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Blippar推出“Halos”面部識別功能

2017年7月19日,隨著蘋果和Facebook等廠商都推出了全新的AR平臺,基於智慧手機的增強現實在未來幾個月中將會變得更加明顯。但顯然,初創公司是不會讓巨頭搶走所有的樂趣。

Blippar在穀歌眼鏡之前便已經在發力增強現實,

其執行總監奧馬爾·塔伊布(Omar Tayeb)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大概一千人裡面只有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增強現實。現在,Blippar的視覺識別技術已經可以識別500萬個物件,包括一個含有37萬個公眾人物的資料庫。”

今天,Blippar正式發佈了基於面部識別技術的社交功能“Halos”,

而測試版本將向所有的iOS和安卓用戶鋪開。這一功能可允許使用者把臉部掃描到應用程式,並通過代表當前心情的片段來自訂頭部周圍的各種泡沫,包括動畫表情符號、圖片、最近的推文、YouTube視頻或Spotify歌曲。

重點在於根據“面部設定檔”捕獲你當前的位置,而你只需通過一個跟在手機上註冊指紋那樣簡單的過程進行校準。

“Halos”功能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功能,

但十分依賴于使用該應用的朋友,而這對Blippar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Business Insider在今年4月報導稱,Blippar的核心應用程式的每月活躍使用者僅有大約50萬人。

雖然時機或許尚未成熟,但Blippar希望他們的應用程式可以最終成為一種增強現實流覽器,能夠把圖像識別引擎放在消費者的口袋中,讓他們在一瞬間發現和捕捉情景。

這家公司表示,他們的移動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為一項“展示”他們技術的工具,

他們瞄準的是其他有意採用其“視覺搜尋引擎”API的公司,因為他們的面部識別技術可能會吸引到有興趣設計身份驗證系統的客戶。

該公司表示,由於明顯的用戶隱私問題,他們不會向廣告客戶提供用於個人定位廣告的“面部設定檔”。用戶可以指定他們的個人資料是否對公眾可見。

或許沒有什麼比面部識別更為詭異的技術,但如果有關下一代iPhone將解鎖面部識別功能的傳聞屬實,

這項技術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會變得非常重要。另外,得益於ARKit這樣的平臺,其他增強現實功能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