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軍隱形艦載機不只是F35C,還有一款機不幸夭折

近期,美《聯合力量》和俄《航空港》等媒體不約而同地報導了世界各國研發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有關情況,認為在殲-15之後中國可能開發隱身艦載戰鬥機,強調作為全球頭號航母大國的美之經驗和教訓也值得中國研究。

這些信號表明,研發艦載隱形戰鬥機,已經成為解放軍的當務之急。

在美海軍艦載機發展歷史上,有一款花費大量資金和工程人員心血開發的艦載戰鬥轟炸機,後來因機身超重而被迫下馬,它就是誕生於1965年的F-111B戰鬥機。

該機經歷了漫長的“胎兒期”和誕生時的“陣痛”。最終還是不幸“夭折”,儘管是不成熟的試驗品,但為後來的F-35C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F-111戰鬥轟炸機綽號“土豚”,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1960年代開始精心打造的多用途中距離戰鬥/攻擊機。對於開發“土豚”戰鬥機,

美國空軍和海軍可謂一拍即合,早在1950年,美國空軍就開始計畫將“一百”系列飛機F-100、F-101和F-105退役,尋求裝備以對地攻擊為主、能執行高空轟炸任務的空中新秀。

美國海軍此時也在謀劃推出一款以對空截擊任務為主的艦載機,兩大軍種在裝備需求方面罕見地出現重合。

1960年美國新一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正式上任,把在福特汽車公司的經營管理手段帶到國防組織中,美軍迎來考驗和變革。正是在這位部長的極力要求下。一款同時滿足海軍和空軍的需求,甚至還能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提供支援的“集大成”飛機項目——FFX誕生了。

儘管美國國防部給出了通用性強、成本低等看似合理的解釋,但製造出能同時在高空、低空的不同速度區間都兼具良好作戰性能的“多面手”戰鬥機實屬難事。專案研究人員為此將關注點聚焦在當時尚未投入使用的“變後掠翼技術”以及並列座艙方案上。隨著項目的逐步深入,海空兩軍在飛機的尺寸、重量和武器系統上的分歧越來越大。

美國國防部不得不將通用性飛機拆分成空軍型F-111A和海軍型F-111B。

即便如此,對於美國海軍來說,1965年首飛的F-111B仍然太大、太笨重,為了將所有先進技術集成到一架飛機上,TFX項目的承包商使出渾身解數:除了通用動力之外,格魯曼、普惠、休斯和其他17個子承包商以及來自美國44個州的超過6000個供應商,為變後掠翼技術、彈射座椅、全天候導航、自動武器投放和低空自主駕駛等一系列新技術大費周章,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F-111B,註定成為在技術上不成熟的試驗品。

【歡迎訂閱“軍林天下”查看更多原創精彩內容。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剽竊必究】

為變後掠翼技術、彈射座椅、全天候導航、自動武器投放和低空自主駕駛等一系列新技術大費周章,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F-111B,註定成為在技術上不成熟的試驗品。

【歡迎訂閱“軍林天下”查看更多原創精彩內容。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