向新加坡出口沙子。

大量進口沙子引國際爭議,

大馬、印尼早下禁令

新加坡大規模填海造地,不僅引發“沙子爭議”,也因為領土擴張讓鄰國感到不滿。

1997年,馬來西亞就下令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2003年,馬來西亞上訴國際法院,指控“新加坡的填海造地侵犯別國領土,破壞海底生態。”

2007年,印尼也決定全面禁止向新加坡出售沙子和石料,擔心新加坡的填海計畫產生新的海岸線,導致邊界糾紛。

這兩個國家下禁令後,相距不遠而且領土方面不存在糾紛的柬埔寨成了新加坡的沙子供應國。

環保組織指出,柬埔寨因為大量挖掘沙子,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很多河流因挖沙受到毀壞,危及漁民生存,該國在東南亞面積數一數二的紅樹林也幾乎被掏空。

柬埔寨去年底實施臨時禁令,但挖掘沙子的活動仍在繼續。柬埔寨礦業和能源部發言人孟薩沙拉表示,挖沙風險相當巨大,所以決定永久禁止沙子出口,禁止大規模的挖沙工程。柬埔寨政府還指責新加坡對非法沙子交易和走私視而不見。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表示,自從去年11月的禁止令生效之後,新加坡已停止從柬埔寨進口沙子,並認為遵守標準是工程承包商的責任。

對於柬埔寨的最新指責,新加坡政府沒有回應,新加坡駐金邊大使館沒有進行表態。

紫牛新聞記者曾就進口沙子和填海造地工程問題致信新加坡國家發展部,截至發稿時為止,沒有得到回復。

全球採集量最大的礦物

不是石油是沙子

全球每年採集量最大的礦物資源是什麼?答案可能出乎意料:不是石油、煤炭,也不是鐵、鋁、銅等金屬,而是沙子。

即使大量的非法采沙難以估算,但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報告,沙子及碎石在全球年度總採礦量中可能占到85%。

建設高樓大廈和公路鐵路需要沙子,填海造地也需要沙子。沙漠裡的沙子太細滑,不適合一般商業用途。而且沙子雖然重要,卻不適宜遠距離運輸,因為這樣會大大提升成本,除非購買者財力雄厚。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報導說,卡達對沙子需求很多,而且又有錢,就從澳大利亞進口沙子用於城市建設。但絕大多數國家都不這樣玩,包括同樣很富裕的新加坡,要進口沙子也只能就近尋找。

值得注意的是,對沙子需求巨大,引發利潤豐厚的非法采沙活動,這對環境會造成嚴重破壞。

聯合國2014年曾發佈一份報告,表示由於全球各國對填海和建築項目的需求急劇增加,沙子價格飛漲、印度沙漠黑手黨興起、而印尼24個小島嶼也隨之消失。

美國加州蒙特雷也因為采沙活動,每年失去3.2萬千平方米的海岸,其中有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沙灘。

雖然一些國家開始鼓勵回收瀝青和混凝土等材料替代沙子,或者用泥土填海造地,但由於技術和成本問題,對沙子的需求仍然難有顯著降低。

來源 | 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