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濟南糖尿病醫院科普:白米飯為何讓糖尿病患者左右為難?如何預防糖尿病眼病?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

我們常常能吃到的白米飯,卻讓糖尿病患者左右為難。因為吃多了,米飯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不吃或者少吃,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同樣會使血糖發生異常。

那怎麼才能又吃飽,血糖又不升呢?

加點蔬菜,蔬菜飯好吃又營養

蔬菜可不是指綠葉蔬菜,而是豌豆、胡蘿蔔丁、白蘿蔔塊等。這些蔬菜,提供了類胡蘿蔔素以及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如類胡蘿蔔素,能夠改善眼底併發症的,

同時其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有利於病情康復。

加點豆類,增加膳食纖維

依據個人口味,在米飯中可以適當加點紅豆、綠豆、黑豆、雲豆。一方面豆類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其中的澱粉消化速度非常慢,還含有一些延緩澱粉變成葡萄糖的成分,有助於血糖控制。

加點粗糧,降慢升糖速度

糙米、大麥、玉米、燕麥等粗糧含豐富纖維,可有效降低米飯的消化速度,避免米飯吸收過快,胰島素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血糖就升高了。

1縮短蒸飯時間

有研究比較蒸飯半小時和一小時後,米飯的糊化程度和消化速度,結果發現,蒸的時間越長,米飯的消化速度越快,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就越快。

2注意水米比例

蒸飯時水少了太硬,水多了過軟,消化速度越快,血糖上升越快;相反水越少,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越慢,但這樣又會影響口感,米和水的比例1:1.2左右正好。

預防糖尿病眼病

眼前這位女士剛剛53歲,她站在病房外緊緊捂住眼睛,看上去十分痛苦。在一旁跪著的小夥子是他的兒子,他抱著主治醫生的腿不撒手,哀求道:“前些年一直在北京奮鬥,剛剛回到老家,想讓我媽媽享享清福,她怎麼能瞎啊!您救救她好不好?求您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原來,那位53歲的女士得了糖尿病併發症,病情嚴重已經導致雙目失明。主治醫生緊鎖眉頭,拍拍那位小夥子的肩膀,低聲說:糖尿病一旦導致了失明,恢復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病中期發現自己的眼睛越來越不好了,這是糖友們的常見問題。一旦得了糖尿病,如果不及時控制,會損傷眼睛後面非常細小的血管,導致視力衰退,甚至失明,這就是醫學者口中所說的糖尿性視網膜病。

但在糖尿病眼病的初期,視力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糖尿病性眼病該怎麼治?糖尿病人如何預防眼部併發症?且聽小編細細講。

預防糖尿病性眼病不容忽視的飲食細節:

一、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辛辣、發散的食物容易引起視網膜出血,導致血管擴張,特別是在視網膜出血的階段不要吃辣椒、蔥、蒜等辛辣食物。

二、忌飲濃茶、咖啡,絕對不能喝酒。

三、油炸食品、肥肉等肥膩食品多能生痰成結,阻礙已變性混濁的晶體纖維蛋白吸收,一定要少食。

四、每週應吃一次動物肝臟,但有血脂紊亂及合併痛風的糖尿病患者在選擇動物肝臟時要慎重。

五、常吃大白菜、白蘿蔔、芹菜、海帶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因排便困難引起腹內壓增高,導致眼部切口裂開或眼內出血。

六、適當多飲有養肝明目作用的茶,如決明子茶、枸杞茶、菊花茶等,對延緩視力衰退有良好的效果。

糖尿病性眼病患者飲食原則:

一、每次的飲水量應適當限制,每天至少喝2000克,可少量多次飲用。

二、每天計算總熱量,不要超標。肥胖患者應減少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消瘦患者應提高熱能的攝入,增加體重,使之接近標準體重。

三、原則上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但不能過低。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病人耐受,同時,機體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謝供給熱能,更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

注:碳水化合物來源於糖類、穀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乾果類、幹豆類、根莖蔬菜類(如胡蘿蔔、番薯等)等。

四、脂肪的攝入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肥胖病人應嚴格限制脂肪的攝入,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病人由於碳水化合物限量,熱能來源不足,可相應提高脂肪攝入量。

五、糖尿病性眼病患者飲食中的蛋白質供應要充足,攝入量要與正常人相當或稍高,或按醫生的指導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

六、進食以八成飽為宜,進食時間要有規律,忌饑飽無常。

糖尿病眼病必吃的水果:

1、桑葚:防治糖尿病患者視網膜出血。

2、獼猴桃:所含葉黃素能恢復血管內外滲透壓失去的平衡,降低血管滲透性,讓眼睛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

3、草莓:不會增加胰島的負擔,還能防治眼部病。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還一頭霧水?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總是一團亂麻?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一起看一下吧。

我國雖然是世界上1型糖尿病(T1DM)發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由於我國的人口基數大,T1DM 的絕對人數仍是一個龐大的人群。我國T1DM患者血糖達成率低且急慢性併發症發病率較高。中國3C研究發現,國際宣導的“基礎+餐時”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在我國應用率仍較低。T1DM患者的胰島素規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胰島素分類

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T1DM患者需終身胰島素替代治療。胰島素分類如下(表1)

胰島素治療原則

T1DM患者胰島功能較差,需要外源性胰島素類比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方式進行補充,基礎+餐時胰島素治療是首選,治療方案包括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和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

治療方案應個體化,需綜合考慮患者胰島功能狀態、血糖達標及血糖波動。此外,血糖達標同時,避免低血糖發生。

胰島素治療方案

基礎加餐時胰島素治療(MDI):也稱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方案,是目前T1DM患者最常用的強化方案。根據正常人的胰島素分泌模式,一般三餐前用短效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睡前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或其類似物。具體選擇如下(表2):

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CSII):也稱胰島素泵治療,是採用人工智慧控制的胰島素輸入裝置,通過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的方式,類比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從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種胰島素治療方法。

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及預混胰島素不能用於CSII。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吸收快、起效迅速,在CSII中更具優勢。

胰島素劑量

初始MDI方案:(1)體重在成年理性體重±20%內,無特殊要求每日所需總量為0.4~0.8 U/kg,可以12~18 U 起始。兒童根據年齡、體重及血糖情況酌 情處理。(2)每日胰島素基礎量=全天胰島素總量×(40%~60%)。(3)每日餐時量一般按餐時總量的35%、30%、35% 分配在早中晚餐前。

CSII方案:(1)初始CSII方案的患者1天胰島素總量(U)=體重(kg)×(0.4~0.5)U/kg;(2)由MDI轉換為CSII方案:MDI方案的患者1天胰島素總量(U)=用泵前胰 島素用量(U)×(70%~100%);(3)每日基礎量=全天胰島素總量×(60%~40%)。(4)餐時追加量=全天胰島素總量×(40%~60%),根據早中晚三餐比例一般按 1/3、1/3、1/3 或 1/5、2/5、2/5 分配,之後根據血糖監測結果調整。

劑量調整原則根據血糖監測結果進行個體化調整,尤其是血糖劇烈變動、頻繁低血糖、應激狀態、妊娠期等。

特殊情況下胰島素的治療

T1DM自然病程中胰島功能衰竭速度存在個體差異,胰島素治療根據患者胰島功能的衰竭程度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差異,遵循個體化原則。特殊情況下治療方案如下(表2):

T1DM患者的血糖監測

血糖監測方法包括血糖儀行自我血糖監測(SMBG)、動態血糖監測(CGM)和HbA1c。血糖監測建議如下(表4):

T1DM患者的血糖評估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評估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HbA1c及血糖波動幅度。HbA1c控制目標如下(表5):

此外,應定期評估和記錄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嚴重低血糖、無症狀性低血糖、症狀性低血糖及相對低血糖事件的發生情況。對於出現無症狀性低血糖、或出現過一次或多次嚴重低血糖的患者,應該重新評估其胰島素治療方案。如患者出現無症狀性低血糖或嚴重低血糖事件,應放寬血糖控制目標,嚴格避免近期再次發生這類事件的風險。

糖尿病併發症篩查項目

圖一:實驗室檢查

圖二:心電圖檢查

圖三:足部神經檢查

圖四:視力檢查

這就是醫學者口中所說的糖尿性視網膜病。

但在糖尿病眼病的初期,視力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糖尿病性眼病該怎麼治?糖尿病人如何預防眼部併發症?且聽小編細細講。

預防糖尿病性眼病不容忽視的飲食細節:

一、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辛辣、發散的食物容易引起視網膜出血,導致血管擴張,特別是在視網膜出血的階段不要吃辣椒、蔥、蒜等辛辣食物。

二、忌飲濃茶、咖啡,絕對不能喝酒。

三、油炸食品、肥肉等肥膩食品多能生痰成結,阻礙已變性混濁的晶體纖維蛋白吸收,一定要少食。

四、每週應吃一次動物肝臟,但有血脂紊亂及合併痛風的糖尿病患者在選擇動物肝臟時要慎重。

五、常吃大白菜、白蘿蔔、芹菜、海帶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因排便困難引起腹內壓增高,導致眼部切口裂開或眼內出血。

六、適當多飲有養肝明目作用的茶,如決明子茶、枸杞茶、菊花茶等,對延緩視力衰退有良好的效果。

糖尿病性眼病患者飲食原則:

一、每次的飲水量應適當限制,每天至少喝2000克,可少量多次飲用。

二、每天計算總熱量,不要超標。肥胖患者應減少熱量的攝入,以減輕體重;消瘦患者應提高熱能的攝入,增加體重,使之接近標準體重。

三、原則上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但不能過低。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病人耐受,同時,機體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謝供給熱能,更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

注:碳水化合物來源於糖類、穀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乾果類、幹豆類、根莖蔬菜類(如胡蘿蔔、番薯等)等。

四、脂肪的攝入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肥胖病人應嚴格限制脂肪的攝入,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病人由於碳水化合物限量,熱能來源不足,可相應提高脂肪攝入量。

五、糖尿病性眼病患者飲食中的蛋白質供應要充足,攝入量要與正常人相當或稍高,或按醫生的指導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

六、進食以八成飽為宜,進食時間要有規律,忌饑飽無常。

糖尿病眼病必吃的水果:

1、桑葚:防治糖尿病患者視網膜出血。

2、獼猴桃:所含葉黃素能恢復血管內外滲透壓失去的平衡,降低血管滲透性,讓眼睛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

3、草莓:不會增加胰島的負擔,還能防治眼部病。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還一頭霧水?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總是一團亂麻?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一起看一下吧。

我國雖然是世界上1型糖尿病(T1DM)發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由於我國的人口基數大,T1DM 的絕對人數仍是一個龐大的人群。我國T1DM患者血糖達成率低且急慢性併發症發病率較高。中國3C研究發現,國際宣導的“基礎+餐時”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在我國應用率仍較低。T1DM患者的胰島素規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胰島素分類

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T1DM患者需終身胰島素替代治療。胰島素分類如下(表1)

胰島素治療原則

T1DM患者胰島功能較差,需要外源性胰島素類比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方式進行補充,基礎+餐時胰島素治療是首選,治療方案包括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和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

治療方案應個體化,需綜合考慮患者胰島功能狀態、血糖達標及血糖波動。此外,血糖達標同時,避免低血糖發生。

胰島素治療方案

基礎加餐時胰島素治療(MDI):也稱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方案,是目前T1DM患者最常用的強化方案。根據正常人的胰島素分泌模式,一般三餐前用短效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睡前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或其類似物。具體選擇如下(表2):

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CSII):也稱胰島素泵治療,是採用人工智慧控制的胰島素輸入裝置,通過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的方式,類比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從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種胰島素治療方法。

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及預混胰島素不能用於CSII。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吸收快、起效迅速,在CSII中更具優勢。

胰島素劑量

初始MDI方案:(1)體重在成年理性體重±20%內,無特殊要求每日所需總量為0.4~0.8 U/kg,可以12~18 U 起始。兒童根據年齡、體重及血糖情況酌 情處理。(2)每日胰島素基礎量=全天胰島素總量×(40%~60%)。(3)每日餐時量一般按餐時總量的35%、30%、35% 分配在早中晚餐前。

CSII方案:(1)初始CSII方案的患者1天胰島素總量(U)=體重(kg)×(0.4~0.5)U/kg;(2)由MDI轉換為CSII方案:MDI方案的患者1天胰島素總量(U)=用泵前胰 島素用量(U)×(70%~100%);(3)每日基礎量=全天胰島素總量×(60%~40%)。(4)餐時追加量=全天胰島素總量×(40%~60%),根據早中晚三餐比例一般按 1/3、1/3、1/3 或 1/5、2/5、2/5 分配,之後根據血糖監測結果調整。

劑量調整原則根據血糖監測結果進行個體化調整,尤其是血糖劇烈變動、頻繁低血糖、應激狀態、妊娠期等。

特殊情況下胰島素的治療

T1DM自然病程中胰島功能衰竭速度存在個體差異,胰島素治療根據患者胰島功能的衰竭程度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差異,遵循個體化原則。特殊情況下治療方案如下(表2):

T1DM患者的血糖監測

血糖監測方法包括血糖儀行自我血糖監測(SMBG)、動態血糖監測(CGM)和HbA1c。血糖監測建議如下(表4):

T1DM患者的血糖評估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評估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HbA1c及血糖波動幅度。HbA1c控制目標如下(表5):

此外,應定期評估和記錄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嚴重低血糖、無症狀性低血糖、症狀性低血糖及相對低血糖事件的發生情況。對於出現無症狀性低血糖、或出現過一次或多次嚴重低血糖的患者,應該重新評估其胰島素治療方案。如患者出現無症狀性低血糖或嚴重低血糖事件,應放寬血糖控制目標,嚴格避免近期再次發生這類事件的風險。

糖尿病併發症篩查項目

圖一:實驗室檢查

圖二:心電圖檢查

圖三:足部神經檢查

圖四:視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