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級文明的動物“人類”,為何消滅不了戰爭?

。。科學認為:人自身特別是男人,身體都帶有好鬥基因,遠古時期,男人從事狩獵,那是人類和動物的戰爭,再後來,男人學會攻佔別人部落,別的國家,那是人類與人類之間的戰爭。

男人好戰的基因始終在血液中流淌,通俗講;雄性本能。

。。史前時期,是戰爭使各個原始部落,從地域性肉食動物提升到新的高度;團結、機智、進取、恐懼、本能。這些因素使每一個部落“個體人”都明白如果不拿起武器“團結一心”做好準備,自己生存就面臨威脅。

所以戰爭是“群體選擇”。

相比而言,女性的團體意識則較弱,在團體內部,破壞和諧的可能性要比男性來的大,女性之間的擊攻性多來自於口頭而非肢體,且傾向於一對一並不拉邦結夥,這和進化有關,女性承擔著撫養後代的責任,攻擊行為將使他們承擔著更嚴重的後果。

理查. 道金斯著的《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到,戰爭一旦爆發,需要無數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戰士前仆後繼,一個準備自我犧牲的利他基因若能拯救兩個以上兄弟姐妹(子女或父母),或4個以上異父母兄弟姐妹(叔伯父、伯母、侄子,

侄女,祖父母及孫子孫女)或8個以上的第一代堂兄弟姐妹。這些群體在犧牲者的拯救下,將繼續延續。

所以戰爭是為了保護種群延續,它將和我們世代相伴!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