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幹餐飲卻當甩手掌櫃,就是親手挖坑把自己活埋啊

現在很多上班的白領,手上有點閒錢,總想投資點什麼,

好多看到餐飲行業挺熱鬧的,現金流好,沒有賒帳欠款,就想投資個餐飲店鋪,當個甩手掌櫃。

找幾個夥計看店運營,自己就每天看看帳目,下班了過來晃一圈,收收錢,最多有點啥急事,自己電話遙控下,就都搞定。

省心省力還賺錢。

這樣的好專案,好模式,有沒有?

有!

如果沒記錯的話,一般是在某些餐飲品牌招商的廣告詞和話術裡才能看到,什麼幾萬塊就輕鬆當老闆之類的。

現實中只看到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的甩手掌櫃,從沒見過省心省力還賺錢的。

A看到某品牌的奶茶生意不錯,打聽了下加盟費用和需要的設備,店鋪等硬體需求,正好自己公司不遠處的一個商業街,空出了一個店面,核算了下房租和需要的人力成本,感覺應該可以做出來,再仔細瞭解了下,奶茶製作工藝,也都是標準流程化的,原材料是品牌總公司提供,自己只要安排員工經過培訓,

在門店接單,製作,收款,最多發現原料不足了,向公司及時訂貨,其他似乎沒什麼了。

自己每天下班多往店裡跑跑,看看情況,收收營業款,不太複雜啊,這事可以幹,靠譜啊。

於是三下五除二,A就把奶茶店給開起來了,滿心歡喜就等著每月可以多賺多少萬了。

1,沒想到剛開業,就碰到了很棘手的問題,沒訂單,不論堂吃,外帶,外賣都很少,看著這條商業街的其他奶茶店,

生意可以啊,自己這新開的,差距也太大了,趕緊想辦法,到點評上花錢做推廣導流,找些付費的餐飲大號給發點軟文,再把外賣平臺的滿減優惠活動加大力度,店門前再掛出橫幅,開業前7天,天天半價。

一頓折騰,總算是多少來了些訂單,讓A自我安慰,萬事開頭難,過了就好,但他不知道的是:後面更加難。

2,因為生意不好,招的幾個夥計也幹得沒精打采,沒生意的時候,要麼在那玩手機,

要麼在一起吹牛,有兩個抽煙的,居然就在店門前抽,好不容易來個上門散客,一看店員這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人家轉身去隔壁的奶茶鋪了,

A有一天下午辦事路過,正好看到了這一幕,那叫一個氣啊,趕緊開會,反復強調員工和老闆是共命運的,店沒生意,大家要多想辦法,比如對每一個路過的客人,說歡迎光臨,大家要樹立積極主動的迎客方式,要微笑服務。

看著店員木木的神情,

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聽進去了,只能再看看吧。

3,每隔段時間盤貨和對帳的時候,總感覺原材料用的快,但營業額似乎並不是同比例增加的,詢問店員,都說不知道,反正就是按照規定步驟製作的,至於為什麼少,誰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基本是一筆糊塗賬。A也沒辦法,只能再等等看吧。

4,有一天正在上著班,忽然接到店員的來電,說有個客人和了店裡的奶茶,反映說不舒服,難受地想吐,上不來氣,要老闆出來解決,店員沒辦法處理,A又趕忙和領導請了假,火急火燎地趕回店裡,處理顧客的問題,又是陪去醫院檢查,又是給客人談賠償的,折騰到晚上8點才回到店裡,發現自己晚飯還沒吃,也不想吃,馬上有把員工集合起來,詳細詢問出事的經過,查找原因,找到半夜12點,也沒發現什麼大問題,怎麼辦?只能再等了。

5,過了幾天,有B員工提出想加工資,說每天上班時間太長了,太辛苦,A說問題是現在生意也不好啊,哪裡忙了?員工說,他出時間上班了,生意好不好,不是他能決定和管得著的,他只管自己工資,希望再增加些,否則就不想幹了。

A手頭上也沒多餘的員工,如果B現在走了,店正常運營就會受影響,趕緊安撫B,給畫餅充饑,一邊在暗地裡招人。B一看加工資無望,多幹了幾天也走了,把A弄得很被動,天天在趕集啊,58上招人,面試了幾個,都希望包吃包住,工資要的還不低。但感覺靠譜的真少,感慨這人都跑哪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月底,算了賬,去掉各項成本,發現淨虧損1萬5,A頭都大了,沒想到這麼簡單的奶茶,卻也這麼不好幹,

在幹了3個月後,A是每月都虧錢,還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心力憔悴。

趕緊一咬牙,心一橫。

在大門上,貼了“本店轉讓”的告示。

一項設想的停美好的甩手掌櫃項目,就這麼慘敗收場。

後來,A才知道,在他關門後不久,曾經的員工B自己在那條街也開了奶茶店,還聽說當初員工背著她飛了不少單,甚至把原材料還悄悄帶走了一些。

A最後總結以下幾點,算是給想當餐飲甩手掌櫃的朋友一些參考:

1,外招的店員,靠譜的不說千里挑一,也是幾百裡挑一個,什麼責任心,敬業啊,老闆不在的話,全是扯淡;

2,店員只想到他自己的工資,老闆賺不賺錢,店裡有沒有生意,和他無關,反正每月到日子就得給開工資,沒有什麼員工和老闆共命運這一說,就是幫著多花點心思都很難;

3,老闆不在店裡,飛單和原材料管理是個很頭痛的事,各項損耗都大,你還沒太多辦法控制;

4,甩手掌櫃很可能是老闆出錢在培養員工,等你倒閉了,他卻成長了,回頭還說你傻逼;

5,忘掉餐飲甩手掌櫃這回事吧,要麼親自每天看店守店,要麼就老老實實上班,別想都兼得,除非替你看店的是你爸媽或老公老婆,其他人沒用。

A的故事講完了,你還想當餐飲甩手掌櫃嗎?

難受地想吐,上不來氣,要老闆出來解決,店員沒辦法處理,A又趕忙和領導請了假,火急火燎地趕回店裡,處理顧客的問題,又是陪去醫院檢查,又是給客人談賠償的,折騰到晚上8點才回到店裡,發現自己晚飯還沒吃,也不想吃,馬上有把員工集合起來,詳細詢問出事的經過,查找原因,找到半夜12點,也沒發現什麼大問題,怎麼辦?只能再等了。

5,過了幾天,有B員工提出想加工資,說每天上班時間太長了,太辛苦,A說問題是現在生意也不好啊,哪裡忙了?員工說,他出時間上班了,生意好不好,不是他能決定和管得著的,他只管自己工資,希望再增加些,否則就不想幹了。

A手頭上也沒多餘的員工,如果B現在走了,店正常運營就會受影響,趕緊安撫B,給畫餅充饑,一邊在暗地裡招人。B一看加工資無望,多幹了幾天也走了,把A弄得很被動,天天在趕集啊,58上招人,面試了幾個,都希望包吃包住,工資要的還不低。但感覺靠譜的真少,感慨這人都跑哪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月底,算了賬,去掉各項成本,發現淨虧損1萬5,A頭都大了,沒想到這麼簡單的奶茶,卻也這麼不好幹,

在幹了3個月後,A是每月都虧錢,還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心力憔悴。

趕緊一咬牙,心一橫。

在大門上,貼了“本店轉讓”的告示。

一項設想的停美好的甩手掌櫃項目,就這麼慘敗收場。

後來,A才知道,在他關門後不久,曾經的員工B自己在那條街也開了奶茶店,還聽說當初員工背著她飛了不少單,甚至把原材料還悄悄帶走了一些。

A最後總結以下幾點,算是給想當餐飲甩手掌櫃的朋友一些參考:

1,外招的店員,靠譜的不說千里挑一,也是幾百裡挑一個,什麼責任心,敬業啊,老闆不在的話,全是扯淡;

2,店員只想到他自己的工資,老闆賺不賺錢,店裡有沒有生意,和他無關,反正每月到日子就得給開工資,沒有什麼員工和老闆共命運這一說,就是幫著多花點心思都很難;

3,老闆不在店裡,飛單和原材料管理是個很頭痛的事,各項損耗都大,你還沒太多辦法控制;

4,甩手掌櫃很可能是老闆出錢在培養員工,等你倒閉了,他卻成長了,回頭還說你傻逼;

5,忘掉餐飲甩手掌櫃這回事吧,要麼親自每天看店守店,要麼就老老實實上班,別想都兼得,除非替你看店的是你爸媽或老公老婆,其他人沒用。

A的故事講完了,你還想當餐飲甩手掌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