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如何擼袖實幹?

日前,筆者在縣農業局2017年系統工作會議瞭解到,今年,神木農業發展遵循五大發展新理念,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主攻方向,以綠色發展為導向,著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管道,

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

著力穩定糧食生產

今年,縣農業發展將擴大種植面積、穩定總產、提高單產上下功夫。抓好對北部風沙草灘區地勢較為平緩的土地進行整理,對採礦廢棄區、煤礦塌陷區進行生態治理複墾,

在中南部丘陵區建設寬幅梯田或平原地,力爭今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80萬畝。同時,積極推廣旱作高效栽培、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綜合增產技術,實施地膜工程12萬畝、有機肥示範項目3000畝、10個示範園、14個示範點、7個一村一品項目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藏糧於地、取糧於技。

板藍根收割現場

枸杞種植

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今年將進一步擴大枸杞、天麻、板藍根、黃芪等中藥材的種植面積,建設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

延長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產業鏈,滿足現代人對方便食品、迷你花卉的個性化需求;加快北部農牧交錯帶鄉鎮種植結構調整,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大力培育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形成以養帶種、牧林農複合的種植結構。

著力打造名優農業品牌

今年,農業品牌建設以納林采當的恒源集團農豐公司、長青兩大龍頭企業為引領,以欄杆堡盛科、稔豐合作社等為示範,建設有機黑豆、小米、蔬菜、紅棗無公害產品基地,運用好“三品一標”認證,重點開發農產品的精細包裝和深加工,提升“四品”,

創建麟州棗業品牌,下大力氣培育3個以上在全市、全省叫得響的知名品牌,增加農業品牌效益。

促進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育

打造高家堡河北村、爾林兔葵花節等休閒農業示範點,讓鄉村旅遊變成一種田園風光、體驗農耕文化的放鬆身體之旅、放飛心情之旅。全面實施資訊進村入戶工程,加大對電商人才的培育,實現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著力解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

持續推進農村改革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多種規模經營方式。建立農村產權流轉市場和交易服務平臺,完善土地流轉管理制度和交易規則,積極引導農民自願將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過互換或流轉等方式,集中歸併,推動集中流轉、經營權入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託管等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嚴格實施農村集體資產台賬管理制度,建立10個村級資產台賬管理示範村,督查全縣21個鎮辦的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玉米種植

提升農業機械裝備水準

縣農枝推廣、園藝、農機管理單位要廣泛開展新機具、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加速農業裝備技術的推廣運用。要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機結構配置,提高農業機械的科技含量,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特別是馬鈴薯、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全程機械化作業,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糧食生產成本。

文/賀巧豔 馬瑞 圖/神木新聞中心

編輯:郝 春

打造高家堡河北村、爾林兔葵花節等休閒農業示範點,讓鄉村旅遊變成一種田園風光、體驗農耕文化的放鬆身體之旅、放飛心情之旅。全面實施資訊進村入戶工程,加大對電商人才的培育,實現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著力解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

持續推進農村改革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多種規模經營方式。建立農村產權流轉市場和交易服務平臺,完善土地流轉管理制度和交易規則,積極引導農民自願將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過互換或流轉等方式,集中歸併,推動集中流轉、經營權入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託管等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嚴格實施農村集體資產台賬管理制度,建立10個村級資產台賬管理示範村,督查全縣21個鎮辦的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玉米種植

提升農業機械裝備水準

縣農枝推廣、園藝、農機管理單位要廣泛開展新機具、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加速農業裝備技術的推廣運用。要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機結構配置,提高農業機械的科技含量,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特別是馬鈴薯、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全程機械化作業,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糧食生產成本。

文/賀巧豔 馬瑞 圖/神木新聞中心

編輯:郝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