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總愛感冒發燒,用小兒推拿這樣調理!(建議收藏)

Q:孩子經常感冒發燒,有沒有簡單易學的小兒推拿方法幫助退燒,緩解症狀呢?

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我們用小兒推拿的方法幫助孩子來解決,這種方法非常方便。很多時候我們出去玩的時候,身邊沒有藥,拿起孩子的小手,我們用自己的手就可以來操作了。不僅可以解決孩子的疾病問題,同時還能把我們的愛傳遞給孩子,更容易增進親子關係和安全感。

一、風寒鼻塞--- 【外勞宮】

這個穴位主要是治療風寒的,祛風寒的。我們要是感冒了,流清鼻水、打噴嚏、鼻塞,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外勞宮穴。

這穴位在哪呢?它在我們的手背上,中指和無名指之間,掌骨中間有一條縫兒,從掌指關節一直到腕橫紋連線的中點,這個地方有個凹陷。大家可以順著往下摸就可摸到這個凹陷。這個就是外勞宮穴。

操作的時候用【揉法】,比如這個穴位我們要揉2分鐘的話,那我們就要向左揉1分鐘,向右揉1分鐘。操作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幅度不要太大。揉法的特點是把根留住,留在哪呢?留在這個坑裡面。當我們用手指端探及到這個小窩的時候,小朋友的手比較小,我們可以把自己手指稍微側一點,不要刻意的用蠻力,而是慢慢向下壓,一個滲透的力量,然後這個力量抵住以後我們慢慢就在這個小窩裡有一定幅度的揉,

揉的時候可以拿自己的手試一下,不要揉到骨頭外面來。向左揉一半時間,向右揉一半時間。

外勞宮穴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孩子在感冒、還沒有發燒的時候,只是流清鼻涕、打噴嚏、鼻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這個穴位。小一點的孩子2-3分鐘,大一點的孩子5-10分鐘。只揉外勞宮這一個穴位。揉一會兒,有的孩子鼻涕就沒了,這個穴位是非常好用的。

接下來我們就注意讓孩子多休息。感冒可能就好了。

二、感冒咳嗽--【清肺】

第二個方面就是宣通肺氣,要清肺。因為感冒是呼吸系統疾病。如果感冒特別輕,只是流鼻水,我們可以不用這個穴位。如果稍微重一點,可能有點發燒了。我們就可以用清肺這個穴位,

風寒風熱都可以來配合。清肺的穴位在哪?清肺的穴位在小朋友無名指的末節的指端螺紋面。

操作的時候是從裡往外推,力度的話就是把我們大拇指搭在小朋友的手上,自然下沉的力量。輕輕放在這兒,不使勁兒,會有一個重力搭在孩子的手上。這個力度就可以了,不要提起來在孩子手的表皮上蹭。也不要用力,一下下去推,有的人把孩子的手都推破皮了,這是不對的。一定要記住蘸上爽身粉作介質,這樣的話,一方面推起來比較滑,另外一方面不容易傷害孩子的皮膚。操作的速度也是1分鐘220-280次。

三、感冒化濕--【清補脾】

通常情況下,一般的感冒、發燒一般是不用清補脾的。但是夏季的感冒、發燒就會夾雜著濕氣,所以夏季的感冒就會適當的用清補脾這個穴位來幫助我們化濕。

清補脾這個穴位點是在哪裡呢?在拇指末節,外側緣或者螺紋面,兩個穴位點都是可以的。一個是在外側緣,一個是在手指肚的末節螺紋面。

清補脾,又清又補所以它是來回推。力度跟剛才講的清肺是一樣的。速度也是一樣的,220-280次/分鐘。這個穴位在感冒時候的使用,主要是用於夏季感冒有濕氣的時候。尤其看到這孩子感冒時候舌苔比較厚,一定要用上這個穴位或者是用上【清小腸】的穴位。

四、感冒利濕--- 【清小腸】

清小腸這個穴位在身體裡面有利濕的作用。在孩子舌苔厚、夏天感冒發燒的時候一定要用上清小腸穴,同時要喝水。沒有水怎麼利啊?不管是從汗、還是從尿,水一排出去,都可以把身體內的熱帶走。

那麼清小腸這個穴位在哪呢?在整個小拇指的外側緣,從指根到指尖,推的時候也是向指尖推,也就是向外推。力度、速度跟前面講的清肺和清補脾都是一樣的。

五、清火退燒--- 【清天河水】

這個穴位在發燒39度以下的時候是可以配合使用的。我們講38.5度以下的發燒,如果是風寒感冒,我們儘量祛風寒為主。寒去了,毛孔打開了。不被風寒拘著,自然而然你的汗出來,燒就會退了。所以這個時候即便是發燒,使用天河水也不用過分積極,而是重點在祛風寒。但是如果是風熱的感冒,就要酌情使用清天河水了。

如果以退燒為目的的話,天河水的單次使用時間就比較長。特別小的孩子可以五分鐘,稍微大一點的十分鐘,再大一點的孩子20-30分鐘。但是退燒重要的還是去除病因。不是非要把溫度強行退到正常範圍。所以這塊兒大家酌情把握。

如果風寒,以祛風寒為主。有發燒的,可以配合清天河水。如果是風熱感冒的話,外勞宮就不用了。溫度高、熱象重可以多用一點,比如說口唇紅、舌頭紅、手心熱,這都屬於熱象。

這幾個穴位是感冒、發燒的過程當中配合使用的。

感冒發燒,風寒的外勞宮穴配合清肺,如果見舌苔厚的清補脾加清小腸。

如果是風熱的,不加外勞宮,清肺加天河水,有舌苔厚的加清補脾、清小腸。

天河水的位置,是在孩子手掌面前臂正中線上。推得時候孩子可能會動,順著孩子,不要推到邊上去。它的區間就是腕橫紋和肘橫紋之間。方向是從外向裡推,就是從腕部向肘部推。力度都是一樣的,食指和中指併攏,搭在孩子的穴位區域,自然下沉,用手的重力向前輕輕推。全程你的這個力量是保持不變的,不要一會輕一會重。速度也是比較均勻的,每分鐘220-280次。

六、解決鼻塞問題--- 【迎香】

迎香穴主要是解決鼻塞的問題。它在鼻翼兩邊,鼻唇溝裡。

只要一塞就可以揉,快的揉上十幾秒鐘-二十幾秒種,鼻子就可以通。慢的話就多揉1-2分鐘。鼻塞的問題就解決了,但是他不會一直保持,可能過一會又塞住,就再揉。大一點的孩子可以交給他自己操作。

七、感冒頭疼--- 【天門】【坎宮】

天門和坎宮主要是用於感冒發燒的孩子,睡不好、不想睡覺、頭疼。這個時候可以起到一個止頭痛、鎮靜的作用。同時它也有幫助治感冒的作用。那麼這是治療孩子的伴隨症狀的一些穴位。

想學習更多健康育兒知識,關注壯娃娃服務號—健康課堂即可獲取!

這是不對的。一定要記住蘸上爽身粉作介質,這樣的話,一方面推起來比較滑,另外一方面不容易傷害孩子的皮膚。操作的速度也是1分鐘220-280次。

三、感冒化濕--【清補脾】

通常情況下,一般的感冒、發燒一般是不用清補脾的。但是夏季的感冒、發燒就會夾雜著濕氣,所以夏季的感冒就會適當的用清補脾這個穴位來幫助我們化濕。

清補脾這個穴位點是在哪裡呢?在拇指末節,外側緣或者螺紋面,兩個穴位點都是可以的。一個是在外側緣,一個是在手指肚的末節螺紋面。

清補脾,又清又補所以它是來回推。力度跟剛才講的清肺是一樣的。速度也是一樣的,220-280次/分鐘。這個穴位在感冒時候的使用,主要是用於夏季感冒有濕氣的時候。尤其看到這孩子感冒時候舌苔比較厚,一定要用上這個穴位或者是用上【清小腸】的穴位。

四、感冒利濕--- 【清小腸】

清小腸這個穴位在身體裡面有利濕的作用。在孩子舌苔厚、夏天感冒發燒的時候一定要用上清小腸穴,同時要喝水。沒有水怎麼利啊?不管是從汗、還是從尿,水一排出去,都可以把身體內的熱帶走。

那麼清小腸這個穴位在哪呢?在整個小拇指的外側緣,從指根到指尖,推的時候也是向指尖推,也就是向外推。力度、速度跟前面講的清肺和清補脾都是一樣的。

五、清火退燒--- 【清天河水】

這個穴位在發燒39度以下的時候是可以配合使用的。我們講38.5度以下的發燒,如果是風寒感冒,我們儘量祛風寒為主。寒去了,毛孔打開了。不被風寒拘著,自然而然你的汗出來,燒就會退了。所以這個時候即便是發燒,使用天河水也不用過分積極,而是重點在祛風寒。但是如果是風熱的感冒,就要酌情使用清天河水了。

如果以退燒為目的的話,天河水的單次使用時間就比較長。特別小的孩子可以五分鐘,稍微大一點的十分鐘,再大一點的孩子20-30分鐘。但是退燒重要的還是去除病因。不是非要把溫度強行退到正常範圍。所以這塊兒大家酌情把握。

如果風寒,以祛風寒為主。有發燒的,可以配合清天河水。如果是風熱感冒的話,外勞宮就不用了。溫度高、熱象重可以多用一點,比如說口唇紅、舌頭紅、手心熱,這都屬於熱象。

這幾個穴位是感冒、發燒的過程當中配合使用的。

感冒發燒,風寒的外勞宮穴配合清肺,如果見舌苔厚的清補脾加清小腸。

如果是風熱的,不加外勞宮,清肺加天河水,有舌苔厚的加清補脾、清小腸。

天河水的位置,是在孩子手掌面前臂正中線上。推得時候孩子可能會動,順著孩子,不要推到邊上去。它的區間就是腕橫紋和肘橫紋之間。方向是從外向裡推,就是從腕部向肘部推。力度都是一樣的,食指和中指併攏,搭在孩子的穴位區域,自然下沉,用手的重力向前輕輕推。全程你的這個力量是保持不變的,不要一會輕一會重。速度也是比較均勻的,每分鐘220-280次。

六、解決鼻塞問題--- 【迎香】

迎香穴主要是解決鼻塞的問題。它在鼻翼兩邊,鼻唇溝裡。

只要一塞就可以揉,快的揉上十幾秒鐘-二十幾秒種,鼻子就可以通。慢的話就多揉1-2分鐘。鼻塞的問題就解決了,但是他不會一直保持,可能過一會又塞住,就再揉。大一點的孩子可以交給他自己操作。

七、感冒頭疼--- 【天門】【坎宮】

天門和坎宮主要是用於感冒發燒的孩子,睡不好、不想睡覺、頭疼。這個時候可以起到一個止頭痛、鎮靜的作用。同時它也有幫助治感冒的作用。那麼這是治療孩子的伴隨症狀的一些穴位。

想學習更多健康育兒知識,關注壯娃娃服務號—健康課堂即可獲取!