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豬市之“多收了三五鬥”:5大豬企多養了300萬頭豬 卻少賺了60億

本周,統計局發佈了上半年主要經濟資料。上半年全國生豬存欄40350萬頭,同比增長0.4%;生豬出欄32183萬頭,同比增長0.7%,豬肉產量2493萬噸,同比增長0.8%。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比全年上半年增加了224萬頭,

豬肉產量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20萬噸,以13.8億人口計算,人均佔有量增加了0.14公斤,不到3兩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豬肉產量增長不到1%,豬價卻下跌了30%。今年上半年豬價、豬肉價格持續下跌,據農業部監測,今年6月份豬價每公斤13.78元,同比跌32.5%;豬肉價格每公斤24.11元,同比跌22.9%。

是進口量激增導致供應進一步增加所致嗎。據海關資料顯示,今年1-5月,全國累計進口生豬產品111.21萬噸,同比減0.3%,其中鮮冷凍豬肉57.23萬噸,豬雜碎53.96萬噸。可見,今年豬肉進口量並未進一步增長,反而有所減少。

是成本大幅下降所致嗎。2016年之所以被稱為金豬年,除了豬價大漲之外,飼料價格低位也是促成養殖高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上半年,雖然玉米、豆粕價格依然低迷,

但相較與去年同期,繼續下行的空間並不大。據農業部監測,今年6月份全國玉米價格為每公斤1.90元,同比跌6.4%;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為每公斤2.96元,同比跌3.3%。

既然外來因素、成本等均未有明顯變化,豬肉產量多了一點點,豬價卻出現大幅下跌,只能用多收了三五鬥來形容了。

上半年豬價下跌,外購仔豬育肥的養殖戶已陷入虧損,而規模企業的情況雖然相對樂觀,但與去年相比,

也已經是天上地下之別了。

近期,上市企業紛紛發佈了中報業績預報,成績多不如人意。

創業板龍頭溫氏股份預計2017年上半年盈利16億至19億元,同比下滑74%至78%;上年同期淨利為72.27億元。上半年,公司商品肉豬銷量同比增長11.46%,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9.90%,商品肉豬盈利水準同比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溫氏生豬出欄約900 萬頭,同比增長11.8%,銷售額約165.8 億元,同比下降7.29%。

牧原股份日前下修半年報業績,

上半年淨利由此前預計的12.5億-15.0億,小幅下調至11.9億-12.1億(同比增幅為11%-13%),公司上半年累計出欄量達到295萬頭,同比增長153.5%。受益於規模的極速擴張,今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較上年仍有增長,但增幅大幅下滑。

天邦股份此前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3-1.8億元,去年同期為2.03億元,同比下降11.46%-36.06%。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出欄生豬44.17萬頭,同比增長108.5%。

以溫氏股份、牧原股份、雛鷹農牧、正邦科技、天邦股份5家養豬上市企業公佈的資料來看,

今年上半年,這5家企業生豬出欄量達到1455.11萬頭,較去年同期增加282.93萬頭,而淨利潤則由去年的95.66億頭大幅下降至36.38-41億元,大幅縮水54.66億元-59.28億元。5家企業多養了近300萬頭豬,卻少賺了60億,也是讓人大跌眼鏡。

當然,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224萬頭,而上述5家企業的生豬出欄量就增加了近300萬頭,也可以看出規模企業擴張之猛了。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養殖上市企業新建的養豬專案已超過900萬頭,發改委預計生豬產能在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密集的釋放,市場供應將會較為寬鬆,豬價整體仍會呈下降趨勢。

如果下半年豬價真的繼續下行,散戶的日子當然更不好過,而這些前期鉅資擴張的企業也極可能被深套,當然部分企業實力驚人可以無懼豬價漲跌,但不排除有個別企業盲目擴張導致未有成果先嘗苦果,甚至可能拖累公司其他業務發展。散戶和規模企業到底誰先會倒下,其實也未有定論。

而上述5家企業的生豬出欄量就增加了近300萬頭,也可以看出規模企業擴張之猛了。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養殖上市企業新建的養豬專案已超過900萬頭,發改委預計生豬產能在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密集的釋放,市場供應將會較為寬鬆,豬價整體仍會呈下降趨勢。

如果下半年豬價真的繼續下行,散戶的日子當然更不好過,而這些前期鉅資擴張的企業也極可能被深套,當然部分企業實力驚人可以無懼豬價漲跌,但不排除有個別企業盲目擴張導致未有成果先嘗苦果,甚至可能拖累公司其他業務發展。散戶和規模企業到底誰先會倒下,其實也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