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冬日的贛南大地一片青翠,發生了什麼?

果園裡碩果累累,大棚裡各種蔬菜青翠嫩綠,養殖場裡雞豬滿圈,休閒創意農業園裡遊人如織……走進冬日的贛南大地,到處是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喜人景象。

定南縣鵝公鎮中草藥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有機菊花基地

近年來,我市全力打好現代農業攻堅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各地現代特色農業“百花齊放”。

全力攻堅,加快建設現代農業

圖為首列商品車專列抵達贛州港。

今年10月1日,贛縣銘宸蔬菜產業扶貧基地核心區正式開園,建有蔬菜博覽園、現代農業培訓中心、良種繁育中心和85萬平方米標準化蔬菜種植示範區。該基地還策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每月搭乘中歐班列快車發送3個蔬菜冷櫃至莫斯科,

每年可帶動全市蔬菜出口2000多噸。

這是我市深入推進現代農業攻堅戰的突出戰果。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我市一直在探索如何發展現代農業。打好現代農業攻堅戰,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也是贛州推進“三農”工作必取的方向、必選的路徑。

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打好現代農業攻堅戰,堅持用工業化理念引領農業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著力建設現代農業強市。

市、縣兩級成立高規格的現代農業攻堅戰領導小組,實行“一個專案、一名領導、一個牽頭單位、一套工作方案、一支專門隊伍、一套考核辦法”推進機制,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現代農業攻堅戰行動計畫。

打好攻堅戰,重在抓項目。

我市重點實施了贛南臍橙產業發展升級、油茶產業改造提升、蔬菜產業發展等十大項目,今年實施了673個子項目,1月至10月完成投資148.48億元。

中國供銷·贛州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華東城果蔬批發市場、中國供銷·贛南臍橙交易中心等專案全面建設。

堅持招大引強,擴大投入。我市先後在廈門、杭州、深圳、山東壽光等地召開現代農業招商推介會,累計簽約專案13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6個,總投資達258.33億元。市、縣兩級設立六大攻堅戰專項資金,支持推進現代農業攻堅戰。僅今年市本級財政就安排農業專項支出達52.58億元,

同比增長646.8%。

提質增效,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11月20日,天氣驟冷,瑞金市葉坪鄉黃沙村華屋菜農華割禾,在現代蔬菜大棚裡採摘了四大筐白菜,準備打包售賣。在同鄉的田塢村,部分遊客在九豐現代高效農業園欣賞著春天般的青蔬果綠。該農業園負責人說,這些見效快、市場前景好、創業帶動能力強的專案落地,轉變了當地農業發展方式。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壯大優勢產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基礎工程。

近年來,我市聚焦提質增效,突出發展蔬菜、臍橙、油茶三大主導產業,調優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提升農業發展水準。

——發展壯大蔬菜產業,建設“1+3”蔬菜產業體系,推進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蔬菜基地建設,把蔬菜產業打造成為農業富民主導產業。全市蔬菜總播面180萬畝,建成規模蔬菜基地583個,面積11.3萬畝。

——大力推進臍橙產業發展升級,打造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全市臍橙種植面積155萬畝,產量108萬噸,贛南臍橙品牌價值達668.11億元,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初級農產品類地理標誌產品價值榜榜首。

——改造提升油茶產業,抓好高產種植基地建設。目前全市油茶林總面積269萬畝,其中新造高產油茶林104萬畝,改造低產油茶林97萬畝,建設高產示範基地250個。

與此同時,我市還突出發展特種水產、茶葉、白蓮、煙葉、甜葉菊等區域特色產業,科學發展獼猴桃、刺葡萄、百香果等特色水果,引進現代養殖技術推進生豬產業轉型發展,加快發展甯都黃雞、興國灰鵝、大余麻鴨等特色養殖業,培育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

近年來,我市還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體驗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型業態,打造了大餘丫山、龍南虔心小鎮、崇義君子谷等一批休閒農業示範點,為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統計,全市培育休閒農業企業1766家,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3個、示範點3個;省級休閒農業示範縣5個、示範點33個。

立足“建設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這個目標,我市還加快實施果蔬、油茶、畜禽、茶葉等農產品深加工與流通項目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38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億元。

科技發力強化農業支撐保障

1

在贛縣區南塘鎮勞田村,漫山遍野的臍橙樹上,果實掛滿了枝頭。嘗到了智慧農業甜頭的果農丁平富笑著說,今年最應該感謝的是12316平臺,特別是接聽熱線的專家,在對果園施藥施肥期間給予的遠程指導,讓他吃下了定心丸。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科技與服務體系建設作保障。

這些年,我市堅持創新驅動,推進農業產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工程,組建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全省首個省級油茶工程研究中心,引進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掛牌入駐。依託華中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中國柑橘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技術優勢,聘請國內一流專家組成產業專家顧問團,即時把脈產業發展。

新常態下,智慧農業已成為引領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引擎。

江西齊雲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引進了世界上一流的油脂冷壓榨、精煉技術工藝和設備,成為目前國內產能位列前茅的專業油茶加工企業;贛縣銘宸蔬菜產業基地引進以色列農業設施和壽光蔬菜種植技術,通過大資料平臺實現蔬菜基地智慧化;于都縣梓山萬畝富硒蔬菜基地採用荷蘭前沿的無土栽培模式,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種……

農業科技,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近兩年,全市培育科技示範戶1.1萬戶,示範戶技術入戶率90%以上,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累計建成節水灌溉設施面積26萬畝、果蔬鋼架大棚8.26萬畝、農產品冷藏庫3600餘座,推廣發展生豬高床養殖節水欄舍80萬平方米;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2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11個,信豐獲批創建全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深化改革釋放現代農業新動能

2

(網路圖)

“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後,關心集體發展的村民越來越多了。”石城縣琴江鎮古樟村黨支部書記白春林說。作為2017年度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石城縣率先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2016年11月,琴江鎮古樟村作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成立了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當年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淨收益突破6萬元。琴江鎮古樟村農民黃流芳不會想到,50多歲的自己會從一個普通農民變成“股民”,最近,依託股份經濟合作社,又迎來了一次征地補償分紅。

這得益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了贛州發展現代農業的無限活力。

會昌縣頒發了全省首本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書》,石城縣被列為全國整縣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全省率先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登記基本完成……農業農村的各項改革,釋放了贛州現代農業新動能。

信豐縣、贛縣區成為全國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兩權”抵押貸款累計發放4.67億元,有效盤活了農村資源資產。供銷社綜合改革穩步推進,目前全市組建7個惠農公司,託管土地19.6萬畝,新建改建基層社29個、縣級區域性農民合作社聯合社12個。

在轉型中謀變,在謀變中提質。贛州正鉚足了勁,大步向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現代農業強市邁進。

這些見效快、市場前景好、創業帶動能力強的專案落地,轉變了當地農業發展方式。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壯大優勢產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基礎工程。

近年來,我市聚焦提質增效,突出發展蔬菜、臍橙、油茶三大主導產業,調優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提升農業發展水準。

——發展壯大蔬菜產業,建設“1+3”蔬菜產業體系,推進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蔬菜基地建設,把蔬菜產業打造成為農業富民主導產業。全市蔬菜總播面180萬畝,建成規模蔬菜基地583個,面積11.3萬畝。

——大力推進臍橙產業發展升級,打造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全市臍橙種植面積155萬畝,產量108萬噸,贛南臍橙品牌價值達668.11億元,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初級農產品類地理標誌產品價值榜榜首。

——改造提升油茶產業,抓好高產種植基地建設。目前全市油茶林總面積269萬畝,其中新造高產油茶林104萬畝,改造低產油茶林97萬畝,建設高產示範基地250個。

與此同時,我市還突出發展特種水產、茶葉、白蓮、煙葉、甜葉菊等區域特色產業,科學發展獼猴桃、刺葡萄、百香果等特色水果,引進現代養殖技術推進生豬產業轉型發展,加快發展甯都黃雞、興國灰鵝、大余麻鴨等特色養殖業,培育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

近年來,我市還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體驗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型業態,打造了大餘丫山、龍南虔心小鎮、崇義君子谷等一批休閒農業示範點,為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統計,全市培育休閒農業企業1766家,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3個、示範點3個;省級休閒農業示範縣5個、示範點33個。

立足“建設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這個目標,我市還加快實施果蔬、油茶、畜禽、茶葉等農產品深加工與流通項目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38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億元。

科技發力強化農業支撐保障

1

在贛縣區南塘鎮勞田村,漫山遍野的臍橙樹上,果實掛滿了枝頭。嘗到了智慧農業甜頭的果農丁平富笑著說,今年最應該感謝的是12316平臺,特別是接聽熱線的專家,在對果園施藥施肥期間給予的遠程指導,讓他吃下了定心丸。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科技與服務體系建設作保障。

這些年,我市堅持創新驅動,推進農業產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工程,組建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全省首個省級油茶工程研究中心,引進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掛牌入駐。依託華中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中國柑橘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技術優勢,聘請國內一流專家組成產業專家顧問團,即時把脈產業發展。

新常態下,智慧農業已成為引領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引擎。

江西齊雲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引進了世界上一流的油脂冷壓榨、精煉技術工藝和設備,成為目前國內產能位列前茅的專業油茶加工企業;贛縣銘宸蔬菜產業基地引進以色列農業設施和壽光蔬菜種植技術,通過大資料平臺實現蔬菜基地智慧化;于都縣梓山萬畝富硒蔬菜基地採用荷蘭前沿的無土栽培模式,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種……

農業科技,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近兩年,全市培育科技示範戶1.1萬戶,示範戶技術入戶率90%以上,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累計建成節水灌溉設施面積26萬畝、果蔬鋼架大棚8.26萬畝、農產品冷藏庫3600餘座,推廣發展生豬高床養殖節水欄舍80萬平方米;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2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11個,信豐獲批創建全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深化改革釋放現代農業新動能

2

(網路圖)

“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後,關心集體發展的村民越來越多了。”石城縣琴江鎮古樟村黨支部書記白春林說。作為2017年度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石城縣率先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2016年11月,琴江鎮古樟村作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成立了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當年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淨收益突破6萬元。琴江鎮古樟村農民黃流芳不會想到,50多歲的自己會從一個普通農民變成“股民”,最近,依託股份經濟合作社,又迎來了一次征地補償分紅。

這得益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了贛州發展現代農業的無限活力。

會昌縣頒發了全省首本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書》,石城縣被列為全國整縣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全省率先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登記基本完成……農業農村的各項改革,釋放了贛州現代農業新動能。

信豐縣、贛縣區成為全國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兩權”抵押貸款累計發放4.67億元,有效盤活了農村資源資產。供銷社綜合改革穩步推進,目前全市組建7個惠農公司,託管土地19.6萬畝,新建改建基層社29個、縣級區域性農民合作社聯合社12個。

在轉型中謀變,在謀變中提質。贛州正鉚足了勁,大步向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現代農業強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