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位領證3天就移防的兄弟說:願維和部隊再沒有陳俊生

文 / lemon

前幾天休了10天假,回去“探望”僅來隊領結婚證3天,

就因為移防讓我“丟掉”的妻子。期間,看了三集的《我的前半生》,沒看之前,還以為是我大清末代皇帝的自傳拍成電視劇呢…

三集之後,不願再看。一是不忍悲歡離合的場景;二是那些高管的工作生活讓我相形見絀,寧願做頭埋沙裡的鴕鳥逃避;三是不齒淩玲的心機和唐晶的作。

歸隊這幾天工作忙,沒有時間細看精忠藍盔的文章,直到一位戰友轉發了《我就是維和部隊的那個陳俊生》,

再回頭讀了《我的前半生,讓我想起維和部隊的那個陳俊生》。回想自己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也險些成為另一個陳俊生的旁觀者。維和部隊的陳俊生讓我等局外人無法評論。我只能引用戰友轉發時的評語,也是前篇文結尾的一句話:我們,都不是壞人。

結合自己維和經歷,我覺得維和部隊的“隱形”陳俊生還是有的,只是沒有發展到這一步罷了。本聚少離多又遠隔萬水千山,

封閉而又危險的環境,讓我想起《穆斯林的葬禮》中男主人公韓子奇與妻妹梁冰玉在德國轟炸下的英國相依為命十年,兩人最終終於結合並生下女兒新月。

“我們,都不是壞人。”我要加上一句,“我們也不是聖人。”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當前維和休假制度。以前維和任務期8個月,加上前期封閉式集訓,也接近1年的時間;現在任務期12個月,加上封閉式集訓,時間超過1年。1年不見是什麼概念…這不是小別勝新婚,

怕是久別要離婚…

外軍維和多有休假制度,可能是路途較近往返便利,我們的維和部隊沒有休假,不僅僅是與祖國遠隔重洋的緣故,既有我們落後的理念在作祟,也是我們不自信的表現。

當前,國內休假制度尚且落實不好,維和部隊休假落實可能更是任重道遠。但是如果我們不嘗試改革,僅僅靠著愛國奉獻爭優善戰的口號,維和部隊怕是會有更多的陳俊生,

而軍嫂們也不排除會出現淩玲,這都是我們不希望出現的情形。

我贊成“往往一碗速食麵,一塊肥皂,就能折射人最真實的一面”這句話,因為有次生病,我就特別想吃一包老壇酸菜味的速食麵。最後找到了,雖然是過期的,但吃的依然很開心…

維和的時候,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充當著給差點成為陳俊生的陳俊生當“郵差”這個並不光彩的角色…值得慶倖的是,最終陳俊生沒有成為陳俊生…

但,我仍然願以後的維和部隊再沒有陳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