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人單挑一個國家的故事

今年,國內和國外的“大女主”戲,都火。然而火得都特別有意思。

國內有《如懿傳》《那年花開月正圓》《贏天下》……從《楚喬傳》開始,後半年內有十多部“大女主”戲等著排隊登上一線衛視。主演是誰?大青衣有范冰冰周迅,

漂亮小花旦有倪妮陳喬恩。清一色的,古裝戲。

而國外的“大女主”影視,美劇《使女的故事》構想宗教極權的未來,女性成為生殖機器,細思恐極。英劇《名姝》則是回顧了工業革命的妓☆禁☆女奮鬥史,嫁給高帥富,不如嫁給狗。下流低俗,卻尖銳又殘酷。

今天給大家講講一部同樣是女主角挑大樑的英劇。《無所畏懼》

《無所畏懼》在豆瓣上的評分一路上揚,從7.9升到8.9,眼看破9,其實要歸功於這部劇的編劇——派翠克·哈賓森。

他曾是《疑犯追蹤》《國土安全》《24小時》的編劇,最擅長快速佈局。在極短的篇幅內,鋪出層次複雜又條理清晰的局面,然後讓主角孤身面對。《無所畏懼》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個人單挑一個國家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

並沒從“無所畏懼”的女主角切入,而是從女主接到一個“聳人聽聞”的案子開始。這是一樁“戀☆禁☆童性侵殺人案”。她的委託人凱文在大眾和輿論眼裡是這樣的:

一邊有個懷孕的女友,一邊又向別人索要15歲女學生的裸☆禁☆體照片,並且在舞會上帶走了女孩,性侵,

打昏,活埋。總而言之,應該鐐銬加身被鎖死在監獄裡,最好下輩子也別出來害人。但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凱文並沒有殺死15歲的女孩。他只是個因為被逼供而害怕得昏了頭的普通人。凱文沒有好律師,也沒有主角光環。所以就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殺人犯。

而在歐美法律中,如果罪犯堅持自己無罪,那麼提前釋放和減刑?想都別想。所以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承認,十四年;不承認,無期。

在所有媒體都稱你為“戀☆禁☆童癖”,在員警用你懷孕了的女友來威脅你趕快承認的時候。有點智商的人會怎麼選?顯而易見。但女主角從不在意普通人的利益得失。她只在乎兩件事:真相,以及真相為什麼被掩蓋。利益的選擇,可以搖擺不定,但真相,

不會發生改變。

女主角艾瑪的扮演者,海倫·麥克洛瑞對自己的角色的評價是:“自己見過的最強悍的女人。”

在扮演過《女王》中的切麗·布雷爾,《低俗怪談》裡的大反派卡利夫人等一系列硬派女性角色後,她如此稱讚艾瑪:“我從未在螢屏上見過這樣一個女性角色,她從不解釋自己,完全不覺得抱歉。”艾瑪當然沒必要覺得抱歉,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無論面對的是利益還是感情的左右,她對真相的信仰沒有一絲動搖。當她懷疑她的另外一位委託人,假稱自己是國際醫生,實際上已經加入了恐怖組織時,她立刻向對方質問:你在做什麼?真相,永遠是第一位的。對方試圖說服她:我知道你不在意法律。我以為在西方國家,如果有誰能懂得我們的所作所為,那就是你。她當即反駁,我為你辯護,是因為我十分在意法律。她也承認:我會害怕,但那不代表我錯了。

別看這部劇叫《無所畏懼》,女主角能反抗員警,能跟反恐機構正面對峙,敢直面抨擊她的媒體。但艾瑪說,她也害怕。作為人權律師,她被反恐機構24小時監視竊聽,被報紙稱為“激進派”“為博取眼球而提起訴訟”。

因為她的工作,想領養一個孩子的希望也破滅了。而面對案子,沒有人站在她這邊,大多數人都選擇沉默。有的人選擇沉默,是因為揭露真相還會帶來傷害。比如受害人的家屬,他們只想讓逝去的女兒成為一個懷緬的對象,而不願意面對15歲的女孩被拍下裸照,成為高官權色交易犧牲品的真相。比如艾瑪的家人和同事,同事認為接下這件案子不會帶來任何利益,只會招來攻擊和罵聲,而艾瑪的母親尖銳地問她,性犯罪者可以找的律師那麼多,為什麼非得是你呢?甚至連委託人自己也在害怕,比起承認自己是有罪的然後被刑滿釋放,或是堅持無罪再被判處十四年,選哪個?

為了利益低頭,比為了真相堅持,要容易得太多了。而有更多的人,真相是他們的敵人。女主角艾瑪接下的這件案子,是一件十四年前的舊案。有的人因此升遷高位,有的人因此獲得金錢。一個女孩的死,牽扯到幾個被戀☆禁☆童癖控制的女孩,牽扯到美軍空軍的大兵,甚至牽扯到14年前,伊拉克戰爭開戰前夕,進行權色交易的許多高官。這盤棋越下越大,而女主角靠什麼來對抗?主角光環嗎?因負責“戀☆禁☆童殺人案”而升遷的警督說的一句話很有趣:

支撐艾瑪看破謊言,讓她無所畏懼的,不是主角光環。只有法律,和真相。《無所畏懼》作為一部“大女主”劇,沒有色☆禁☆情和隱喻的噱頭。但卻能打敗製作精良的《名姝》和腦洞大開的《使女的故事》。一方面在於,《無所畏懼》選擇的,不是虛構的未來,不是曾經骯髒的工業革命,而是現在的英國。野心勃勃的編劇,在每一集的開頭都在提醒觀眾:你們要和主角跨越的,正是英國這十幾年的歷史。

跳過歷史的斷壁殘垣,跨越曾經的柴契爾夫人,跨越曾經的首相布雷爾,而川普代表的是現在。

如海報上所寫的——要讀懂謊言,然後把所有人關注的鏡頭,從政客的臉上移開。另一方面,《無所畏懼》顯然已經超出了傳統“大女主”的故事格局。

第一步,女主角就跳出了“大女主”劇就要撕逼搶男人的俗套戲碼。大女主,不是意味著女主角就是搶男人搶的最多最好的那個,也不是在後宮裡獲得最多寵愛的那個。之後,她又跳出了“女強人”就一定要忍痛放棄愛情追求事業的強者格局。《紙牌屋》的克雷爾和《傲骨之戰》的戴安,毫無疑問,都是成功的政客和律師。一個成功的政客,一個出色的律師,她們勇敢地抹掉了自己身上的性別標籤,但也只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裡,一個隨處可見的強者而已。

一個人敢於挑戰一個世界的艾瑪,她與性別已經無關。她成為了一個明知要失敗也要堅持的理想主義者。為真相而戰的人物,不叫大女主,叫英雄。

她從不解釋自己,完全不覺得抱歉。”艾瑪當然沒必要覺得抱歉,為什麼要覺得抱歉?

無論面對的是利益還是感情的左右,她對真相的信仰沒有一絲動搖。當她懷疑她的另外一位委託人,假稱自己是國際醫生,實際上已經加入了恐怖組織時,她立刻向對方質問:你在做什麼?真相,永遠是第一位的。對方試圖說服她:我知道你不在意法律。我以為在西方國家,如果有誰能懂得我們的所作所為,那就是你。她當即反駁,我為你辯護,是因為我十分在意法律。她也承認:我會害怕,但那不代表我錯了。

別看這部劇叫《無所畏懼》,女主角能反抗員警,能跟反恐機構正面對峙,敢直面抨擊她的媒體。但艾瑪說,她也害怕。作為人權律師,她被反恐機構24小時監視竊聽,被報紙稱為“激進派”“為博取眼球而提起訴訟”。

因為她的工作,想領養一個孩子的希望也破滅了。而面對案子,沒有人站在她這邊,大多數人都選擇沉默。有的人選擇沉默,是因為揭露真相還會帶來傷害。比如受害人的家屬,他們只想讓逝去的女兒成為一個懷緬的對象,而不願意面對15歲的女孩被拍下裸照,成為高官權色交易犧牲品的真相。比如艾瑪的家人和同事,同事認為接下這件案子不會帶來任何利益,只會招來攻擊和罵聲,而艾瑪的母親尖銳地問她,性犯罪者可以找的律師那麼多,為什麼非得是你呢?甚至連委託人自己也在害怕,比起承認自己是有罪的然後被刑滿釋放,或是堅持無罪再被判處十四年,選哪個?

為了利益低頭,比為了真相堅持,要容易得太多了。而有更多的人,真相是他們的敵人。女主角艾瑪接下的這件案子,是一件十四年前的舊案。有的人因此升遷高位,有的人因此獲得金錢。一個女孩的死,牽扯到幾個被戀☆禁☆童癖控制的女孩,牽扯到美軍空軍的大兵,甚至牽扯到14年前,伊拉克戰爭開戰前夕,進行權色交易的許多高官。這盤棋越下越大,而女主角靠什麼來對抗?主角光環嗎?因負責“戀☆禁☆童殺人案”而升遷的警督說的一句話很有趣:

支撐艾瑪看破謊言,讓她無所畏懼的,不是主角光環。只有法律,和真相。《無所畏懼》作為一部“大女主”劇,沒有色☆禁☆情和隱喻的噱頭。但卻能打敗製作精良的《名姝》和腦洞大開的《使女的故事》。一方面在於,《無所畏懼》選擇的,不是虛構的未來,不是曾經骯髒的工業革命,而是現在的英國。野心勃勃的編劇,在每一集的開頭都在提醒觀眾:你們要和主角跨越的,正是英國這十幾年的歷史。

跳過歷史的斷壁殘垣,跨越曾經的柴契爾夫人,跨越曾經的首相布雷爾,而川普代表的是現在。

如海報上所寫的——要讀懂謊言,然後把所有人關注的鏡頭,從政客的臉上移開。另一方面,《無所畏懼》顯然已經超出了傳統“大女主”的故事格局。

第一步,女主角就跳出了“大女主”劇就要撕逼搶男人的俗套戲碼。大女主,不是意味著女主角就是搶男人搶的最多最好的那個,也不是在後宮裡獲得最多寵愛的那個。之後,她又跳出了“女強人”就一定要忍痛放棄愛情追求事業的強者格局。《紙牌屋》的克雷爾和《傲骨之戰》的戴安,毫無疑問,都是成功的政客和律師。一個成功的政客,一個出色的律師,她們勇敢地抹掉了自己身上的性別標籤,但也只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裡,一個隨處可見的強者而已。

一個人敢於挑戰一個世界的艾瑪,她與性別已經無關。她成為了一個明知要失敗也要堅持的理想主義者。為真相而戰的人物,不叫大女主,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