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暑到來濕氣重,這樣吃幫你清熱祛濕

銷夏

何以銷煩暑,

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

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

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

難更與人同。

——白居易

7月22日,大暑。

關於大暑的描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

六月中。暑,熱也。

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

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

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二候土潤溽暑;

三候大雨時行。”

腐草為螢,

指大暑時螢火蟲從腐草間

的卵中孵化而出;

土潤溽暑,

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

天地間彌漫著濕氣;

大雨時行,

是說大暑時節雷雨頻繁。

大暑時節氣溫高、濕度大,除了避免引起中暑,還要注重身體內在調理。

健脾調胃

在大暑節氣,脾胃被濕熱所擾,易出現食欲不振,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可以選擇食用荷葉粥、薏米粥、苦瓜粥。這幾種粥都具有清暑祛濕、健脾養胃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況,

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益氣養陰

大暑時節,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感到心煩意亂,困倦乏力,沒有胃口。此時容易耗氣傷陰,民間常說“夏令無病三分虛”便是這個意思 。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需要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來調理。例如山藥、大棗、海參、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等。

清熱祛濕

大暑前後高溫潮濕,中醫認為此時是濕氣最重的時候,人非常容易受濕熱侵襲,經常會出現胃口不好、大便黏膩、腹瀉嘔吐、口舌生瘡等症狀,所以此時養生要注意清熱祛濕。

冬病夏治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疾病的人,

大多存在體內陽氣虛弱的情況,正好可以利用大暑時節陽氣旺盛的特點,來積極進行調理,有助於增強體內陽氣,祛除病邪。

大暑時節食粥調理是個不錯的選擇。

荷葉粥

鮮荷葉1張,山楂15克,大米50克,陳皮5克。將荷葉洗淨,與山楂、大米、陳皮一起放入砂鍋,

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熬製成粥,有助於清熱化濕,健脾開胃。

薏米粥

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40克。將薏米、赤小豆用涼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煮成粥。此粥能健脾祛濕、清熱消暑。

苦瓜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將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淨,菊花漂洗,一起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待水煮沸後,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煮成粥,有助於清熱消暑、降火祛濕。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將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淨,菊花漂洗,一起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待水煮沸後,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煮成粥,有助於清熱消暑、降火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