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萌萌的方包,大眾Kombi,你喜歡上沒

Kombi是大眾T系列廂型車(T1、T2)在巴西的名字,它起源於1947年,終結於2013年12月31日。超過60年的生命週期不算短,圓潤可愛的造型、寬敞的載物空間、良好的可靠性和實惠的價格,讓它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熱愛,

只可惜Kombi並沒有正式進入過中國。或許現在我們能在路上遇見大眾T系列,但硬朗雄壯的黑粗硬早已不是過去那個可愛的麵包了。

始於1947

故事要從荷蘭商人Ben Pon說起,1947年4月23日,Ben Pon先生來到德國埃姆登採購貨品。期間他無意中看到了工廠中用於運貨的簡易平板車,

這樣簡單實用的工具給了Pon先生靈感。他認為應該由此平板車為基礎,推出一款封閉式的小貨車,以滿足二戰後歐洲建設的需要(這或許也是平臺化概念的早期構想之一),隨即在紙上畫下了一個封閉式廂型車的草圖,並將其交給了大眾工程師。

這台廂式貨車的草圖看起來就像一塊安上了四個輪子的大麵包,駕駛席在前軸上方,中間留出了巨大的空間用於裝載貨物,發動機以及傳動裝置處於後軸上方。當時這一草圖並沒有得到工程師過多的關注,不過對方還是將Ben Pon的草圖交給了總部。

本以為此事就不了了之,沒想一年之後,Ben Pon收到了大眾汽車的回信,信中表示當時時任大眾汽車CEO的Heinz Nordhoff和技術部經理Alfred Haesner對Pon先生的設想非常感興趣,

並在信中表示該車已經進入研發階段。

1950年3月8日,這台基於甲殼蟲(Type 1)平臺打造的廂式貨車Type 2(內部代號)正式在沃爾夫斯堡與甲殼蟲共線生產,最終被命名為大眾T1,自此一款風靡全球的廂式小車誕生了。1956年3月8日,也就是大眾T1投產後的第6年,

位於漢諾威的大眾商用車工廠正式啟用,原本生產甲殼蟲的沃爾夫斯堡工廠不再生產T1。

大眾T1的外形辨識度非常高,前臉的V字造型沿著兩側的腰線環繞整個車身,圓形的大燈與轉向燈,兩片式擋風玻璃,圓胖的車身線條加上圓圓凸起的前後保險杠,

都讓它看起來很有親和力。內飾則非常簡單,至於中部如何利用,這個自然就要看車主的需求啦。排量1.1L的四缸發動機擁有24匹馬力,結構簡單的後置後驅,成熟的甲殼蟲平臺也能讓T1經得起各種考驗。

內容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內容來源太平洋汽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