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育和撫養正成為一種重擔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教育和撫養正成為一種重擔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評論人:祖龍漢】

導語:孩子們的每一份快樂,都是父母沉重又甜密的負擔。

相對于社會青年和學生,更多的人都懷念于學生時代。

我也是如此。

學生時代除了做作作業讓人難受,其他時候都是快樂時光。

所以有很多人面對生存的壓力,都懷念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

而相反,很多家長,等到兒女學業結束的時候,都是長出一口氣,表示,從此生活要輕鬆一大截,終於熬出頭了。

也正是如此,

很多曾經活在貧困下的家庭,一旦家中沒有了要供養的學生,不出兩年功夫,馬上奔小康。

雖然這話聽起來有點誇張,但確實是個實際。

雖然有人說我單身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奔小康,但這,並不影響人們觀察到這個社會現像。

教育真的是個難題。

雖然說是我學習我快樂。但是對於家庭來說,兒女學習,父母辛苦。

有的父母窮盡一生,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只為一件事,讓兒女讀書,讀好書。自己不吃好不穿好,讓兒女吃好穿好。但可能結局並不能令人滿意。

我記得小時候我奶奶說過,以前把娃生下來,管他飯吃飽就行了,冬天不凍著就行了,其餘的就不用管了,好的歹的把人養大就行了。

至於讀不讀書,完全靠天賦和錢財。

首先你是個讀書的料,家裡人樂意供你讀書,或是其他兄弟姐妹一起供你一個。供最能學習的一個。這是過去貧寒人家的做法。

但是現在是,到了年紀,必須讀書。而且學費很貴。

那個年代,學生一旦入了學,就特別聽老師的話,爸媽的話可以是耳邊風,老師的話則是聖旨。

學校裡要一分錢,學生回家就能把家長往死裡逼。

我記得當年我家三個姐弟讀書。光小學學費一年就要近三百塊錢。80年代,基本上是吃穿不愁。但是錢財沒有。

那時候三百塊錢,真的是很值錢,很值錢。可以讓一個家舉債,也可能是一個家一年的收入。

我記得那時還有農業稅,特產稅。農作物基本上只能賣給國有的糧食局,而且還是有計劃的。來錢的路子很少,

很少。我幾歲的時候,記得當時雞蛋是一毛錢一個,十個差不多一斤,一斤一塊多錢。豬肉也是一塊多一斤。

確實是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家中老一輩生病從不去醫院,都是在家熬死的。進醫院和進學校一樣,都是非常花錢的。

再回到現在,現在生活條件都相當好了。基本上是兩個人養一個孩子。僅僅養小學階段,都是在拼命努力了。房貸,車貸,生活,各種開銷。一月工資下來,基本為無。

所以說,這年代,能生得起二胎的和是真小康家庭。

不要說供小孩讀書了。就是養嬰兒這個階段,我就親眼見身邊的小夫妻們拼命到懷疑人生。

奶粉,尿布,這裡,那裡總之花錢的地方很多。

我有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和我講,他的兒子放在岳父家帶,岳父很喜歡小孩,他還和我笑談一件事,說他岳父感歎一個月退休工資好幾千快要懟不住小外孫的花銷了。最後一起感歎,生個孩子容易,但是後期教育培養很痛苦。

他說生了個孩子一下子讓他回解放前了。馬上要準備錢上幼稚園。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如此拼命加大負擔,超負荷的運轉,供養孩子,送他們去教育。我們從近二十年這一批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人來看,實際上我們窮盡了一生,並沒有培養出多少高素質的人才。真的沒有幾個,成功的比率很少,很少。

但是,教育花錢這件事,形成了人生中,約定束成的事,這錢花得到底值不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在花,就好像買房一樣,明知從此是房奴,但還是得買。

同樣的道理,相對比小孩的花銷,老人的生老病死也正一步一步走向沉重負擔的深淵。

2017/7/18

基本上是兩個人養一個孩子。僅僅養小學階段,都是在拼命努力了。房貸,車貸,生活,各種開銷。一月工資下來,基本為無。

所以說,這年代,能生得起二胎的和是真小康家庭。

不要說供小孩讀書了。就是養嬰兒這個階段,我就親眼見身邊的小夫妻們拼命到懷疑人生。

奶粉,尿布,這裡,那裡總之花錢的地方很多。

我有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和我講,他的兒子放在岳父家帶,岳父很喜歡小孩,他還和我笑談一件事,說他岳父感歎一個月退休工資好幾千快要懟不住小外孫的花銷了。最後一起感歎,生個孩子容易,但是後期教育培養很痛苦。

他說生了個孩子一下子讓他回解放前了。馬上要準備錢上幼稚園。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如此拼命加大負擔,超負荷的運轉,供養孩子,送他們去教育。我們從近二十年這一批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人來看,實際上我們窮盡了一生,並沒有培養出多少高素質的人才。真的沒有幾個,成功的比率很少,很少。

但是,教育花錢這件事,形成了人生中,約定束成的事,這錢花得到底值不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在花,就好像買房一樣,明知從此是房奴,但還是得買。

同樣的道理,相對比小孩的花銷,老人的生老病死也正一步一步走向沉重負擔的深淵。

201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