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皇家加勒比#盛夏遊走雲臺山,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首發】

實用攻略:

雲臺山簡介:雲臺山位於河南省距省會鄭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縣境內,

總面積280平方公里,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等稱號於一身的風景名勝區。

雲臺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因峰冠雄,因峽顯幽,景色薈萃各不同。春來冰消雪融,萬物復蘇,小溪流水,山花爛漫,是春遊賞花、放鬆休閒的好去處;夏日鬱鬱蔥蔥的原始次生林,豐富獨特的飛瀑流泉,造就了雲臺山奇特壯美,如詩如畫的山水景觀,更是人們嚮往的旅遊避暑勝地;秋季來臨,層林盡染,紅葉似火,登高山之巔,觀雲台秋色,插茱萸、賞紅葉,遙寄情懷;冬季到來,大自然又把雲臺山裝扮的銀裝素裹,

冰清玉潔,但見群山莽莽蒼蒼,雄渾奇勁,不到東北就可以領略到壯美蒼茫的北國風光。

百家岩服務大廳:百家岩綜合服務大廳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綜合服務樓一樓大廳,大廳正前方是大型生態停車場,2005年5月1日正式啟用,

停車場面積35萬平方米,共設停車位4998個,其中大車位998個,小車位4000個。徹底解決的遊客“進不去,出不來”的問題。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雲臺山多功能服務大廳。這裡有售票處、驗票處、遊客服務中心、休息室、醫療室、餐廳、洗手間、購物區、話吧。其中遊客服務中心可以為您提供諮詢、行李免費寄存、景區風光片播放、觸控式螢幕導覽、語音導遊、廣播、紀念品、雨傘、嬰兒車、輪椅、手機加油站、投訴、臨時休息等服務。

溫馨提示:景區門票是通票制,分景點驗票,兩日內有效,但不能重複遊覽同一個景區,其中小寨溝景區包含三個景點潭瀑峽、泉瀑峽、獼猴穀,一次性驗票。目前,景區實行的是電子門禁系統,每人一張電子門票,請您保管好各自的門票,

不要丟失、彎折、浸水。驗票時,請把門票上的條碼在閘機上掃描一下,享受優惠票的遊客,同時請您主動出示一下相關證件。驗票後請您乘坐景區的綠色觀光巴士進行遊覽,兩日內,您可以憑票在指定的停靠點上下車。遊覽時,一請按照指定的登山線路遊覽,注意遊覽標誌;二請您配合我們的工作,維護景區的環境衛生和遊覽秩序;三護林防火、保護環境,請大家到專門設立的吸煙亭內吸煙。景區共有五個服務區,都可以為大家提供就餐和住宿,在那裡您可以享受到一種家庭式的居住環境,品嘗到一些山村風味和地方特產。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歡迎您詢問我們的工作人員,景區還設有諮詢熱線0391-7709001。

旅遊資源:雲臺山風景名勝區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茱萸峰、疊彩洞、獼猴穀、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青龍峽、峰林峽、雲溪穀等十二個景點,是一處以太行山岳豐富水景為特色,以峽谷類地質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科普生態旅遊精品景區。

交通:

長途汽車,過起了隱居的生活,至今在山中還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房屋。

百家岩寺塔又名“孝女塔”,呈八角形結構,塔門向東,整個塔是磚木混合結構,高20余米,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相傳唐代孝女為救其母而在此跳崖,為了紀念這位孝女,方修此塔。

百家岩寺塔每層高度自上而下遞減,塔體外形輪廓略呈抛物線形,每層簷下施仿木斗拱。

塔中供奉著天地百家岩全神。

子房湖又被稱為“平湖”,因漢代謀事張良(字子房)曾站在溝穀西側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後又隱退到此而得名。子房湖就在紅石峽的上游,遊客在遊覽完紅石峽都會從子房湖的大壩回到景區的公路。子房湖的湖面波光瀲灩,湖水清澈幽靜,全長4000多米,據說有一年在這裡的水庫中發現了“桃花水母”,只有拇指大的水母與大熊貓和金絲猴並稱為三絕,這也在一方面揭示了子房湖水質之好。

遊覽子房湖最好的方式是乘坐快艇和動感飛艇,乘坐動感飛艇可以體驗到水中的驚險和刺激,而乘坐快艇的時候也許在不經意之中你也會發現“桃花水母”這種美麗的動物。

這就是子房湖的水壩,子房湖景區現已開發了水上樂園,大家可以自願選擇乘快艇進行水上遊覽。

遊客乘坐快艇遊覽子房湖,也許會有一種到了三峽的錯覺。

在子房湖的北端,有一座山峰酷似大佛,整尊大佛不僅有栩栩如生的面相、垂肩的雙耳、交☆禁☆合的雙手、盤坐的雙腿,而且座下是蓮花狀的山丘。晴天時,天空上白雲朵朵,山水間煙霧飄渺,大佛若隱若現,神妙無比。每當早晨和黃昏,霞光映照,大佛通體生輝,輪廓分明,形象逼真,堪稱雲臺山一奇觀。

這裡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遊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

水也給人一種無窮的遐想和力量,雲臺山中有山有水有綠蔭,也成為了夏季人們避暑的好地方。

子房湖是紅石峽的出口,與人潮擁擠的紅石峽相比子房湖的遊客只能乘船來遊覽,相比之下顯得幽靜了很多,而紅石峽中的水和瀑布都是來自與子房湖。

子房湖在雨季的時候蓄水,旱季時開閘放水,這樣就保證了紅石峽一年四季都有水的靈動與秀氣,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水精品畫廊”。

在子房湖的出口處有餐飲中心和遊客購物中心。

在高處俯覽子房湖,夕陽下陰一半晴一半的湖面。

在我國北方的山大多都缺水,所以像雲臺山這樣泉水瀑布不計其數的山巒就顯得格外珍貴。潭瀑峽又被稱為“小寨溝”,這裡風光宜人,“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是潭瀑峽秀美風光的真實寫照。

步入潭瀑峽,山谷兩側都是都是二、三百米的山峰,峽谷中就可以聽到泉水和瀑布的天籟之音,這裡的峽谷水流湍急,蜿蜒跌宕,富於變化。水一直都會在你身邊,有時是在亂石中穿行、有時是在淺灘上漫過、有時是在懸崖上跳躍,讓人充滿了涼爽和驚喜。雲臺山的山水值得每一個愛好旅遊的人駐足與留戀。

潭瀑峽內著名的景觀有:龍蛇潭、情人瀑、金龍臥波、丫字瀑、清漪池、不老泉、洗硯池等等。

潭瀑峽也成為是雲臺山峽谷極品的主要代表。

雲臺山特殊的地質地貌特稱也成為了全國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基地。

山水和眾多的植被也讓潭瀑峽成為了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俗話說山無水便無趣,進入潭瀑峽一路之上溪水、瀑布、幽潭相互追逐,交織環繞,水就在你的腳邊,在你的身旁,在你視線所及的任何地方。

壽字石,石頭在這裡也成為了自然與人文互相結合的景象。

情人瀑,群瀑自高岩跌落,瀑分三層,且每個斷層都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流入一個潭裡,如情人耳鬢絲磨,竊竊私語。

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就發源于河南焦作溫縣的陳家溝。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複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丫字瀑,瀑高十余米,瀑下潭深五六米。掛在兩層山階上,呈丫字形。這裡也成為了潭瀑峽中眾多遊客休憩,合影流年的好地方。

這些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瀑布也形成了雲臺山的水體景觀。

潭瀑泉的地貌也是雲臺山特殊的地質特點的展現。

石硯磨穿的洗硯池。

據專家介紹,潭瀑峽內的泉水集太行山的夏雨冬雪,滲漏流動五十多公里,是不可多得的優質礦泉水,很多遊客來到峽谷內還會接幾瓶這裡的泉水喝。

試劍石,傳說唐王李世民在討伐劉武周時,竹林七賢之一向秀的後代向李世民獻寶劍,名曰:嵇康劍。

李世民執此劍向此青石連劈兩下 ,至此石上仍留有劍痕。

潭瀑峽的最北面,是一個U型峽谷,三面環山,一面敞口,溝底的寬度大於穀的頂部,峽谷就像一個口小肚子大的罎子。我們四周除了垂直陡峭的山崖外,只剩下頭頂的一片藍天,有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這是雲臺山最有特色的地貌類型——甕穀。在峽谷的岩壁上有一幅天然的龍鳳呈祥圖。

潭瀑峽不遠處就是泉瀑峽,這裡原名老潭溝,來泉瀑峽最好的時間是雨季,這裡最讓人驚奇的就是位於峽谷盡頭落差高達到314米的“雲台天瀑”,它上吻藍天,下蹈石坪,宛若銀河飛落,非常壯觀。

DAY3:茱萸峰,俯覽雲臺山美景的絕佳之地

茱萸峰是雲臺山的主峰,海拔1297.6米,我們大家熟悉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那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據說就是在登頂茱萸峰而思念兄弟的時候創作的,其實茱萸峰也是眾多文人墨客和僧道修行的聖地,在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周邊的人都會來茱萸峰上插茱萸,喝黃酒,來祈福辟邪。

在茱萸峰下有很寬闊的停車場,其實茱萸峰停車場的海拔高度差不多就有1000米,我們攀登茱萸峰實際上只需要登上差不多300米的淨高,但這300米的淨高其實是山路,光是臺階就有1600多級,想要在茱萸峰遙望雲臺山的美景還是需要有一定毅力的。

在登茱萸峰的入口處我們就可以看到詩人王維和藥王孫思邈的石刻像,孫思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雲臺山就是他主要的活動場所之一,沿著他的石刻像往前走就可以看到“藥王洞”的遺跡。

藥王洞前有一棵千年的紅豆杉,掩護著幽深的岩洞。紅豆杉,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南國樹種,在我國北方極其罕見。據說這顆紅豆杉是一隻遷徙的候鳥,把紅豆的種子從遙遠的南方帶到了這裡,落在這裡生根長大,而且一活就是上千年。

藥王洞相傳是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地方。孫思邈一生酷愛遊覽祖國的名山勝水,在他采藥行醫的時候來到了雲臺山,見到這裡峰險穀幽,草木茂盛,有許多珍惜的物種,於是就決定在這裡居住下來,每天采藥煉丹,造福於人,後來被人尊奉為藥王。他一生活了140歲,其著作《千金方》、《千金翼方》被醫學界稱為“方術之祖”。

茱萸峰也是我國著名的中草藥出產地,這裡由於土壤肥沃,四季溫差明顯,很早就有種植地黃、牛膝、山藥、菊花四種中藥材的傳統習慣。四大懷藥以悠久歷史和優秀品質迅速聞名全國,明清時期貴為宮廷貢品。國人所推崇的千年補養第一方“六味地黃丸”就採用懷地黃和懷山藥為主要成分。懷藥也稱為了很多遊客來這裡所選購的旅遊紀念品之一。

茱萸峰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3%,這裡古樹眾多,其中還有很多珍貴的千年名樹紅豆杉、太行花等等,是一處天然的氧吧。

在登臨峰頂的路上還有很多同心鎖和紅黃的綢帶,同心鎖代表鎖住愛情,綢帶上寫著人們彼此的祝福。

茱萸峰的峰頂也是拍攝雲臺山日出和日落的絕佳位置。

雲臺山在道教系統中被稱為“北頂”,和被稱為“南頂”的武當山地位相當,同為道教聖地。玄帝宮主要由“真武殿”、“娘娘殿”和“財神殿”組成。

真武殿位於茱萸峰之巔,在道教傳說中,真武大帝在雲臺山修煉成仙,後被封鎮守武當山,而玄帝宮成為其行宮。真武大帝每年都要回雲臺山玄帝宮駐錫、顯靈,所以玄帝宮歷來香火旺盛。我們在這裡的時候還看到了有的遊客專程回到玄帝宮還願。

茱萸峰峰頂的“玄帝宮”始建于唐代,時稱“玄元廟”,是雲臺山道教的最主要道場,歷代屢有毀圮,現存的建築多為近年重建。

紅紅的牌子上掛滿了人們的祝福。

雲臺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6米。在這裡可以看到景區大巴來到茱萸峰所走的盤山公路。

茱萸峰之上的風景非常美,站在峰頂就可以看到腳下的群山和浮雲,猶如來到了仙境一般。

在茱萸峰的平臺可以遙望紅石峽中的山谷。

遊客遊覽茱萸峰有兩條線:一是攀登茱萸峰,可以感受唐詩中的豫北仙山;二是去“鳳凰嶺”體驗雲臺山的玻璃棧道。很多年輕人都是再攀登完茱萸峰在另一條路下來之後,再去體驗玻璃棧道,這其實還是需要一定的體力的,而雲臺山的玻璃棧道也成為了旅遊團雲臺山一行中必到的一處景點。

玻璃棧道現在已經成為山嶽風景區中的一種非常時髦的旅遊設施,以其通過視覺的衝擊,遊人走在上面會產生一種心理的緊張和刺激,深深受到眾多遊客們的青睞。

鳳凰嶺玻璃棧道就位於茱萸峰景點之中,這是在垂直高度680米的懸崖建造的U形玻璃棧道,被稱為中原首條U形高空玻璃棧道。這個空中棧道盤旋而下,遊人行走在其間,會有一種淩空萬丈的驚險感受。

鳳凰嶺玻璃棧道有兩條,這一條全長120米,暫時還沒有開放。

鳳凰嶺玻璃棧道海拔約1297.6米,寬1.6米,棧道為透明玻璃製成,在玻璃棧道上舉目遠眺,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從茱萸峰峰頂到鳳凰嶺玻璃棧道基本都是下坡路和山路,大約40分鐘就可以走到,但是一般來玻璃棧道的遊客要比登茱萸峰的多很多。玻璃棧道的安全洗漱還是非常高的,它的堅固性不比木質、金屬和鋼筋混凝土的差,但是很多遊客走在上面還是會把腳盡可能的踩到靠近山體的一側或是緊緊的抓住護欄,以防“不測”,還有的人嘴中會不時的發出尖叫聲。

鳳凰嶺這裡的風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周邊的千溝萬壑可謂盡收眼底。

鳳凰嶺玻璃棧道總長只有短短的68米,只用幾分鐘就可以走完,讓人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一鬥水村位於焦作市東北四十多公里的修武縣雲臺山鎮,雲台山茱萸峰景點向北五公里的太行深山區,這裡是河南省與山西省以及輝縣,修武,陵川三個縣的交界處,我們從茱萸峰開車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這個位於太行深處的小山村,這裡海拔1100多米,全村有3個自然村,55戶、211口人,因村西北處有一水泉,泉眼是一天然形成的巨石,全口大小如鬥,一年四季清泉不斷,所以這個村就被命名為“一鬥水村”。

一鬥水村是南北走向,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或兩三家一處,或六七家一片,各家房前屋後都有不同種類的樹木,在夏天的時候,枝葉茂盛,只有走進這裡才會看到房屋,“有山有水有樹林”也成為了一鬥水村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這條小道的旁邊,有一口清泉,只有二尺見方,深也是二尺有餘,一次只能取水一桶,以前的商旅們路經此地,往往喜歡停留在此,汲飲泉水休息,久而久之,這裡有了客棧,並形成了村落。

村子周圍有五座名山:分別是忙牛山,樺尖山,南大山,大方山和小方山。他們首尾相連與南端的雲台山茱萸峰相輝呼應。

山上樹木茂盛,野草叢生,各種藥材星羅棋佈,經常有采藥人在山中采藥。

一條青石古路從村中穿過,這條路北到山西,南通青口坡大草坪,穿過大草坪直達焦輝公路。相傳,早在明朝時候一鬥水村就已經遠近聞名,各方人士往來不息一鬥水素以山高路險二著稱,南來北往的人到了這裡就叫苦連天,於是全村老少便組織起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歷時數年修成了這條青石路。該路面全部用青石條,青石板鋪成,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氣勢宏偉壯觀。

古官道旁立有石碑介紹了這條小道的來歷。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一鬥水村在很早的時候就是重要的商業通道,通過這條小道,古代的商旅們把南方及中原地區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商品馱運到山西及關外。

走在古官道的綠蔭之中,仿佛到了世外桃園,身心也與大自然美景融為了一體。古道寬處有兩米,狹窄處僅一米多,只能容兩匹騾馬並行。村民介紹,古道為下山騾馬車隊精心鋪設,坡度和緩,利於車馬行駛,緩解疲勞。古道長200多公里,向北可直通山西省陵川縣城。

山中的野雞蛋。

在一鬥水村,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這些古老的石頭房子。村之中每家每戶蓋的都是石頭房子,其中現存明清時期的石頭房有數十間,全部由石頭精雕細琢而成,其門窗、椽簷、階石、欄杆等,無不造型精巧,匠心獨具。

李家大院正門,李家大院和賈家大院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李家大院建於1845年,賈家大院建於1850,建築面積都為三百多平方米,均歷經了百餘年的風雨滄桑。

李家大院。

一鬥水村是正方形四合院,院落的主人也是一鬥水村打破閉塞交通的歷史見證人。

我們這一天中午在李家大院吃了農家飯,有燉土雞,清炒野韭菜、涼拌野木耳、土雞蛋炒番茄,炒米飯等等,這裡的菜都是在村中種植的無污染綠色蔬菜,雞、兔等也都是當地的土雞,土兔。飯後我們在石頭老屋裡休息,屋子裡並沒有空調和電扇,但是卻有著自然的涼爽。

李家大院的主人將自家房子改造成了農家旅舍,這裡的石屋不但美觀,還堅固防盜,關上屋門,木頭落槽,外面人用刀都撥不開,加上下面嵌入石頭的圓木,整個門非常堅固。

河南的剪紙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剪紙就已在民間廣泛流行,還出現了以此為生的剪紙藝人,而且技藝已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向我們表演這項絕藝。

一鬥水村的人口並不多,走在村中的小巷可以感覺到這裡的清靜和安逸,村民介紹,這裡冬暖夏涼,夏季氣溫比山外低10攝氏度左右。

清朝時期所建的關帝廟,曾鼎盛一時。

殿中供奉著關帝爺,除了關帝外,這座廟還供奉著牛馬王等,商人們希望這些神靈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車隊牲畜平安。

關帝殿對面是一個古戲臺,兩旁還各設有二層廂房包間,由此可一窺當年繁華景象。村中的村民介紹到,一鬥水村的民俗活動非常豐富,每年的三月三、春節等重大農曆節日,這裡都會舉行廟會,人們上午逛廟會,下午就聚在戲臺下看戲。院內可容納300多人看戲,有時連牆頭上都站的有人。

如今的關帝廟房屋大多都已經損壞了,到處長滿了荒草,來這裡的遊人只能在石牆石板之間,感觸這裡曾經厚重的歷史。

萬善寺也是雲臺山眾多景區中的一個,與人山人海的紅石峽和人頭攢動的潭瀑峽相比,這裡就顯得幽靜了很多。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所以自古以來寺廟和道觀一般都會坐落在景色秀麗的名山勝景之中。

萬善寺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當年之所以選擇在雲臺山建寺廟,是有位居四方中央、土生萬物、萬法歸宗的寓意。萬善寺的寺名為明神宗御賜,在建成之後的四百多年以來,經過歷朝歷代屢經擴建和翻修,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規模,萬善寺的香火也與雲臺山的風光相輔相成。

萬善寺就坐落在形似乳☆禁☆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麵,周圍青山環抱,風景秀麗。在雲臺山景區中乘坐旅遊大巴也可以到萬善寺,這一條路線相對遊客比較少,難得的是在寺廟周邊並沒有一些僧侶和商販向遊客推銷一些法物紀念品,也讓我增添了對這座寺廟的莫名好感。

進入山門之前需要爬一小段樓梯,經過一條長長的林蔭道,古寺環抱于青山之中。

慈航普度,指的是佛祖慈愛,普度眾生的意思。

寺門前莊嚴威武的一對石獅。

萬善寺作為皇家寺院,曾興盛一時,當時共有寺廟60多座,為中原之最。明朝官吏也多在萬善寺出家。清兵入主中原後,因寺內多明朝官吏出身的和尚,萬善寺遭到嚴重焚燒破壞,但萬善寺作為臨濟宗的祖庭一直傳至三十九祖。抗戰時期,萬善寺又遭焚毀。1990年,萬善寺才被重建。

萬善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東西配殿。天王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殿中供奉彌勒佛塑像。

雲臺山的道觀很多,而萬善寺是唯一的佛家寺院。

僧侶的背影。

大雄寶殿(左)、天王殿(右)和鐘樓(後)。

大雄寶殿為歇山頂懸山式建築,雕樑畫棟,斗拱層層疊疊。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鍍金銅坐像,在金佛兩側的北牆壁上有彩色壁畫,東面是觀音菩薩,西面是文殊菩薩。在大殿東、西牆壁上有大型彩畫十八羅漢。在大雄寶殿前掛滿了紅色的祈福帶。

萬善寺可以參觀的地方並不多,大約半個小時就可以轉完,來這裡最好的時間還是黃昏的時候,此時會相對幽靜很多。

在距離萬善寺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尊高高的雲台觀音塑像佇立于兩層樓之上。

DAY4:紅石峽,歷經14億年形成的地質奇觀

雲臺山是太行山中的一處絕美景色,雲臺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如詩如畫的山水景觀成為了人們嚮往的旅遊避暑地,14億年前的地殼運動造成了現在的地震遺跡,23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使雲臺山區進一步抬升,形成了現在特有的岩溶地貌特徵。

站在雲臺山紅石峽的峽谷谷底向上看,紅色的岩壁拔地而起,身邊都是90度的石壁,讓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太行山的峰巒疊翠和雄奇險秀。

紅石峽的峽谷像一個口小肚子大的罎子,這也成為雲臺山最有特色的地貌類型,在2004年2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專家評審大會上,雲臺山地質公園成為了首批28個世界公園中的一員。

紅石峽原名溫盤峪,因為山體中含有大量的鐵礦石,讓山體呈現赤紅色,一進入紅石峽兩邊都是赤紅色的岩石,與峽谷間的水相映成趣。

紅石峽外曠內幽,奇景深藏,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的一個巨大盆景,因為這裡又像名山大川的濃縮,園林專家便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畫廊”。

峽谷中兩側是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抱,這也使峪內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獨特的氣候特點,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峪內卻涼爽宜人,在峪外天寒地凍之時,峪內卻青草不枯,仿佛處在恒久的溫暖中,故也叫溫盤峪。

在峪內有九龍潭,相傳為古時九龍棲息之地,分別為白龍潭、子龍潭、眠龍潭、青龍、黃龍、臥龍、黑龍、首龍等。

紅石峽歷來以“三奇”著稱於世。其一,奇在小中見大。紅石峽南北長2公里,深68米,東西寬兩米至三十米不等,而在這緊湊空間內卻集泉、瀑、溪、潭、峻峰、怪石等景觀於一澗,融奇、雄、秀、險、幽、於一峽,巧妙地將大自然的陽剛之氣和陰柔之美融為一體,將山川精華薈萃於方寸之中。

其二,其在深藏於地下。其山,為山下之山;其水,乃水下之水。千般美景和萬種風情皆深藏在地面之下。

其三,其在四季如春。這裡群山懷抱,峽谷空氣不能與外界空氣進行充分的交流,於是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盛夏時節,峽外酷熱難耐,峽內則涼爽宜人;隆冬時節,峽外天寒地凍,峽內則花紅草綠、溫潤如春,冬暖夏涼。

這裡的水,水深處湛藍無比,水淺處清澈見底,這裡的石壁是棕紅色的,天空是藍色的,藍天、石壁和水一起形成了“碧水丹崖藍天”的精妙組合。

在紅石峽遊覽有專門的旅遊路線,這裡不走回頭路。

在秀麗的黃龍潭中也分部著大量極具觀賞性的天然奇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的奇石,它的紋理自然,古樸悠悠,灑脫飄逸。

雲臺山的地層結構、地質地貌、水體景觀,植被生物非常豐富。在紅石峽的白龍潭,地質學家發現了34億年前的鋯石,這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

行至黑龍潭,一持瀑布從山壁間噴薄而出,如堆雪飄楊,十分壯觀,動態的水流入靜態的水中,十分美麗。

雲臺山的甕穀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呢?當瀑布從上傾瀉而下時,流經兩組不同寒武紀時代的灰岩,上面厚的層狀的灰岩相對結合的緊密,下面是薄層狀的易碎的灰岩,日久天長,流水不斷的沖刷,下面易碎的灰岩被水淘出大洞,形成上部小,下部大的甕谷地形。

夏季的時候走在紅石峽之中,山峰夾著水霧迎面撲來,腳下是深潭,身邊是一個接一個的瀑布,讓酷暑也變得清涼了很多。

因為瀑布流過的地方有很多岩石,使大瀑布形成了一個個的小瀑布,瀑中有瀑,讓這些瀑布也都猶如閃著光亮的水簾一般。

如果想更好的瞭解和認識雲臺山的話,那麼就可以到這座新落成的“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看一看。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配套設施,整個博物館主體分為三層,地上兩層和地下一層,博物館的建成可以更好的對遊客進行地質科普的宣傳,人們在瞭解雲臺山地質地貌的同時,也起到了更好的宣傳作用。

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大自然的力量是人們難以想像的,它可以鍛山裂海,造化神工,巨力萬鈞的裂谷作用,曠日持久、鍥而不捨的水蝕雕琢,最終造就了雲臺山地區博大精深的地質地貌景觀和異彩紛呈的自然山水。走進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可以讓人穿越時空,去探秘世界,揭秘雲臺山的地質演變。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雲臺山景區岸上服務區老山門處,北鄰雲臺山主題碑及山門停車場,東側緊靠景區主要遊覽車道,且有山間水道相伴而過,這裡不僅交通便利,而且風光秀麗。

博物館主體總建築面積3328㎡,其外形依據漢字“山”和地殼運動變形演變而來,展示區的內部分為相約雲臺山、相識雲臺山、走進雲臺山、探秘雲臺山、輝煌雲臺山五大主題。總共11個展廳156塊展板和328塊標本,館中充分利用了圖片、文字、模型、實物、影視、虛擬實境等多樣化、多形式的高科技向來訪者系統的展示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貌演變和地質特徵,普及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科普知識。

河南省有很多地質公園,其中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嵩山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都是世界級的。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在佈局、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等方面都突破了老博物館的束縛,主要採用立體化布展與裝飾工程,利用一些虛擬場景、遊客互動、雕塑模型等表現形式,結合雲臺山的地質特徵與人文資源,將博物館按其功能劃分7部分6個廳。分別為:序廳、地球科普廳、古陸變遷廳、太行隆升廳、雲台地貌廳、物華天寶廳和多媒體廳。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地質構造形式多樣,地質遺跡豐富多彩,是世界上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我們今天所看到一山一石,其實都是經過長達數億年漫長的地質年代演變而形成的,雲臺山地區更是經歷了25億年以上的火獄、水侵、風蝕,才形成了今天的靈山秀水。

博物館在落成之後經常會有學生們來這裡進行科普教育,同學們通過利用剛學到的科普知識與身邊的標本實物進行對照,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地質知識的興趣,樹立了保護地質遺跡的意識,在領略大自然神奇的同時,也更好的瞭解了雲臺山的地質地貌特點。

遠在25億年前的太古宙時期,雲臺山地區是一片廣闊的海洋,它慷慨的接納了陸源沉積、化學沉積和火山噴發的沉積。發生在25億年的嵩陽運動,使幾千米厚早期沉積物結晶變質,伴隨著褶皺,並形成以北西-南東向構造為特徵的片理化和片麻理化變質岩。

在早元古代,雲臺山地區處於陸地環境下,地表遭受風化剝蝕,地下花崗質岩漿侵入,距今19億年的中條運動,再一次導致本區發生大面積的區域變質,結晶基底到此最終形成。岩層中的片理、片麻理等變質形跡,真實記錄了當時的面貌。

從19億年到距今2.05億年的近17億年間,也就是地質歷史上的中條運動之後到燕山運動之前,雲臺山地區的地殼運動進入整體升降的震盪造陸階段,整個地區時而深入海底,時而露出海面,從而沉積了幾套諸如濱海相、潮坪-淺海相、海陸交互相及陸相的沉積建造。

這一地區豐富的煤炭、鋁土礦、水泥灰岩就是這一時期沉積形成的產物。同時,海水的強烈動盪,形成了豐富的層內構造,其中最典型的當屬鮞狀灰岩和羽狀交錯層理。那些鮞卵狀的小顆粒是在海水的搖盪下,沉積物均勻包裹懸浮在海水中的小顆粒形成的。羽狀交錯層理是潮漲潮落等雙向水流環境中的沉積傑作。藻類、疊層石、三葉蟲、角石、菊石等古生化石記錄了生物的生息繁衍。

這些大量留在地層中的資訊像磁石般地吸引著探索者的目光。在大的構造方面,蓋層與結晶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觸;而發育在蓋層間的平行不整合遺跡,真實地記錄了海進海退,從海到陸的全過程。

青龍峽是雲臺山的主要景點之一,這裡瀑飛泉懸,潭幽溪清,自然的靈性和生命的靈動在青龍峽演繹得生靈活現,也是人們夏季避暑的好去處。

神農山也是國家5A級風景區,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沁陽市。

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由於內外力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地層剖面、地質構造、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礦物、岩石、水體和地質災害遺跡等,其中具有獨特性和典型價值的,便成為人類所關注的地質遺跡。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中重要的地質標本。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不僅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一張精美的名片,更將成為地質公園科普、科研的重要基地,將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全文完。

來自途牛用戶落榜進士景區共有五個服務區,都可以為大家提供就餐和住宿,在那裡您可以享受到一種家庭式的居住環境,品嘗到一些山村風味和地方特產。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歡迎您詢問我們的工作人員,景區還設有諮詢熱線0391-7709001。

旅遊資源:雲臺山風景名勝區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茱萸峰、疊彩洞、獼猴穀、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青龍峽、峰林峽、雲溪穀等十二個景點,是一處以太行山岳豐富水景為特色,以峽谷類地質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科普生態旅遊精品景區。

交通:

長途汽車,過起了隱居的生活,至今在山中還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房屋。

百家岩寺塔又名“孝女塔”,呈八角形結構,塔門向東,整個塔是磚木混合結構,高20余米,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相傳唐代孝女為救其母而在此跳崖,為了紀念這位孝女,方修此塔。

百家岩寺塔每層高度自上而下遞減,塔體外形輪廓略呈抛物線形,每層簷下施仿木斗拱。

塔中供奉著天地百家岩全神。

子房湖又被稱為“平湖”,因漢代謀事張良(字子房)曾站在溝穀西側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後又隱退到此而得名。子房湖就在紅石峽的上游,遊客在遊覽完紅石峽都會從子房湖的大壩回到景區的公路。子房湖的湖面波光瀲灩,湖水清澈幽靜,全長4000多米,據說有一年在這裡的水庫中發現了“桃花水母”,只有拇指大的水母與大熊貓和金絲猴並稱為三絕,這也在一方面揭示了子房湖水質之好。

遊覽子房湖最好的方式是乘坐快艇和動感飛艇,乘坐動感飛艇可以體驗到水中的驚險和刺激,而乘坐快艇的時候也許在不經意之中你也會發現“桃花水母”這種美麗的動物。

這就是子房湖的水壩,子房湖景區現已開發了水上樂園,大家可以自願選擇乘快艇進行水上遊覽。

遊客乘坐快艇遊覽子房湖,也許會有一種到了三峽的錯覺。

在子房湖的北端,有一座山峰酷似大佛,整尊大佛不僅有栩栩如生的面相、垂肩的雙耳、交☆禁☆合的雙手、盤坐的雙腿,而且座下是蓮花狀的山丘。晴天時,天空上白雲朵朵,山水間煙霧飄渺,大佛若隱若現,神妙無比。每當早晨和黃昏,霞光映照,大佛通體生輝,輪廓分明,形象逼真,堪稱雲臺山一奇觀。

這裡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遊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

水也給人一種無窮的遐想和力量,雲臺山中有山有水有綠蔭,也成為了夏季人們避暑的好地方。

子房湖是紅石峽的出口,與人潮擁擠的紅石峽相比子房湖的遊客只能乘船來遊覽,相比之下顯得幽靜了很多,而紅石峽中的水和瀑布都是來自與子房湖。

子房湖在雨季的時候蓄水,旱季時開閘放水,這樣就保證了紅石峽一年四季都有水的靈動與秀氣,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水精品畫廊”。

在子房湖的出口處有餐飲中心和遊客購物中心。

在高處俯覽子房湖,夕陽下陰一半晴一半的湖面。

在我國北方的山大多都缺水,所以像雲臺山這樣泉水瀑布不計其數的山巒就顯得格外珍貴。潭瀑峽又被稱為“小寨溝”,這裡風光宜人,“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是潭瀑峽秀美風光的真實寫照。

步入潭瀑峽,山谷兩側都是都是二、三百米的山峰,峽谷中就可以聽到泉水和瀑布的天籟之音,這裡的峽谷水流湍急,蜿蜒跌宕,富於變化。水一直都會在你身邊,有時是在亂石中穿行、有時是在淺灘上漫過、有時是在懸崖上跳躍,讓人充滿了涼爽和驚喜。雲臺山的山水值得每一個愛好旅遊的人駐足與留戀。

潭瀑峽內著名的景觀有:龍蛇潭、情人瀑、金龍臥波、丫字瀑、清漪池、不老泉、洗硯池等等。

潭瀑峽也成為是雲臺山峽谷極品的主要代表。

雲臺山特殊的地質地貌特稱也成為了全國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基地。

山水和眾多的植被也讓潭瀑峽成為了夏季避暑的好地方。

俗話說山無水便無趣,進入潭瀑峽一路之上溪水、瀑布、幽潭相互追逐,交織環繞,水就在你的腳邊,在你的身旁,在你視線所及的任何地方。

壽字石,石頭在這裡也成為了自然與人文互相結合的景象。

情人瀑,群瀑自高岩跌落,瀑分三層,且每個斷層都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流入一個潭裡,如情人耳鬢絲磨,竊竊私語。

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就發源于河南焦作溫縣的陳家溝。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複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丫字瀑,瀑高十余米,瀑下潭深五六米。掛在兩層山階上,呈丫字形。這裡也成為了潭瀑峽中眾多遊客休憩,合影流年的好地方。

這些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瀑布也形成了雲臺山的水體景觀。

潭瀑泉的地貌也是雲臺山特殊的地質特點的展現。

石硯磨穿的洗硯池。

據專家介紹,潭瀑峽內的泉水集太行山的夏雨冬雪,滲漏流動五十多公里,是不可多得的優質礦泉水,很多遊客來到峽谷內還會接幾瓶這裡的泉水喝。

試劍石,傳說唐王李世民在討伐劉武周時,竹林七賢之一向秀的後代向李世民獻寶劍,名曰:嵇康劍。

李世民執此劍向此青石連劈兩下 ,至此石上仍留有劍痕。

潭瀑峽的最北面,是一個U型峽谷,三面環山,一面敞口,溝底的寬度大於穀的頂部,峽谷就像一個口小肚子大的罎子。我們四周除了垂直陡峭的山崖外,只剩下頭頂的一片藍天,有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這是雲臺山最有特色的地貌類型——甕穀。在峽谷的岩壁上有一幅天然的龍鳳呈祥圖。

潭瀑峽不遠處就是泉瀑峽,這裡原名老潭溝,來泉瀑峽最好的時間是雨季,這裡最讓人驚奇的就是位於峽谷盡頭落差高達到314米的“雲台天瀑”,它上吻藍天,下蹈石坪,宛若銀河飛落,非常壯觀。

DAY3:茱萸峰,俯覽雲臺山美景的絕佳之地

茱萸峰是雲臺山的主峰,海拔1297.6米,我們大家熟悉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那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據說就是在登頂茱萸峰而思念兄弟的時候創作的,其實茱萸峰也是眾多文人墨客和僧道修行的聖地,在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周邊的人都會來茱萸峰上插茱萸,喝黃酒,來祈福辟邪。

在茱萸峰下有很寬闊的停車場,其實茱萸峰停車場的海拔高度差不多就有1000米,我們攀登茱萸峰實際上只需要登上差不多300米的淨高,但這300米的淨高其實是山路,光是臺階就有1600多級,想要在茱萸峰遙望雲臺山的美景還是需要有一定毅力的。

在登茱萸峰的入口處我們就可以看到詩人王維和藥王孫思邈的石刻像,孫思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雲臺山就是他主要的活動場所之一,沿著他的石刻像往前走就可以看到“藥王洞”的遺跡。

藥王洞前有一棵千年的紅豆杉,掩護著幽深的岩洞。紅豆杉,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南國樹種,在我國北方極其罕見。據說這顆紅豆杉是一隻遷徙的候鳥,把紅豆的種子從遙遠的南方帶到了這裡,落在這裡生根長大,而且一活就是上千年。

藥王洞相傳是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地方。孫思邈一生酷愛遊覽祖國的名山勝水,在他采藥行醫的時候來到了雲臺山,見到這裡峰險穀幽,草木茂盛,有許多珍惜的物種,於是就決定在這裡居住下來,每天采藥煉丹,造福於人,後來被人尊奉為藥王。他一生活了140歲,其著作《千金方》、《千金翼方》被醫學界稱為“方術之祖”。

茱萸峰也是我國著名的中草藥出產地,這裡由於土壤肥沃,四季溫差明顯,很早就有種植地黃、牛膝、山藥、菊花四種中藥材的傳統習慣。四大懷藥以悠久歷史和優秀品質迅速聞名全國,明清時期貴為宮廷貢品。國人所推崇的千年補養第一方“六味地黃丸”就採用懷地黃和懷山藥為主要成分。懷藥也稱為了很多遊客來這裡所選購的旅遊紀念品之一。

茱萸峰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3%,這裡古樹眾多,其中還有很多珍貴的千年名樹紅豆杉、太行花等等,是一處天然的氧吧。

在登臨峰頂的路上還有很多同心鎖和紅黃的綢帶,同心鎖代表鎖住愛情,綢帶上寫著人們彼此的祝福。

茱萸峰的峰頂也是拍攝雲臺山日出和日落的絕佳位置。

雲臺山在道教系統中被稱為“北頂”,和被稱為“南頂”的武當山地位相當,同為道教聖地。玄帝宮主要由“真武殿”、“娘娘殿”和“財神殿”組成。

真武殿位於茱萸峰之巔,在道教傳說中,真武大帝在雲臺山修煉成仙,後被封鎮守武當山,而玄帝宮成為其行宮。真武大帝每年都要回雲臺山玄帝宮駐錫、顯靈,所以玄帝宮歷來香火旺盛。我們在這裡的時候還看到了有的遊客專程回到玄帝宮還願。

茱萸峰峰頂的“玄帝宮”始建于唐代,時稱“玄元廟”,是雲臺山道教的最主要道場,歷代屢有毀圮,現存的建築多為近年重建。

紅紅的牌子上掛滿了人們的祝福。

雲臺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6米。在這裡可以看到景區大巴來到茱萸峰所走的盤山公路。

茱萸峰之上的風景非常美,站在峰頂就可以看到腳下的群山和浮雲,猶如來到了仙境一般。

在茱萸峰的平臺可以遙望紅石峽中的山谷。

遊客遊覽茱萸峰有兩條線:一是攀登茱萸峰,可以感受唐詩中的豫北仙山;二是去“鳳凰嶺”體驗雲臺山的玻璃棧道。很多年輕人都是再攀登完茱萸峰在另一條路下來之後,再去體驗玻璃棧道,這其實還是需要一定的體力的,而雲臺山的玻璃棧道也成為了旅遊團雲臺山一行中必到的一處景點。

玻璃棧道現在已經成為山嶽風景區中的一種非常時髦的旅遊設施,以其通過視覺的衝擊,遊人走在上面會產生一種心理的緊張和刺激,深深受到眾多遊客們的青睞。

鳳凰嶺玻璃棧道就位於茱萸峰景點之中,這是在垂直高度680米的懸崖建造的U形玻璃棧道,被稱為中原首條U形高空玻璃棧道。這個空中棧道盤旋而下,遊人行走在其間,會有一種淩空萬丈的驚險感受。

鳳凰嶺玻璃棧道有兩條,這一條全長120米,暫時還沒有開放。

鳳凰嶺玻璃棧道海拔約1297.6米,寬1.6米,棧道為透明玻璃製成,在玻璃棧道上舉目遠眺,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從茱萸峰峰頂到鳳凰嶺玻璃棧道基本都是下坡路和山路,大約40分鐘就可以走到,但是一般來玻璃棧道的遊客要比登茱萸峰的多很多。玻璃棧道的安全洗漱還是非常高的,它的堅固性不比木質、金屬和鋼筋混凝土的差,但是很多遊客走在上面還是會把腳盡可能的踩到靠近山體的一側或是緊緊的抓住護欄,以防“不測”,還有的人嘴中會不時的發出尖叫聲。

鳳凰嶺這裡的風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周邊的千溝萬壑可謂盡收眼底。

鳳凰嶺玻璃棧道總長只有短短的68米,只用幾分鐘就可以走完,讓人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一鬥水村位於焦作市東北四十多公里的修武縣雲臺山鎮,雲台山茱萸峰景點向北五公里的太行深山區,這裡是河南省與山西省以及輝縣,修武,陵川三個縣的交界處,我們從茱萸峰開車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這個位於太行深處的小山村,這裡海拔1100多米,全村有3個自然村,55戶、211口人,因村西北處有一水泉,泉眼是一天然形成的巨石,全口大小如鬥,一年四季清泉不斷,所以這個村就被命名為“一鬥水村”。

一鬥水村是南北走向,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或兩三家一處,或六七家一片,各家房前屋後都有不同種類的樹木,在夏天的時候,枝葉茂盛,只有走進這裡才會看到房屋,“有山有水有樹林”也成為了一鬥水村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這條小道的旁邊,有一口清泉,只有二尺見方,深也是二尺有餘,一次只能取水一桶,以前的商旅們路經此地,往往喜歡停留在此,汲飲泉水休息,久而久之,這裡有了客棧,並形成了村落。

村子周圍有五座名山:分別是忙牛山,樺尖山,南大山,大方山和小方山。他們首尾相連與南端的雲台山茱萸峰相輝呼應。

山上樹木茂盛,野草叢生,各種藥材星羅棋佈,經常有采藥人在山中采藥。

一條青石古路從村中穿過,這條路北到山西,南通青口坡大草坪,穿過大草坪直達焦輝公路。相傳,早在明朝時候一鬥水村就已經遠近聞名,各方人士往來不息一鬥水素以山高路險二著稱,南來北往的人到了這裡就叫苦連天,於是全村老少便組織起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歷時數年修成了這條青石路。該路面全部用青石條,青石板鋪成,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氣勢宏偉壯觀。

古官道旁立有石碑介紹了這條小道的來歷。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一鬥水村在很早的時候就是重要的商業通道,通過這條小道,古代的商旅們把南方及中原地區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商品馱運到山西及關外。

走在古官道的綠蔭之中,仿佛到了世外桃園,身心也與大自然美景融為了一體。古道寬處有兩米,狹窄處僅一米多,只能容兩匹騾馬並行。村民介紹,古道為下山騾馬車隊精心鋪設,坡度和緩,利於車馬行駛,緩解疲勞。古道長200多公里,向北可直通山西省陵川縣城。

山中的野雞蛋。

在一鬥水村,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這些古老的石頭房子。村之中每家每戶蓋的都是石頭房子,其中現存明清時期的石頭房有數十間,全部由石頭精雕細琢而成,其門窗、椽簷、階石、欄杆等,無不造型精巧,匠心獨具。

李家大院正門,李家大院和賈家大院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李家大院建於1845年,賈家大院建於1850,建築面積都為三百多平方米,均歷經了百餘年的風雨滄桑。

李家大院。

一鬥水村是正方形四合院,院落的主人也是一鬥水村打破閉塞交通的歷史見證人。

我們這一天中午在李家大院吃了農家飯,有燉土雞,清炒野韭菜、涼拌野木耳、土雞蛋炒番茄,炒米飯等等,這裡的菜都是在村中種植的無污染綠色蔬菜,雞、兔等也都是當地的土雞,土兔。飯後我們在石頭老屋裡休息,屋子裡並沒有空調和電扇,但是卻有著自然的涼爽。

李家大院的主人將自家房子改造成了農家旅舍,這裡的石屋不但美觀,還堅固防盜,關上屋門,木頭落槽,外面人用刀都撥不開,加上下面嵌入石頭的圓木,整個門非常堅固。

河南的剪紙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剪紙就已在民間廣泛流行,還出現了以此為生的剪紙藝人,而且技藝已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向我們表演這項絕藝。

一鬥水村的人口並不多,走在村中的小巷可以感覺到這裡的清靜和安逸,村民介紹,這裡冬暖夏涼,夏季氣溫比山外低10攝氏度左右。

清朝時期所建的關帝廟,曾鼎盛一時。

殿中供奉著關帝爺,除了關帝外,這座廟還供奉著牛馬王等,商人們希望這些神靈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車隊牲畜平安。

關帝殿對面是一個古戲臺,兩旁還各設有二層廂房包間,由此可一窺當年繁華景象。村中的村民介紹到,一鬥水村的民俗活動非常豐富,每年的三月三、春節等重大農曆節日,這裡都會舉行廟會,人們上午逛廟會,下午就聚在戲臺下看戲。院內可容納300多人看戲,有時連牆頭上都站的有人。

如今的關帝廟房屋大多都已經損壞了,到處長滿了荒草,來這裡的遊人只能在石牆石板之間,感觸這裡曾經厚重的歷史。

萬善寺也是雲臺山眾多景區中的一個,與人山人海的紅石峽和人頭攢動的潭瀑峽相比,這裡就顯得幽靜了很多。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所以自古以來寺廟和道觀一般都會坐落在景色秀麗的名山勝景之中。

萬善寺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當年之所以選擇在雲臺山建寺廟,是有位居四方中央、土生萬物、萬法歸宗的寓意。萬善寺的寺名為明神宗御賜,在建成之後的四百多年以來,經過歷朝歷代屢經擴建和翻修,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規模,萬善寺的香火也與雲臺山的風光相輔相成。

萬善寺就坐落在形似乳☆禁☆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麵,周圍青山環抱,風景秀麗。在雲臺山景區中乘坐旅遊大巴也可以到萬善寺,這一條路線相對遊客比較少,難得的是在寺廟周邊並沒有一些僧侶和商販向遊客推銷一些法物紀念品,也讓我增添了對這座寺廟的莫名好感。

進入山門之前需要爬一小段樓梯,經過一條長長的林蔭道,古寺環抱于青山之中。

慈航普度,指的是佛祖慈愛,普度眾生的意思。

寺門前莊嚴威武的一對石獅。

萬善寺作為皇家寺院,曾興盛一時,當時共有寺廟60多座,為中原之最。明朝官吏也多在萬善寺出家。清兵入主中原後,因寺內多明朝官吏出身的和尚,萬善寺遭到嚴重焚燒破壞,但萬善寺作為臨濟宗的祖庭一直傳至三十九祖。抗戰時期,萬善寺又遭焚毀。1990年,萬善寺才被重建。

萬善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東西配殿。天王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殿中供奉彌勒佛塑像。

雲臺山的道觀很多,而萬善寺是唯一的佛家寺院。

僧侶的背影。

大雄寶殿(左)、天王殿(右)和鐘樓(後)。

大雄寶殿為歇山頂懸山式建築,雕樑畫棟,斗拱層層疊疊。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鍍金銅坐像,在金佛兩側的北牆壁上有彩色壁畫,東面是觀音菩薩,西面是文殊菩薩。在大殿東、西牆壁上有大型彩畫十八羅漢。在大雄寶殿前掛滿了紅色的祈福帶。

萬善寺可以參觀的地方並不多,大約半個小時就可以轉完,來這裡最好的時間還是黃昏的時候,此時會相對幽靜很多。

在距離萬善寺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尊高高的雲台觀音塑像佇立于兩層樓之上。

DAY4:紅石峽,歷經14億年形成的地質奇觀

雲臺山是太行山中的一處絕美景色,雲臺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如詩如畫的山水景觀成為了人們嚮往的旅遊避暑地,14億年前的地殼運動造成了現在的地震遺跡,23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使雲臺山區進一步抬升,形成了現在特有的岩溶地貌特徵。

站在雲臺山紅石峽的峽谷谷底向上看,紅色的岩壁拔地而起,身邊都是90度的石壁,讓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太行山的峰巒疊翠和雄奇險秀。

紅石峽的峽谷像一個口小肚子大的罎子,這也成為雲臺山最有特色的地貌類型,在2004年2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專家評審大會上,雲臺山地質公園成為了首批28個世界公園中的一員。

紅石峽原名溫盤峪,因為山體中含有大量的鐵礦石,讓山體呈現赤紅色,一進入紅石峽兩邊都是赤紅色的岩石,與峽谷間的水相映成趣。

紅石峽外曠內幽,奇景深藏,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的一個巨大盆景,因為這裡又像名山大川的濃縮,園林專家便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畫廊”。

峽谷中兩側是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抱,這也使峪內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獨特的氣候特點,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峪內卻涼爽宜人,在峪外天寒地凍之時,峪內卻青草不枯,仿佛處在恒久的溫暖中,故也叫溫盤峪。

在峪內有九龍潭,相傳為古時九龍棲息之地,分別為白龍潭、子龍潭、眠龍潭、青龍、黃龍、臥龍、黑龍、首龍等。

紅石峽歷來以“三奇”著稱於世。其一,奇在小中見大。紅石峽南北長2公里,深68米,東西寬兩米至三十米不等,而在這緊湊空間內卻集泉、瀑、溪、潭、峻峰、怪石等景觀於一澗,融奇、雄、秀、險、幽、於一峽,巧妙地將大自然的陽剛之氣和陰柔之美融為一體,將山川精華薈萃於方寸之中。

其二,其在深藏於地下。其山,為山下之山;其水,乃水下之水。千般美景和萬種風情皆深藏在地面之下。

其三,其在四季如春。這裡群山懷抱,峽谷空氣不能與外界空氣進行充分的交流,於是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盛夏時節,峽外酷熱難耐,峽內則涼爽宜人;隆冬時節,峽外天寒地凍,峽內則花紅草綠、溫潤如春,冬暖夏涼。

這裡的水,水深處湛藍無比,水淺處清澈見底,這裡的石壁是棕紅色的,天空是藍色的,藍天、石壁和水一起形成了“碧水丹崖藍天”的精妙組合。

在紅石峽遊覽有專門的旅遊路線,這裡不走回頭路。

在秀麗的黃龍潭中也分部著大量極具觀賞性的天然奇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的奇石,它的紋理自然,古樸悠悠,灑脫飄逸。

雲臺山的地層結構、地質地貌、水體景觀,植被生物非常豐富。在紅石峽的白龍潭,地質學家發現了34億年前的鋯石,這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

行至黑龍潭,一持瀑布從山壁間噴薄而出,如堆雪飄楊,十分壯觀,動態的水流入靜態的水中,十分美麗。

雲臺山的甕穀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呢?當瀑布從上傾瀉而下時,流經兩組不同寒武紀時代的灰岩,上面厚的層狀的灰岩相對結合的緊密,下面是薄層狀的易碎的灰岩,日久天長,流水不斷的沖刷,下面易碎的灰岩被水淘出大洞,形成上部小,下部大的甕谷地形。

夏季的時候走在紅石峽之中,山峰夾著水霧迎面撲來,腳下是深潭,身邊是一個接一個的瀑布,讓酷暑也變得清涼了很多。

因為瀑布流過的地方有很多岩石,使大瀑布形成了一個個的小瀑布,瀑中有瀑,讓這些瀑布也都猶如閃著光亮的水簾一般。

如果想更好的瞭解和認識雲臺山的話,那麼就可以到這座新落成的“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看一看。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配套設施,整個博物館主體分為三層,地上兩層和地下一層,博物館的建成可以更好的對遊客進行地質科普的宣傳,人們在瞭解雲臺山地質地貌的同時,也起到了更好的宣傳作用。

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大自然的力量是人們難以想像的,它可以鍛山裂海,造化神工,巨力萬鈞的裂谷作用,曠日持久、鍥而不捨的水蝕雕琢,最終造就了雲臺山地區博大精深的地質地貌景觀和異彩紛呈的自然山水。走進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可以讓人穿越時空,去探秘世界,揭秘雲臺山的地質演變。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雲臺山景區岸上服務區老山門處,北鄰雲臺山主題碑及山門停車場,東側緊靠景區主要遊覽車道,且有山間水道相伴而過,這裡不僅交通便利,而且風光秀麗。

博物館主體總建築面積3328㎡,其外形依據漢字“山”和地殼運動變形演變而來,展示區的內部分為相約雲臺山、相識雲臺山、走進雲臺山、探秘雲臺山、輝煌雲臺山五大主題。總共11個展廳156塊展板和328塊標本,館中充分利用了圖片、文字、模型、實物、影視、虛擬實境等多樣化、多形式的高科技向來訪者系統的展示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貌演變和地質特徵,普及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科普知識。

河南省有很多地質公園,其中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嵩山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都是世界級的。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在佈局、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等方面都突破了老博物館的束縛,主要採用立體化布展與裝飾工程,利用一些虛擬場景、遊客互動、雕塑模型等表現形式,結合雲臺山的地質特徵與人文資源,將博物館按其功能劃分7部分6個廳。分別為:序廳、地球科普廳、古陸變遷廳、太行隆升廳、雲台地貌廳、物華天寶廳和多媒體廳。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地質構造形式多樣,地質遺跡豐富多彩,是世界上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我們今天所看到一山一石,其實都是經過長達數億年漫長的地質年代演變而形成的,雲臺山地區更是經歷了25億年以上的火獄、水侵、風蝕,才形成了今天的靈山秀水。

博物館在落成之後經常會有學生們來這裡進行科普教育,同學們通過利用剛學到的科普知識與身邊的標本實物進行對照,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地質知識的興趣,樹立了保護地質遺跡的意識,在領略大自然神奇的同時,也更好的瞭解了雲臺山的地質地貌特點。

遠在25億年前的太古宙時期,雲臺山地區是一片廣闊的海洋,它慷慨的接納了陸源沉積、化學沉積和火山噴發的沉積。發生在25億年的嵩陽運動,使幾千米厚早期沉積物結晶變質,伴隨著褶皺,並形成以北西-南東向構造為特徵的片理化和片麻理化變質岩。

在早元古代,雲臺山地區處於陸地環境下,地表遭受風化剝蝕,地下花崗質岩漿侵入,距今19億年的中條運動,再一次導致本區發生大面積的區域變質,結晶基底到此最終形成。岩層中的片理、片麻理等變質形跡,真實記錄了當時的面貌。

從19億年到距今2.05億年的近17億年間,也就是地質歷史上的中條運動之後到燕山運動之前,雲臺山地區的地殼運動進入整體升降的震盪造陸階段,整個地區時而深入海底,時而露出海面,從而沉積了幾套諸如濱海相、潮坪-淺海相、海陸交互相及陸相的沉積建造。

這一地區豐富的煤炭、鋁土礦、水泥灰岩就是這一時期沉積形成的產物。同時,海水的強烈動盪,形成了豐富的層內構造,其中最典型的當屬鮞狀灰岩和羽狀交錯層理。那些鮞卵狀的小顆粒是在海水的搖盪下,沉積物均勻包裹懸浮在海水中的小顆粒形成的。羽狀交錯層理是潮漲潮落等雙向水流環境中的沉積傑作。藻類、疊層石、三葉蟲、角石、菊石等古生化石記錄了生物的生息繁衍。

這些大量留在地層中的資訊像磁石般地吸引著探索者的目光。在大的構造方面,蓋層與結晶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觸;而發育在蓋層間的平行不整合遺跡,真實地記錄了海進海退,從海到陸的全過程。

青龍峽是雲臺山的主要景點之一,這裡瀑飛泉懸,潭幽溪清,自然的靈性和生命的靈動在青龍峽演繹得生靈活現,也是人們夏季避暑的好去處。

神農山也是國家5A級風景區,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沁陽市。

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由於內外力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地層剖面、地質構造、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礦物、岩石、水體和地質災害遺跡等,其中具有獨特性和典型價值的,便成為人類所關注的地質遺跡。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中重要的地質標本。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不僅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一張精美的名片,更將成為地質公園科普、科研的重要基地,將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全文完。

來自途牛用戶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