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300年前,亞歷山大征服了三大古文明,若翻過蔥嶺誰能相抗?

在歐洲有著名的四大軍事統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亞歷山大,他位列四大統帥之首。可惜的是他只活到三十歲就死了,很多西方人說假如亞歷山大沒有死,他會吞併整個東方。

我們今天進行一個假設,來瞭解一下當時的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強弱。假如他當時沒有死,翻越到蔥嶺以東開始征服華夏文明,他能打贏嗎?

當亞歷山大建立統一帝國的時候,他僅僅二十幾歲。他的帝國版圖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並包括埃及,

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形成了一個橫跨亞歐非超級帝國。而此時的華夏周王朝已經名存實亡,諸侯爭霸進入到了戰國時代,七雄之間征伐不斷。

然而雖然各國戰亂,但是面對外夷入侵,相信會共抗外敵,畢竟有之前齊桓公的榜樣在。

我們來看一下雙方的實力對比。亞歷山大帝國當時的面積550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左右。戰國七雄的疆域總面積是220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三千萬。當然這是理想化的總體力量對比,下面我們說具體的。

亞歷山大翻越蔥嶺如果消滅了匈奴,

那麼他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秦國。這時候秦國的國君是秦孝公,商鞅在秦國實行了變法,軍功制度大大激勵了秦人的戰鬥熱情。當時秦國的人口大概500萬左右,而變法之後軍隊占人口的比例頂峰時期將近百分之二十。亞歷山大當年靠35000士兵起家,巔峰時期的軍隊在25萬左右,吞併波斯以後軍隊人數會有所增加。二者總體的兵力應該大體相當。

但是我們要知道他不會把所有的士兵都派來,而且還有漫長的補給線,士兵要吃飯的。有人曾說,古老的戰爭,面對歐洲士兵單兵作戰,亞洲士兵是不行的。這種說法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不要忘了在冷兵器時代,他面對的是秦國。亞歷山大的軍隊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兵作戰,機動性強,

突防快。但是秦國軍隊擅長的則是戰陣,從防守上面來講還有克制騎兵的利器弓弩。秦弩的威力在是同時代的武器中都是無可比擬的。

從後勤補給來講,秦國有兩大糧倉,關中平原和蜀地的天府之國。戰爭有時候拼的就是後勤保障,長線作戰加上沒有戰略腹地支撐,很難打贏。所以說即使亞歷山大沒有死,就算是活到八十歲。不要說吞併整個東方,就連秦國這一關就過不去,甚至連之前善於騎兵作戰的匈奴都不一定能打敗,更不要說消滅七國。為我們的民族驕傲吧。

甚至連之前善於騎兵作戰的匈奴都不一定能打敗,更不要說消滅七國。為我們的民族驕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