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時期魏國很強大,為何曹操不登基稱帝!

曹操是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一生戰功赫赫,卻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討伐四方,在北方屯田,開墾農業,為中國北方統一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後被魯迅稱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但是一生卻沒有登記稱帝,這是為什麼呢?

曹操,配圖來源網路,侵權聯繫刪除

當時曹操,劉備和孫權形成三足鼎立勢力,為後來的晉朝的建立打下基礎,史書上給他一句極高的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管是梟雄也好,

能臣也罷,曹操一生的成就是他最好的評價。

劉備,配圖來源網路,侵權聯繫刪除

首先,三國後期,劉備,孫權先後稱帝,曹操卻遲遲不肯稱帝,當時曹操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遭到劉備,孫權,還有許多諸侯王的不滿,如果曹操廢掉漢獻帝自立為王,

肯定會遭到天下人的公憤,雖然自己已經控制住了北方,如果稱帝,自己也沒有很大的把握控制住局勢。

孫權,配圖來源網路,侵權聯繫刪除

其次,封建社會輿論真的可以置人於死地,這是當時的價值觀決定的,曹操當時稱帝,就屬於不忠不義,二來他也不敢輕易得罪那先權貴,

曹操看中的是實權,那些虛名他從不在乎。

曹操一直是以忠臣的形象在權貴面前,曹操被封魏王還給漢獻帝寫了一封書信,稱自己沒有取代他的想法,對朝廷是很忠實的,所以曹操不登記是明智的選擇,這樣他的忠臣形象一直會存在世間。

不知道小編說的這寫是不是正確,歡迎批評指正,反正我也不改,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