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周看點」SpaceX和藍色起源都斬獲發射大單;要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中美航太合作攜手太難

點評 | 酒鬼,編輯整理 | 朝暉

NO1

未來3年,長二丙火箭將拉開低軌商用衛星發射大幕

2017年至2019年,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過渡團隊成員查理斯·米勒透露,

NASA即將對美國載人航太未來發展展開一系列研究。參考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及當選後的相關談話,可對其新政府的載人航太政策進行初步預測。

競選初期強調“地球上的事務優先於太空”。競選後期重視載人航太與太空探索,將通過擴展公共和私人的合作夥伴關係來使投資和資金最大化;強調通過為太空探索投資,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刺激創新,拉動經濟增長。

儘管特朗普上臺後沒有立刻修改奧巴馬時期的載人航太發展政策和目標,但為了更加符合自己的執政理念,改變是必然的。①載人航太並非新政府最優先發展領域,NASA預算不會大幅增加。②可能提出更宏大的太空探索目標,以確保美國載人航太領導地位。

③依賴商業航太力量將是其未來航太政策的基石,商業航太將在載人航太中發揮更大作用。④調整NASA發展重點,更加專注深空探索。⑤登陸火星的目標不會改變,但實現途徑可能變化。

如果特朗普新政府提出新的探索整個太陽系的目標或者選擇重返月球作為“載人登火”的過渡,將有利於繼續鞏固美國的載人航太優勢;考慮到中美兩國的政治關係,中美之間未來開展實質性載人航太合作的可能性並不大。

辣評:

也許美國希望像幾十年前冷戰時期的美蘇太空競爭一樣來定義中美在太空領域的發展態勢。只不過有了強大的商業航太的助力,美國在太空領域對中國的遏制也許更有效率。而中國或許會因為商業航太的短板,在這場遏制與反遏制的鬥爭中處於下風。畢竟,舉國體制的航太業的負擔實在過於沉重。

NO6

穀歌開始收縮“登月專案”:衛星業務等已被出售或關閉

據《財富》雜誌網路版報導,隨著穀歌母公司Alphabet的運營日趨成熟,該公司押注的“登月專案”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現在已經愈發清晰。Alphabet已開始出售或關閉一些沒有市場前景的“登月項目”。

儘管Alphabet的大多數試驗項目根本不賺錢,

但是早期跡象表明,有幾個項目存在一定市場潛力。在Alphabet的8.09億美元“其它收入”中,智慧家居製造商Nest、互聯網提供商Fiber以及生命科學公司Verily佔據了大部分收入。不過,這些“其它業務”加起來在Alphabet年營收中的占比不到1%,而且營業虧損36億美元。

在Alphabet CFO魯斯·波拉特(Ruth Porat)新設立的財政審查體制下,每一分錢都會受到嚴格控制。她對Alphabet的預算政策進行了修改,旨在搶救、放棄或者“調整”公司的試驗性項目。

Alphabet因其充滿未來主義的“登月項目”而著稱。以下幾個項目已被出售或關閉:衛星業務、無人機、送貨服務、機器人部門、模組化智慧機。

辣評:

谷歌這樣的巨頭放棄衛星業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全球衛星業務愈來愈明顯的集中趨勢,壟斷或許是未來的衛星市場不可避免的結果。這一局面一旦形成,中國的衛星企業也許就只能在家門口玩玩了。

NO7

長城公司新簽小衛星搭載發射服務合同

針對今年下半年將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擇機發射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任務上的部分運載能力余量,長城公司繼去年底與兩家國外公司簽署搭載4顆小衛星發射服務合同後,於近日與北京翎客航太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分別簽署了搭載發射一顆3U立方體衛星的搭載發射服務合同。這意味著,電磁監測試驗衛星發射任務上將搭載發射6顆由長城公司簽約的中外小衛星。

辣評:

搭載機會向全社會開放嗎?搭載標準能公開發佈嗎?主力火箭每次搭載幾十顆立方星是很輕鬆的事情,為什麼很多小衛星還找不到發射機會呢?

NO8

華盛頓衛星會:對於廣播機構來說,衛星傳輸永不過時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衛星2017”展覽會上,一批參與座談的業內專家堅信全世界的廣播機構將世世代代不能放棄其信號的衛星傳輸。

投資銀行傑富瑞股票分析師Giles Thorne承認他看好衛星行業,特別是在視頻傳輸領域。

他解釋,諸如天空台這樣的廣播機構,如果他們通過網際網路/OTT分發信號,就必須每年支付70歐元/訂戶。

而選擇用直播星分發,每年只需7歐元左右,這為廣播機構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論據。

此外在該座談會上,與會者稱新的高吞吐率衛星將增加功能和容量,用以提高衛星運營商的盈利能力。

辣評:

有那麼一個廣播機構,攥著上億的用戶不准開發商業應用。他們的腦筋早就過時了,可幾輪技術革命都無法推動他們,真是資訊時代的奇葩。

NO9

SpaceX贏得美國空軍2019年將發射GPS III衛星億元大單

SpaceX日前剛剛在同“美國聯合發射同盟公司”(ULA)的直接競爭中拿下一城,贏得了美國空軍一顆GPS III衛星的巨額發射合同,預計將於2019年2月進行發射,合同總價約9650萬美元。

在這一任務中與SpaceX展開競爭的正是ULA。

ULA認為美國空軍過於看重價格,而沒有對競標者的衛星發射硬實力給予足夠考量——Falcon 9火箭於去年9月1日在發射臺上出現爆炸事故,導致星箭俱毀;而這已是該火箭的第二次重大事故,在2015年,一枚準備給國際太空站運送補給的Falcon 9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爆炸,並導致SpaceX在後續半年停止了所有發射任務,也造成了發射進度的嚴重落後。

SpaceX成為ULA的有力競爭對手,起始于2008年,當時NASA將36億美元國際空間站貨運合同分配給了SpaceX和Orbital,當時距離SpaceX的首次火箭發射只有2年時間。去年,SpaceX又拿下了美國空軍8270萬美元的GPS衛星發射合同,這也打破了ULA在美國國家安全發射市場的壟斷。

有消息稱,美國空軍最早在十年前就有意在市場公開競標自己的衛星發射項目,只是當時只有ULA的Delta和Atlas系列火箭具備完成類似任務的資質。

辣評:

馬斯克終於闖進了他最想要的市場,傳統供應商們如坐針氈啊。不過對用戶來說,這是再好也不過的事情了。現在傳統供應商也在轉型了,這就是商業航太的力量。

NO10

Space X的最大對手,迎來了成立16年來最好的機會

3月9日消息,亞馬遜CEO貝索斯這兩天非常得意,旗下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簽訂了多項衛星發射合同。

3月7日,藍色起源宣佈,歐洲衛星運營商Eutelsat SA將成為其新葛籣號(New Glenn)系列火箭的第一位客戶。僅隔一天,風頭正勁的衛星創業公司OneWeb也高調宣佈,已經把未來十年內的多個發射合同交給了藍色起源。

很湊巧,就在這次宣佈獲得訂單之前,大多數人都被藍色起源剛剛組裝完成的BE-4火箭發動機吸引過去。因為這一重大成果將成為包括新葛籣號(藍色起源)、火神號(聯合發射聯盟ULA)在內多台明星火箭的“新靈魂”。

實際上,就公司的商業運作而言,16年來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從未賺過1毛錢)的藍色起源在很多時候被當成是貝索斯的“個人愛好”,而非像SpaceX那樣的“商業榜樣”。而這兩筆份量不輕訂單,也在某種程度上,標誌著這家一直默默無聞的“標籤公司”將在未來10年內成為商業衛星發射市場的主流“戰將”。

BE-4發動機

自2009年以來,SpaceX幾乎囊括了商業發射市場10億美元的業務。同樣,作為SpaceX目前最強大的競爭對手,阿麗亞娜(Ariane)的運載火箭以“可靠”與“穩定”聞名業內,也是歐洲空間局試圖在國際衛星發射市場分一大杯羹的“殺手級武器“。與SpaceX極為相似,低成本也是阿麗亞娜系列運載火箭適應市場變化的優勢之一。

因此,在“如何確立自己的優勢”這個問題上,藍色起源選擇了“另闢蹊徑”——將”可重用助推系統“作為藍色起源最重要的研發目標之一,不惜一切代價來開發火箭發動機與助推系統。而結果就是,貝索斯成了第一個能讓火箭到達太空邊緣又能完好無損返回地球的CEO,而藍色起源研發的引擎系統也被市面上多家大型航空公司所採用。

另外,與備受NASA信任的SpaceX不同,藍色起源從政府那裡拿到的“贊助”簡直是微乎其微,大多錢其實都出自貝索斯自己的腰包,據估算,其對藍色起源的投入已超過了5億美元(被網友戲稱“賣書錢”)。

華爾街日報評論:如果一切順利,到2021至2022年,具備了強大的助推器研發能力,藍色起源可能會成長為SpaceX較為成熟的競爭對手。當然,它也一定會有與阿麗亞娜航空公司及ULA爭搶訂單的能力。

辣評:

藍色起源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扎扎實實搞了一款高性能大推力發動機,業界早就盯上了。這裡面沒有什麼突然性,只有循序漸進。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電話:010-68893411

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Alphabet因其充滿未來主義的“登月項目”而著稱。以下幾個項目已被出售或關閉:衛星業務、無人機、送貨服務、機器人部門、模組化智慧機。

辣評:

谷歌這樣的巨頭放棄衛星業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全球衛星業務愈來愈明顯的集中趨勢,壟斷或許是未來的衛星市場不可避免的結果。這一局面一旦形成,中國的衛星企業也許就只能在家門口玩玩了。

NO7

長城公司新簽小衛星搭載發射服務合同

針對今年下半年將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擇機發射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任務上的部分運載能力余量,長城公司繼去年底與兩家國外公司簽署搭載4顆小衛星發射服務合同後,於近日與北京翎客航太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分別簽署了搭載發射一顆3U立方體衛星的搭載發射服務合同。這意味著,電磁監測試驗衛星發射任務上將搭載發射6顆由長城公司簽約的中外小衛星。

辣評:

搭載機會向全社會開放嗎?搭載標準能公開發佈嗎?主力火箭每次搭載幾十顆立方星是很輕鬆的事情,為什麼很多小衛星還找不到發射機會呢?

NO8

華盛頓衛星會:對於廣播機構來說,衛星傳輸永不過時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衛星2017”展覽會上,一批參與座談的業內專家堅信全世界的廣播機構將世世代代不能放棄其信號的衛星傳輸。

投資銀行傑富瑞股票分析師Giles Thorne承認他看好衛星行業,特別是在視頻傳輸領域。

他解釋,諸如天空台這樣的廣播機構,如果他們通過網際網路/OTT分發信號,就必須每年支付70歐元/訂戶。

而選擇用直播星分發,每年只需7歐元左右,這為廣播機構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論據。

此外在該座談會上,與會者稱新的高吞吐率衛星將增加功能和容量,用以提高衛星運營商的盈利能力。

辣評:

有那麼一個廣播機構,攥著上億的用戶不准開發商業應用。他們的腦筋早就過時了,可幾輪技術革命都無法推動他們,真是資訊時代的奇葩。

NO9

SpaceX贏得美國空軍2019年將發射GPS III衛星億元大單

SpaceX日前剛剛在同“美國聯合發射同盟公司”(ULA)的直接競爭中拿下一城,贏得了美國空軍一顆GPS III衛星的巨額發射合同,預計將於2019年2月進行發射,合同總價約9650萬美元。

在這一任務中與SpaceX展開競爭的正是ULA。

ULA認為美國空軍過於看重價格,而沒有對競標者的衛星發射硬實力給予足夠考量——Falcon 9火箭於去年9月1日在發射臺上出現爆炸事故,導致星箭俱毀;而這已是該火箭的第二次重大事故,在2015年,一枚準備給國際太空站運送補給的Falcon 9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爆炸,並導致SpaceX在後續半年停止了所有發射任務,也造成了發射進度的嚴重落後。

SpaceX成為ULA的有力競爭對手,起始于2008年,當時NASA將36億美元國際空間站貨運合同分配給了SpaceX和Orbital,當時距離SpaceX的首次火箭發射只有2年時間。去年,SpaceX又拿下了美國空軍8270萬美元的GPS衛星發射合同,這也打破了ULA在美國國家安全發射市場的壟斷。

有消息稱,美國空軍最早在十年前就有意在市場公開競標自己的衛星發射項目,只是當時只有ULA的Delta和Atlas系列火箭具備完成類似任務的資質。

辣評:

馬斯克終於闖進了他最想要的市場,傳統供應商們如坐針氈啊。不過對用戶來說,這是再好也不過的事情了。現在傳統供應商也在轉型了,這就是商業航太的力量。

NO10

Space X的最大對手,迎來了成立16年來最好的機會

3月9日消息,亞馬遜CEO貝索斯這兩天非常得意,旗下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簽訂了多項衛星發射合同。

3月7日,藍色起源宣佈,歐洲衛星運營商Eutelsat SA將成為其新葛籣號(New Glenn)系列火箭的第一位客戶。僅隔一天,風頭正勁的衛星創業公司OneWeb也高調宣佈,已經把未來十年內的多個發射合同交給了藍色起源。

很湊巧,就在這次宣佈獲得訂單之前,大多數人都被藍色起源剛剛組裝完成的BE-4火箭發動機吸引過去。因為這一重大成果將成為包括新葛籣號(藍色起源)、火神號(聯合發射聯盟ULA)在內多台明星火箭的“新靈魂”。

實際上,就公司的商業運作而言,16年來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從未賺過1毛錢)的藍色起源在很多時候被當成是貝索斯的“個人愛好”,而非像SpaceX那樣的“商業榜樣”。而這兩筆份量不輕訂單,也在某種程度上,標誌著這家一直默默無聞的“標籤公司”將在未來10年內成為商業衛星發射市場的主流“戰將”。

BE-4發動機

自2009年以來,SpaceX幾乎囊括了商業發射市場10億美元的業務。同樣,作為SpaceX目前最強大的競爭對手,阿麗亞娜(Ariane)的運載火箭以“可靠”與“穩定”聞名業內,也是歐洲空間局試圖在國際衛星發射市場分一大杯羹的“殺手級武器“。與SpaceX極為相似,低成本也是阿麗亞娜系列運載火箭適應市場變化的優勢之一。

因此,在“如何確立自己的優勢”這個問題上,藍色起源選擇了“另闢蹊徑”——將”可重用助推系統“作為藍色起源最重要的研發目標之一,不惜一切代價來開發火箭發動機與助推系統。而結果就是,貝索斯成了第一個能讓火箭到達太空邊緣又能完好無損返回地球的CEO,而藍色起源研發的引擎系統也被市面上多家大型航空公司所採用。

另外,與備受NASA信任的SpaceX不同,藍色起源從政府那裡拿到的“贊助”簡直是微乎其微,大多錢其實都出自貝索斯自己的腰包,據估算,其對藍色起源的投入已超過了5億美元(被網友戲稱“賣書錢”)。

華爾街日報評論:如果一切順利,到2021至2022年,具備了強大的助推器研發能力,藍色起源可能會成長為SpaceX較為成熟的競爭對手。當然,它也一定會有與阿麗亞娜航空公司及ULA爭搶訂單的能力。

辣評:

藍色起源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扎扎實實搞了一款高性能大推力發動機,業界早就盯上了。這裡面沒有什麼突然性,只有循序漸進。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電話:010-68893411

郵箱:dkyxueba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