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品質風波未平,瑞風S3走下神壇,江淮還能撐多久?

眾所周知,出於對民族汽車工業的保護,就連一向備受關注的315晚會也鮮有自主品牌登臺。不過,凡是也有例外,有些事情不揭露對於普通消費者實在太不公平。2013年,江淮汽車因門板鼓包、車身銹蝕等大量投訴被推到風口浪尖,

時至今日也無法徹底扭轉消費者對其的惡劣印象。

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五年,

江淮汽車憑藉在新能源領域的努力,以及趕上SUV浪潮的好時機,在銷量上還是有了新突破,一度回歸到大眾的視線。但是,幾年前的品質問題依舊纏繞著江淮汽車,就連在SUV市場所向披靡的瑞風S3也面臨崩盤的趨勢。那麼,江淮汽車未來將何去何從?消費者應該再給一次機會給江淮嗎?

瑞風S3斷崖式下滑是預警信號

對於江淮汽車來說,瑞風S3肩負著提振品牌的重任。第50萬輛新車下線,

2016年累計銷量高達19萬輛,小型SUV年度銷量冠軍,這些資料都大大振奮了江淮在SUV市場發展的決心。

然而,看似風光的背後卻是S3銷量斷崖式下跌的局面。2017年2月,從江淮公佈的最新消息可以看到,瑞風S3的銷量僅為4000多輛。從月銷破2萬輛的高峰,跌至不足5000輛,

巨大的落差已經不能用春節假期這一藉口來逃避。

這不是第一次出現暴跌的情況,去年八月份,瑞風S3銷量跌落至4898輛,相比七月份大跌了近6000輛。銷量情況如此不穩定,這正是反映了江淮汽車面臨的巨大困境——品質不過關。

瑞風S3自2014年上市以來,保有量不斷攀升,

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投訴問題。尤其是消費者集中投訴的發動機、前後懸掛、轉向系統等等,全是車輛的致命部位,出現這些品質問題也讓消費者感到十分失望。瑞風S3的高性價比是不假,但終歸品質問題是才是關鍵。不少車主都表示,再也不會選擇江淮的產品。

SUV這塊香餑餑,吸引了大量的汽車廠商將發展重點轉移到這塊市場,江淮也是如此。而結果也令江淮十分滿意吧,畢竟銷量還是有明顯提升。但是,這樣的品質表現能讓江淮走多遠?SUV熱潮褪去後,裸泳的江淮很可能是第一批被淘汰出去的。

發力新能源,是補貼在作祟

作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大趨勢,新能源汽車在前兩年被炒得轟轟烈烈,各大品牌都有拿手好車推出,仿佛新能源汽車是極易研發的產品。不過,明白人也都看的出來,這不過是巨額補貼下的泡沫罷了。

用資料來說話,江淮純電動乘用車今年2月份共賣出125輛,同比下跌89%。這個資料意味著什麼?沒有在電池的研發製造上下大功夫,沒有把消費者關心的續航問題放在首位,沒有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在補貼褪去後就立馬失去了競爭力。

從江淮IEv6s使用的三星的18650型三元鋰電池未進入到國家電池補貼的“白目錄”,現階段無法獲得新能源汽車相關補貼的情況來看,江淮安身立命的本事還是捉襟見肘。就連在外觀設計上也始終擺脫不了山寨的影子。

當然了,不僅是江淮汽車,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也面臨銷量滑坡的問題。但是,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北汽新能源的續航里程表現都優於江淮新能源,而江淮新能源能的制勝法寶是?軲轆哥認為,補貼是一時的,真技術才是長久發展的終極武器。

軲轆哥說

縱觀江淮汽車的銷量資料,商用車佔據了大半壁江山,說明其在商用車領域的確很牛。但是在乘用車領域,江淮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消費者固然需要高配置、高性價比,但是發動機等核心部件更是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

發力新能源,是補貼在作祟

作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大趨勢,新能源汽車在前兩年被炒得轟轟烈烈,各大品牌都有拿手好車推出,仿佛新能源汽車是極易研發的產品。不過,明白人也都看的出來,這不過是巨額補貼下的泡沫罷了。

用資料來說話,江淮純電動乘用車今年2月份共賣出125輛,同比下跌89%。這個資料意味著什麼?沒有在電池的研發製造上下大功夫,沒有把消費者關心的續航問題放在首位,沒有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在補貼褪去後就立馬失去了競爭力。

從江淮IEv6s使用的三星的18650型三元鋰電池未進入到國家電池補貼的“白目錄”,現階段無法獲得新能源汽車相關補貼的情況來看,江淮安身立命的本事還是捉襟見肘。就連在外觀設計上也始終擺脫不了山寨的影子。

當然了,不僅是江淮汽車,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也面臨銷量滑坡的問題。但是,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北汽新能源的續航里程表現都優於江淮新能源,而江淮新能源能的制勝法寶是?軲轆哥認為,補貼是一時的,真技術才是長久發展的終極武器。

軲轆哥說

縱觀江淮汽車的銷量資料,商用車佔據了大半壁江山,說明其在商用車領域的確很牛。但是在乘用車領域,江淮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消費者固然需要高配置、高性價比,但是發動機等核心部件更是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