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舌尖上的浪費”跡象回潮 上海高校刮起“節約低碳風”

人民網上海3月22日電 (葛俊俊 實習生 喬一萌)浦東一家餐廳內,4個年輕的小夥子正在聚餐,嘻嘻哈哈聊得非常嗨。等結帳離開後,桌上整盤的大盆蛙、酸辣剁椒土豆絲和串串蝦幾乎沒動,

芝士培根焗蘑菇還剩下一大半。

服務員見怪不怪,麻利地將剩菜全部倒進了泔腳桶。當記者提及,為何不提醒顧客打包時,服務員說:“這是熟客,以前提醒過,顧客說家裡沒有微波爐,不方便。”

自2013年,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光碟行動”開展以來,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四年後,“浪費回潮”的跡象又開始有所回頭。

某餐廳,年輕人聚餐後 葛俊俊/攝

年輕人愛面子 聚餐打包少

在餐廳用餐的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人吃飯,一般點菜心裡都有數,點幾個菜都能吃完;如果請客,菜不能少點了,待客之道嘛,但這樣容易造成浪費。”

“我第一次相親,不知道女生口味,點了4道熱菜,2道涼菜,一份甜點和兩杯熱飲。”80後男生小李說,等菜上齊了,才知道點的有多離譜。

“桌上都鋪滿了,胳膊都抻不開。女生也害羞,吃了一點點就飽了。”7道菜基本上沒怎麼動筷子,也不敢打包,怕給女生留下摳門的第一印象。

“最浪費的餐飲企業應該是自助餐吧,很多人想吃回本,就盡可能的多吃多占。有句諺語說,‘餓得扶牆進,撐得扶牆出’,很多人就是朝著這個目標去吃的自助餐。”張先生的妻子補充道。

據2016年11月底,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課題組公佈的一項從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

我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高校學生剩菜少 浪費現象不多見

中午十二點,上海大學食堂視窗前熙熙攘攘排起了長龍。熱氣騰騰的各式菜品,勾起了同學們的食欲。

記者看到女生小曹打了兩葷一素。“對於女生來說,點得確實有點多了。”小曹解釋道:“平時都是一葷一素,今天運動量比平時大,

沒到飯點就已經餓的饑腸轆轆,多點一個菜,按理吃得完。”然而,一番風捲殘雲過後,米飯剩下了一大半。小曹有些懊惱,後悔自己“眼睛餓肚子小”。

小曹同學的午餐 葛俊俊/攝

同一時間段的復旦大學旦苑食堂,中文系大四女生小楊點了份蝦餅和芹菜炒千張,

要了一兩飯;歷史系研究生小金點了份牛肉石鍋拌飯。小楊告訴記者:“每次都根據自己的飯量來點,但或多或少會剩一點點。”小金是男生,飯量較大,大口大口吃得一粒米飯都沒剩下。

在收盤視窗,記者觀察發現:男生的餐盤非常乾淨,基本不存在剩菜剩飯現象;女生則會剩下一些,不過剩飯量不大。“現在學生的浪費現象少了,總體不錯。”收餐具的毛師傅告訴記者,有時候看到菜打多了吃不完的情況,也會覺得可惜。

收盤窗口,同學們的剩飯很少 實習生 喬一萌/攝

復旦大學物理系李老師說:“象我們童年時體會過艱苦日子的人,節約意識就會很強。每次買飯菜時,都要考慮能否吃完。”中文系的張老師認為,光碟本來就是件應該做到的事。對於如何降低食物浪費率,她覺得,食堂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食堂可以用心做出更符合師生口味的飯菜;大廳裡可以貼一些避免食物浪費的宣傳廣告等。

食堂細分市場需求 推出特色視窗

“同濟大學飲食中心對剩菜剩飯進行具體的資料分析,對於剩餘比較多的菜品進行口味改良或者淘汰,在食材採購、菜品烹飪等方面下足功夫,確保食堂飯菜新鮮美味,從而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已取得明顯實效。”

同濟大學後勤集團飲食中心主任富琴軍告訴記者,考慮到師生對飲食有著個性化需求,同濟大學飲食中心細分市場的需求,繼2016年推出“素食”視窗後,新學期又首開“無碘鹽”“無糖低鹽”“新菜”專窗,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飲食需求。

“每天這些新開設的專窗下都排起長隊。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視窗將計畫在同濟大學所有校區所有食堂全覆蓋。”富琴軍表示,在提升午餐、晚餐美味的同時,還專門聘請國家級高級白案廚師,對早餐全面改進,將推花式點心,從而避免浪費。

另外,同濟大學還在校園裡刮起了一股“節約低碳風”,綠色校園活動志願者們在食堂設立“光碟回收專區”,參與者可以換取“特色紀念書簽”,連外籍學生也加入進來,以實際行動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責編:嚴遠、韓慶)

也會覺得可惜。

收盤窗口,同學們的剩飯很少 實習生 喬一萌/攝

復旦大學物理系李老師說:“象我們童年時體會過艱苦日子的人,節約意識就會很強。每次買飯菜時,都要考慮能否吃完。”中文系的張老師認為,光碟本來就是件應該做到的事。對於如何降低食物浪費率,她覺得,食堂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食堂可以用心做出更符合師生口味的飯菜;大廳裡可以貼一些避免食物浪費的宣傳廣告等。

食堂細分市場需求 推出特色視窗

“同濟大學飲食中心對剩菜剩飯進行具體的資料分析,對於剩餘比較多的菜品進行口味改良或者淘汰,在食材採購、菜品烹飪等方面下足功夫,確保食堂飯菜新鮮美味,從而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已取得明顯實效。”

同濟大學後勤集團飲食中心主任富琴軍告訴記者,考慮到師生對飲食有著個性化需求,同濟大學飲食中心細分市場的需求,繼2016年推出“素食”視窗後,新學期又首開“無碘鹽”“無糖低鹽”“新菜”專窗,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飲食需求。

“每天這些新開設的專窗下都排起長隊。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視窗將計畫在同濟大學所有校區所有食堂全覆蓋。”富琴軍表示,在提升午餐、晚餐美味的同時,還專門聘請國家級高級白案廚師,對早餐全面改進,將推花式點心,從而避免浪費。

另外,同濟大學還在校園裡刮起了一股“節約低碳風”,綠色校園活動志願者們在食堂設立“光碟回收專區”,參與者可以換取“特色紀念書簽”,連外籍學生也加入進來,以實際行動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責編:嚴遠、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