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文縣籍戰士董永安:一位邱少雲式的“鋼鐵戰士”……

“鋼鐵戰士”董永安英雄事蹟

1987年元月七日,在老山那拉口戰場,

蘭州軍區“夜老虎團”四連組織了利用偷襲的戰術手段拔點敵人167高地的戰鬥,在這場當時震驚世界的戰鬥中,湧現出了一位邱少雲式的“鋼鐵戰士”,他在潛伏期間,遭敵冷炮襲擊,身負重傷,為了不發出聲響,暴露目標,毅然將隨身攜帶的82—1式手榴彈塞到了嘴裡,忍痛堅持都生命的最後一刻,為確保奇襲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英雄,甘肅文縣籍戰士董永安。

元月七日淩晨3時許,

在第一突擊隊擔任打敵火力點任務的董永安,身負30多公斤的戰鬥負荷和戰友們如蝸牛般向敵人167高地爬去。這次戰鬥能不能實現預定目標,關鍵在於能不能成功的在戰鬥打響前,實現在敵人眼皮底下潛伏的企圖。每前進一米,戰士們的心都緊張的提到嗓子眼上,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的小心翼翼,生怕發出一點輕微的聲音,被近在咫尺的敵人發現。如果是這樣,
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6時許,董永安按時到達了自己的預定潛伏位置,這裡距敵人的5號哨位不足20米。他知道,先於自己到達的第一戰鬥小組,此刻已經在距敵6,7米的地方潛伏了一個多小時。他爬在一塊大石頭旁,瞪大了雙眼,嚴密監視敵人的動靜,

等待發起衝擊的那一刻……6時30分許,突然,3發炮彈在董永安附近2,3米的地方爆炸,炮聲在黎明前死一般寂靜的陣地是那麼的響亮,神經高度緊張的突擊隊員們的心,煞時好像要從嘴裡崩出來一般。“難道以被敵人發現?”他們隨時準備突然躍起,在隊長的指揮下,由偷襲轉為強攻。

3發炮彈過後,陣地又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原來這是敵人的“冷炮”,他們並沒有發現已經潛伏在自己眼皮底下的突擊隊員。

然而離炮彈炸點最近的董永安卻頭部,胸部,背部和腿部十多處受傷,鮮血直流……,劇烈的疼痛使他渾身不由自主的顫抖,並控制不住的發出呻吟。潛伏在董永安身後的戰友龐龍貴見此情景,慢慢向他移動,準備為他包紮。董永安雖然身負重傷,但他的意識卻異常的清晰,他知道,此時讓戰友來搶救自己,就增加了暴露的危險和可能,便急忙朝龐龍貴擺手,
阻止他過來,龐龍貴含淚停住了。

一秒,二秒,三秒,…… 董永安的疼痛一秒比一秒加劇,呼吸一秒比一秒急促,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滴,冷汗出了一身又一身,他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以堅韌的毅力堅持著。他怕自己昏迷後無意識的呻吟會被敵人發覺,就艱難地掏出一塊小手絹,塞到嘴裡,由於手絹太小,堵不住口腔,他又摘下隨身攜帶的82—1式手榴彈,用手絹包住後塞進嘴裡,緊緊咬住,鮮血順著嘴角流了出來。兩隻手深深摳進石縫裡.......

就這樣,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董永安也沒有動一下,呻吟一聲,用他自己二十一歲的寶貴青春,換來了戰友們的安全和戰鬥的最後勝利。戰鬥結束後,戰友們為他整容時,費了很大勁,才用鐵棒把手榴彈從他嘴裡取出來,兩排牙印在黝黑的彈體上隱約可見。

戰後,董永安被成都軍區授予“鋼鐵戰士”榮譽稱號。

董永安、李秋平烈士親屬參加2017年7月20日在新建的文縣烈士陵園舉行的烈士骨灰

安放儀式

董永安、李秋平烈士戰友參加2017年7月20日在新建的文縣烈士陵園舉行的烈士骨灰

就艱難地掏出一塊小手絹,塞到嘴裡,由於手絹太小,堵不住口腔,他又摘下隨身攜帶的82—1式手榴彈,用手絹包住後塞進嘴裡,緊緊咬住,鮮血順著嘴角流了出來。兩隻手深深摳進石縫裡.......

就這樣,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董永安也沒有動一下,呻吟一聲,用他自己二十一歲的寶貴青春,換來了戰友們的安全和戰鬥的最後勝利。戰鬥結束後,戰友們為他整容時,費了很大勁,才用鐵棒把手榴彈從他嘴裡取出來,兩排牙印在黝黑的彈體上隱約可見。

戰後,董永安被成都軍區授予“鋼鐵戰士”榮譽稱號。

董永安、李秋平烈士親屬參加2017年7月20日在新建的文縣烈士陵園舉行的烈士骨灰

安放儀式

董永安、李秋平烈士戰友參加2017年7月20日在新建的文縣烈士陵園舉行的烈士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