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溫多雨濕氣重,這幾款簡單清熱祛濕湯,有助於體內祛濕氣

粉葛鯪魚湯

這道湯潤腸功效特別強,所以特別推薦給大家.喝完以後,第二天排便特別順暢,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經常會上火便秘,所謂“火”,

有氣溫炎熱之“火”,有體內燥熱之“火”,有失眠勞累引發之“火”,亦有周身酸痛的“骨火”。眾“火”都要“瀉”,粉葛煲土鯪魚是廣東民間有名的瀉火靚湯。

材料

主料:鯪魚500克,葛根500克,

輔料:蜜棗30克,

調料:薑5克,鹽5克

做法

1、將粉葛洗淨,去皮,切大件;

2、蜜棗去核,略洗;

3、鯪魚去鱗、鰓、腸雜,洗淨滴幹水;

4、起油鍋,爆香薑,下鯪魚煎至表面微黃,

取出;

5、把粉葛、鯪魚、薑、棗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三小時,湯成調味即可。

薏米排骨湯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營養豐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

材料

薏米,排骨,薑,小蔥,鹽

做法

1.薏米提前浸泡三四小時。薑切片,小蔥挽結

2.排骨清洗乾淨,焯一下水,去掉血末

3.砂鍋內放水,放入排骨、薑片和小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20分鐘後放入薏米,再次開鍋後,轉小火慢燉1個小時

4.關火前5分鐘放鹽調味即可

五指毛桃茯苓燉瘦肉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淨後浸泡片刻;瘦肉洗淨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後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

又有“南芪”之謂,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利濕舒筋之功,補而不滯。茯苓與五指毛桃合用具有祛濕化滯、健脾開胃等作用。適用於脾虛浮腫、食少無力

莧菜肉片湯

材料:莧菜(綠)640克,豬肉(瘦)120克,薑4克,鹽2克。

做法:莧菜去根須,摘取莖葉洗淨;煲內加水適量,

放少許油鹽,煮至水滾。先下瘦肉,隨後放莧菜,滾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莧菜營養豐富,幾乎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幾大常量營養素,且都是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營養。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做出來的湯,能清熱、利尿、祛膀胱濕熱、開胃消食、祛滯。夏季的青莧菜比紅色莧菜味佳,烹調後菜滑湯鮮,以菜壯梗短的為上品。只需將水煮開,加油鹽後放肉片及莧菜煮開即成。此湯濃香撲鼻,煮莧菜略多加點油,會使其更油滑可口。

淮山茨實薏米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污並斬件,茨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此湯濃香撲鼻,煮莧菜略多加點油,會使其更油滑可口。

淮山茨實薏米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污並斬件,茨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